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21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1)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9-30 14:39:54  |  关键词: 西南大学 333教育综合

  •  
  •  
  •  

作为考生与命题人交流的唯一资料和途径就是真题。所以读题要读命题人的思想,读懂了命题人的思想,就能赢得考试。因此,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333教育学综合的真题分享,今天更新的是“2021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1)”,希望给备考教育学的同学提供帮助! 

 

2021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

一、名词解释

1.课堂教学

【答】(1)含义:教学是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共同组成的一种双边互动的教育活动。通过教学,学生在教师有计划、有步骤地引导下,积极主动地掌握系统的科学文化知识和技能,发展智力、体力,陶冶品德,养成全面发展的个性。

(2)主要任务:引导学生掌握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技巧;发展学生的智力、体力、能力和创造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价值观、情感和态度。

(3)主要作用:教学是提高教育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教学是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最有效形式;教学是实现培养目标的基本途径,是学校的主要工作。

2.融合课程

【答】(1)含义:融合课程是综合课程的一种,是由若干相关学科组合成的新学科,例如,把动物学、植物学、微生物学、遗传学融合为生物学。

(2)优点:①坚持课程统一性的观点,符合学生认识世界的特点,有利于学生整体把握客观世界。②有利于促进知识的迁移,可以弥合知识间的割裂性,培养学生综合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③融合课程是学生未来就业的需要。④融合课程还贴近社会现实和生活实际。

(3)局限:①忽视每门学科自身的逻辑结构;②教材编写困难,怎样把各门学科的知识综合在一起,这是个棘手的问题,通晓各门学科的人才较少,聘请各科优秀的教师合作编写融合课程的教材也难度重重;③师资问题,没有很好的综合课的教师能够驾驭融合课程,培养融合课程师资也是一大困难。

3.时间取样法

【答】(1)含义:时间取样法是取样记录法的一种,指以时间作为选择标准,专门观察和记录在特定时间内发生的行为,主要记录行为呈现与否、呈现频率及其持续时间。

(2)适用范围:时间取样法仅仅适用于研究经常发生的行为和观察外显的行为。

(3)评价:具有较强的客观性、可控性与有效性。既可获得可靠的观察资料,又节省了人力、物力和记录所需的时间。

4.量化研究

【答】(1)含义:量化研究是科学主义范式的主要特征之一,主张教育研究过程注重理论假设、客观实证或寻找事实和理论根据进行演绎推理,或收集样本数据进行统计推断。

(2)方法:常运用的方法有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结构性观察法、注重科学考证的历史研究法,以及相关分析为基础的预测法等。

(3)评价:量化研究的优点是其研究过程严谨、科学,研究结果客观、精确。当前我们主张教育研究应该将量化研究与质的研究相结合,充分发挥两种研究方法的优势,达到优势互补。

二、辨析

1.人的发展具有主观能动性。

【答】正确。

(1)个体的主观能动性主要指个体在后天生活中形成的人生态度、价值理想、道德品质、知识结构、身体素质、个性特征等,其核心是人生态度和价值理想。

(2)人的发展受遗传、环境、学校教育及个体主观能动性的影响。其中个体的主观能动性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个体的主观能动性是在人的发展的活动中产生和表现出来的。学校教育、环境和遗传素质只是为个体提供了发展条件,这些条件能否发挥作用以及能在多大程度上发挥作用,最终完全取决于个体自己。

2.素质教育就是要取消考试。

【答】错误。

(1)含义: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尊重人的主体性和主动精神,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以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

(2)辨析:素质教育是针对应试教育的弊端提出来的。应试教育的错误不在于应试,而在于这种教育只追求应试:考什么教什么;不考就不教。这样的教育是畸形的教育。素质教育强调注重培养和提升人的素养,但它并不是排斥应试,而是包含了应试,且追求应试成绩。因为如果没有考试,就无从检测教育的效果,没有基于所有学生原有学习水平提高的考试成绩,就称不上是完整的素质教育。

3.义务教育的强迫性剥夺了人的教育选择权。

【答】错误。

(1)义务教育的含义:义务教育是指国家统一实施的、所有适龄儿童和少年必须接受的教育,是国家必须予以保障的公益性事业。义务教育质量事关亿万少年儿童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发展,事关民族未来,所以,义务教育具有强迫性。

