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形成
一、“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
(一)背景
1.经济
汉武帝时期,汉朝经过了长期的休养生息,经济上得到恢复与发展;
2.政治
出现了安定局面
3.思想
各家并存,思想混乱,无为而治已不适应封建统治的需要
(二)内容
1.“推明孔氏,罢黜百家”
这是文教政策的总纲领。
2.兴太学以养士
这是落实独尊儒术的教育政策的重要步骤。
3.重视选举,选贤任能
具体措施:立五经博士,开设太学,确立察举制。
(三)影响
1.确立了教育为治国之本的地位,汉之后各个朝代重教兴学。
2促成了教育的政治伦理化。
3.结束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实现了私学的统一、教育的儒学化。
4.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标志着封建统治阶级树立起了符合自身利益的意识形态。
二、封建国家学校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官学
1.太学
(1)简介:汉武帝下令为五经博士设弟子,标志着太学正式成立,也标志着以经学教育为主要内容的中国封建教育制度的正式确立。
(2)特点:①教师与学生:太学的教师是博士,太学的学生称为“博士弟子”“诸生”“太学生”等;②培养目标:“经明行修”的官吏,对官吏才能和道德的要求,即必须通晓一种或两种经书,并具备“三纲五常”的德行;③教学内容:五经《诗》《书》《礼》《易》《春秋》;④教学形式:最初采用个别教学,后来随着人数增多,出现了“大都授”的集体上课形式,或次第相传的教学形式;⑤考试制度:采用“设科射策”的形式。
(3)评价
①积极方面:第一,中国教育史上第一所有完备规制、史实详尽可查的学校,存在时间最长;第二,强化官方的意识形态,始于汉代的太学
②消极方面:束缚了教育思想和学术研究的发展。
2.郡国学
(1)简介:汉代朝廷设立的地方官学,始创于汉景帝时期,汉武帝下令各郡国普遍设立学校。东汉时郡国学盛极一时。
(2)办学目的:①培养本郡的属吏,同时向朝廷推荐优秀学生;②通过学校定期举行的“乡饮酒”“乡射”等传统的行礼活动,向社会推行普遍的道德教化。
(3)意义:①培养了优秀官吏;②促进地方经济发展和道德教化。
3.鸿都门学
(1)简介:东汉灵帝在洛阳设立的官学,因校址在洛阳的鸿都门而得名
(2)性质:①研究文学艺术的专门学校;②东汉宦官集团为了与太学生支持的官僚集团作斗争。
(3)内容:诗词、赋、小说、书画。
(4)意义:①内容上,打破了儒家独尊的教育传统,以社会生活所需要的诗、赋、书画作为教育内容,这是教育史上一大进步,促进学校多样化;②鸿都门学作为一种新的办学形式,为后代专门学校的发展提供了经验;③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学艺术专门学校。
(二)私学
1.书馆
书馆又称书舍,前期主要从事识字和书法教育,后期则开始接触儒学基础内容。书舍教育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进行识字教育,也传授一些数学常识;第二阶段继续进行读写训练,但重心开始转到注重学生的思想观念和伦理道德上。书馆里实行个别教学,重视口授和背诵。大部分人从书馆结业后从事农工商活动,少部分可进入地方官学,乃至太学或经馆从事专经学习。
2.经馆
经馆又称精舍或精庐等,是较书馆高一级的私学,实际是一些著名学者聚徒讲学的场所,其中程度较高的可与太学相比。私学中最常采用的教育方法是次相传授。汉朝的经馆实际上是后代书院的历史渊源。
三、董仲舒的教育思想
(一)教育实践:《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
1.“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2.“兴太学以养士”
3.“重视选举,任贤使能”
(二)论人性与教育作用
1.论人性
(1)董仲舒认为人性是“天”赋予人的一种素质。
人性中有“仁气“和”贪气“,仁气指人性中有利于促进发展封建社会道德的先天因素,是主导方面;贪气指导致与封建社会道德相抵触的先天因素,是从属的方面,它们是人性中的对立物。
(2)将人性与善区别开来
善指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人性与善的关系是可能性与现实性的关系,性是善的可能性和内在工具,善是性在教育条件下可能转化成的一种结果。而善的成分必须通过教育,才能继续发展成为人的善德,即所谓“性非教化不成”。
(3)人性分三等
董仲舒吸收先秦至汉初普遍流行的人性差异论,明确将人性划分成三种不同的等级——”斗筲之性、中民之性、圣人之性“。
①“圣人之性”:天生的“过善”之性,是一般人先天不可能,后天不可及的。
②“斗筲之性”:无“善质”的,生来就是“恶”的,教化无用,只能采用刑罚的手段来处置他们。
③“中民之性”:万民之性,“有善质而未能善”,必须通过王者的教化才能成“善”。绝大多数人都是具有“中民之性”的中民。
评价:他的人性概念的内涵建立在普遍的、占有绝大多数“中民之性”的基础上。教育对中民的发展具有决定性作用,他们是教育的主要对象。
(三)论道德教育
1.德教是立政之本
主张教化与刑罚并用,强调道德教化为主为本,刑罚为末为辅。
