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劳动教育
【答】劳动教育是引导学生掌握现代劳动的知识和技能,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正确的劳动态度,培养学生科学的劳动价值观的教育。它是全面发展教育的有机组成部分。
2.稷下学宫
【答】稷下学宫是战国时期齐国的一所著名学府,是战国时期百家争鸣的中心与缩影。稷下学宫的性质:(1)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操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2)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政议政作用的高等学府,其突出特点是学术自由、尊师重道、待遇优厚、不治而议论,并且在管理规范上有了我国第一个学术守则——《弟子职》。稷下学宫是我国古代出色的教育典范。
3.美国进步主义教育运动(见2014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4.教育现代化
【答】教育现代化是一个国家教育适应现代社会发展要求所达到的一种较高水平状态,是传统教育在现代社会中的转化,是包括教育思想、教育制度、教育内容、教育方法在内的教育整体转换运动。其核心是人的现代化。
二、简答题
1.简述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统一的教学原则。(见2011年北京师范大学真题)
2.简述《中庸》的基本教育思想。
【答】(1)《中庸》是《礼记》中的一篇,为“四书”之一,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主要阐述了先秦儒家的人生哲学和修养问题,提出了“中庸之道”。
(2)教育思想。
①性与教。《中庸》开篇就指出:“天命之谓性,率性之谓道,修道之谓教。”所以人性的保存与发展需要教育。
②中庸。孔子提出“中庸”思想,认为中庸是最高的道德准则。中庸即“两端执其中”和“中和”,就是说在政治和道德实践中,杜绝一切过激行为,以恰到好处为处事原则。这也体现出具有保守性和缺乏锐气的弊端。中庸对中国人的民族性格影响巨大。
③“自诚明”与“自明诚”,“尊德性”与“道问学”。人们可以从两条途径得到自身的完善:一是发掘人的内在天性,进而达到对外部世界的体认,这就是“自诚明,谓之性”,或者“尊德性”;二是通过向外部世界的求知,以达到人的内在本性的发扬,这就是“自明诚,谓之教”,或者“道问学”。人无非是通过向外求知以完善本性和向内省察以助于求知来完善自身的。
④“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中庸》把学习过程具体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先后相续的步骤,这一表述概括了知识获得过程的基本环节和顺序。
3.简述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的主要观点。
【答】(1)埃里克森把发展看作一个经过一系列阶段的过程,根据每个阶段不同的危机和冲突,把人的心理发展分为8个阶段:
①信任对怀疑(0~1.5岁)。如果婴儿得到较好的抚养并与父母建立了良好的亲子关系,婴儿将对周围世界产生信任感,否则将产生怀疑和不安。
②自主对羞怯(1.5~3岁)。儿童开始表现出自我控制的需要与倾向,也开始认识到自我照料的责任感。
③主动感对内疚感(3~6、7岁)。本阶段的危机就在于儿童既要保持对活动的热情,又要避免那些会造成危害或可能会被禁止的活动。
④勤奋感对自卑感(6、7~12岁)。本阶段的儿童开始进入学校学习,对学业产生勤奋感,并对集体生活感到愉快,而面对学业困难时则会导致自卑感。
⑤角色同一性对角色混乱(12~18岁)。少年期和青春初期,此时个体开始体会到自我概念问题的困扰,体验着角色同一与角色混乱的冲突。
⑥亲密感对孤独感(18~30岁)。青年晚期,个体如果能在人际交往中建立正常的友好关系,可形成一种亲密感。如果害怕被他人占有并不愿与人分享便会陷入孤独之中。
⑦繁殖感对停滞感(30~60岁)。中年期和壮年期,发展顺利的个体表现为家庭美满且富有创造力;反之,则陷入自我专注,对他人及后代感情冷漠以至于颓废消极。
⑧完美无憾对悲观绝望(60岁以后)。老年期,如果个体在前几个阶段发展顺利,则在这一时期完全接受自我;相反,没有获得完满感的个体将陷入绝望,并害怕死亡。
(2)埃里克森社会发展理论对教育的启示。
①人格发展理论揭示了人格发展的连续性和阶段性。埃里克森是从个体心理发展的各个层面和相互关系中考察人的社会性发展与道德的形成和发展,而不是孤立地看待它们的发展。
②适当的教育能培养学生解决发展危机的能力,促进个体的发展;不适当的教育会导致危机发生,阻碍个体的发展。埃里克森的理论指出了人生每个阶段的发展任务和所需要的支持帮助,有助于通过教育来改变各阶段所面临的冲突,采取措施,因势利导,对症下药。