(2)人的教育选择权是指每一位家长和学生都有选择学校与学习方式的自由与权利。

(3)辨析:义务教育的强迫性与人的教育选择权二者并不矛盾,义务教育的强迫性是保障所有的适龄儿童接受教育,而人的教育选择权则是学生在接受教育的基础上对学校以及学习方式自由选择的权利。

4.书院是古代最高级的教育形式,其办学主体是国家。

【答】错误。

书院是我国封建社会自唐朝以来一种重要的教育组织形式。书院的名称始于唐朝,当时有两种场所被称为书院。一种是由中央政府设立的主要用作收藏、校勘和整理图书的机构;另一种是由民间设立的主要供个人读书治学的地方,这类书院或者直接以个人名字称呼,或者以所在地命名。宋朝出现书院官学化倾向。书院并不仅仅只是一种教育形式,也有其他的功能,并且办学主体不全是国家。

二、简答题

1.简述教育政策的基本特点。

【答】(1)定义:教育政策是国家或政党为实现一定时期的教育任务而制定的行动准则。教育政策体现了国家或政党的意志,是国家或政党对教育领域实施政治权力和影响的工具和手段。教育政策属于国家的公共政策,是国家教育职能的体现。

(2)特点:

①主体的多样性。制定机关的多样性;教育政策类型的多样性。

②结构的层次性。教育政策的层级包括宪法、教育法律、教育法规等。

③性质的公益性。教育政策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的公共利益,体现全体公众的教育利益。

④地位的合法性。教育政策一旦颁布,就具有强制力,对所要调整的教育行为具有了约束力。

⑤状态的稳定性。教育政策一经颁布,一般不会随意调整和取消,否则就会影响公信力;但不是一成不变,可以根据社会环境的变化做出调整。

⑥作用的指向性。对教育行政和教育教学工作具有指导和约束作用。

2.简述家庭教育的特点。

【答】(1)启蒙性、奠基性。一般而言,孩子一出生,父母等长辈就开始了对孩子的教育,这种教育主要是作为人需掌握的基本的日常生活习惯和群体生活规范、基本的情感态度和言行倾向、基本的事物认识和认知方法等。

(2)熏陶性、感染性。与学校形式化的说教相比,家庭教育带有显著的熏陶性、感染性特征,即家庭教育不像制度化的学校那样形式化地进行,而是以家庭物质条件、精神氛围的情景性熏陶、感染为基本形式。因此,人们强调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强调父辈对子女“言传身教”的示范性影响。

(3)针对性、综合性。家庭教育不像学校那样有一张课程表去做制度化的实施规定,而是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因材施教,有针对性地进行熏陶、感染、引导、指导及教育,而且家庭教育还针对孩子在不同年龄阶段、不同季节、不同生活场景中进行灵活性的或暗示或明示的说教,家庭教育这种“如同医生看病”的针对性、灵活性是“如同开会布置”的学校教育所难以企及的。父母对孩子的家庭教育,很难分清楚哪些是思想品德的,哪些是知识技能的,哪些是体力体能的,这种灵活的教育带有浓厚的综合性色彩。

(4)终身性、长期性。家庭既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也是人生的终身学校,一个人一生在家庭中度过的时间是最长的,因此,家庭教育伴随人的一生,长期影响着个人。这种终身的、长期的影响是多方面的,既有生活常识的,也有职业技能的;既有情感情绪的,也有智能技术的;既有间或性的,也有连续性的。而且,随着家庭信息传递的方便、个人自由的增加,这种终身的、长期的家庭教育影响将越来越突出。

3.简述师生关系的类型。(见2018年南京师范大学真题)

4.简述教育的科技功能。

【答】科技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标志,而教育则具有促进科技发展的社会功能。

(1)教育是科学知识再生产的重要手段。

科学技术只有被劳动者掌握才能转化为现实生产力,而劳动者掌握现代科学技术就必须通过教育,因此,教育是科学技术向生产力转化的中介。只有传播科技知识,培养科技人才,才会促进社会兴旺发达。

(2)教育是直接生产科学技术的重要手段。

教育,特别是高等教育可以促进科学研究与创新,并使科研体制化。随着大学里专门的科学教育与研究机构的增多,科研体制将越来越完善。目前,许多国家的大学广泛地参加到知识产业的发展中,围绕大学形成了高新科技产业园区。

专业课.jpg

以上就是天任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1年西南大学333教育综合真题·详解(1)”相关内容,更多院校333教育综合考研真题分享,敬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