2.道德教育内容——“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是董仲舒理论思想体系的核心,也是其道德教育的中心内容。“三纲”即“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三纲”相配合的是“五常“,即”仁、义、礼、智、信“。”三纲“是道德的基本准则,”五常“则是与个体的道德认知、情感、意志、实践等心理、行为能力相关的道德观念。
3.道德教育的原则和方法
(1)确定重义轻利的人生理想
“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这是董仲舒对这一原则的总概括。“利”满足人肉体上的需求,“义”满足人们精神上的需求。还认为个体的行为动机比行为效果更有道德价值。
(2)“以仁安人,以义正我”
“仁”是建立在对人的生命珍惜和热爱的基础上的,体现对个体生命价值和权利的尊重。“义”是为封建国家的利益而确立的准则,凸显个人对社会的责任与义务。他要求人们从尊重他人的价值与权力出发,以“仁者爱人”的情怀去爱护、关心他人,宽以容众,这实际是对先秦儒家强调主体道德自觉精神的继承与发展。
(3)“必仁且智”
提出重视教育而又必须德智相辅,通过智育进行德育的方法。此外,道德情感与道德认知要统一起来。
(4)“强勉行道”
强调品行的积累,努力地进行道德修养,德性就能日益显著,取得良好的成效。
四、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
(一)对谶纬神学的批判
王充是东汉杰出的唯物主义思想家和教育家,代表作是《论衡》,与儒家神学明显对立的论点有:
1.天道自然
2.万物自生,万物一元
3.人死神灭
(二)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
1.王充把人性分为三种
一是生来就善的人,是中人以上的人;二是生来就恶的人,是中人以下的人;三是无善无恶或善恶相混的人,是中人。
2.教育与人性的改良
决定人性的因素有三个:正性、随性、遭性
(1)“正者,禀五常之性也。””五常“是社会人应具备的五种道德品质。王充把禀有“五常之性”作为人类区别其他物种的标志。这里的“五常之性”不是指“五常”,而是指“五常之气”。
(2)“随者,随父母之性也。”五常之气,人皆有之,但是每个具体的人体现出不同的特征,这是受父母影响的结果,属人性的祖先遗传方面。
(3)“遭者,遭得恶物象之故也。”母亲怀孕期间,母体内、外界环境的变化也可以改变五常之气的比例,甚至使其中的某个方面残缺不全。
3.论教育对改造社会的作用
王充特别强调统治者应该重视教育,发挥教育在治国化民中的重要作用。教育在发挥社会作用时表现出的是隐效性和间接性,教育是那些直接产生社会效益的事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
4.培养“文人”和“鸿儒”的教育目标
王充将知识分子分为五个级别:“文吏、儒生、通人、文人、鸿儒”,“鸿儒”是理想的培养目标。
①“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这些人不入仕,和一般的俗人没有区别,启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
②“儒生”:他们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能说一经”,“旦夕讲授章句”。虽以教学为职责,但知识面极其狭窄,既不博古,也不通今。这种人虽然不坏,但不能令人满意。
③“通人”:虽能博览古今,但不能把书本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
④“文人”:知识渊博,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与实际政治相结合,并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是称职的行政人才。
⑤“鸿儒”:能独立思考,著书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
(三)论教学
1.学知与闻见
王充认为知识是在学习和积累经验的基础上才有的。知识来源于闻见,耳闻目染的直接认识是知识的基础,还需要理性思考的加工,将感性的认识提高到理性的高度,才能得出正确的判断。
2.思考与求是、效验与有证
经验和知识是形成个体分析解决问题能力的第一性因素。要使经验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则少不了理性的思考。另外,王充认为分辨知识真伪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是坚持“效验”“有证”的原则,要使理论成立,不仅要有雄辩的推理,更要有事实的根据,有实践的检验。
3.“问难”与“距师”
王充认为要获得真正的知识,必须打破唯师是从、唯书是从的心理,打破崇拜古人、崇拜权威的心理。首先要敢于“问难”,即质疑,提问者是经过个人思考,形成自己的看法,敢于否定和批判权威。同时还要敢于“距师”,即与老师保持距离,不能完全附和老师,要有自己的思考和见解。
(四)评价
王充的教育思想以鲜明的批判精神为特征,尤其是他“不避上圣”的风格具有强烈的学术民主精神。在章句和谶纬神学弥漫整个社会的时候,他敢于突破传统,批判权威,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思想解放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