4.简述奥苏伯尔提出的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大要素。
【答】奥苏伯尔认为,当学生把教学内容与自己的认知结构联系起来时,有意义学习也就发生了。影响有意义接受学习的三大要素:
(1)学习材料的逻辑意义。这种逻辑意义指的是材料本身在人类学习能力范围内的与有关观念可以建立非任意的和实质性的联系。如无意义音节的学习只可能是机械学习。
(2)学习者必须具有有意义学习的心向。学习者必须积极主动地把符号所代表的新知识与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原有的适当知识加以联系。
(3)学习者认知结构中必须具有适当的知识,以便与新知识进行联系。如果缺乏适当的知识则无法进行有意义的学习,因为在原有的认知结构中缺乏适当的旧知识,无法与新知识挂钩。
三、论述题
1.论述班级授课制的时代局限性和变革趋势。
【答】(1)班级授课制的定义: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已有知识水平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班级授课制是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2)班级授课制的评价。
优点:①把相同或相近年龄和水平的学生组织在一起,教师可同时教授许多学生,具有高效、经济、规范等优点,有利于学生在集体中的相互切磋与启发,有助于学生社会性的健全发展。②教学按规定的课时安排,有利于预定的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的顺利完成。③分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发挥主导作用,教师可以系统地讲授规定的学科内容,学生也可借此获得系统的知识、技能。④按照国家规定的课程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可以保证所有公民的基础学历的发展。
局限性:①学生主体地位受限,自主创造性不易充分发挥。以书本为中心,忽视学生的实践能力。②坚持统一的教学进度,难以照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容易走向“一刀切”。③班级授课制在某种意义上是应现代工业之科技文明提高效率的需要,所以,容易走向“效率驱动”。
(3)班级授课制的变革趋势。
①对班级授课制进行内部改革。比如缩小班级,增加教师的数量,缩短教学时间,改变座位摆放方式等。
②综合运用多种教学组织形式。如班级授课与个别辅导、分组教学相结合,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相结合,传统的教学形式与现代教育技术相结合。
③探索教学组织形式的新模式。当代社会,单一的班级授课制已经不能满足培养新型人才的需要。因此,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个别化,用自学辅导以及借助现代教学技术的程序教学或计算机辅助教学等新的教学组织形式来代替班级授课制。
④利用新型的教学组织形式,如慕课、翻转课堂等方式来弥补班级授课制的缺陷。
2.(1)洛克认为教育目标是什么?关键是什么?
(2)看似矛盾的地方是什么?为什么洛克说调和了看似矛盾的地方能觅得教育的真谛? (3)谈谈你如何看待这对矛盾。
【答】(1)洛克认为教育目标就是发展人的理智,关键是用理智和原则来规范儿童的行为。(2)看似矛盾的地方是在儿童的约束和放任之间,很难找到平衡点,即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约束儿童的行为之间的矛盾。发展学生的个性和约束儿童的行为相结合能够促进儿童全面自由地向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洛克说调和了看似矛盾的地方能觅得教育的真谛。
(3)发展儿童的个性与约束儿童的行为是辩证统一的关系。
①教育要尊重儿童的个性。儿童是一个正在发展的个体,儿童期不只是为成人期做准备,儿童具有自身存在的价值,儿童不能只是为将来而活着,他们也为现在而生活,他们应当充分享受儿童期的生活,拥有快乐的童年。
②儿童的发展离不开行为的约束。儿童尚处于发展之中,他们在许多方面还不够成熟,如果过分强调个性化,一味强调无条件地尊重个体及其发展,那么人作为社会成员的意义将不能体现。
③尊重儿童的个性发展要与约束儿童的行为相结合。教师不仅要尊重儿童的个性,遵循儿童发展的规律,同时更要注重儿童的活动,树立一个既尊重儿童个性又不偏废人的社会性的儿童观。儿童既是“自然的人”,也是“社会的人”,教育既要尊重儿童的个性,也要约束儿童的行为,符合一定的社会规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