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欧美近代教育思想的发展
一、夸美纽斯的教育思想
夸美纽斯(1592-1670)是17世纪捷克著名教育家,近代资产阶级教育理论的奠基人。他生活在欧洲由封建社会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过渡时期,也是宗教改革后的战乱时代;他从小就深受宗教的影响,同时也接受了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教育的新思想,因而在其世界观中,我们可以明显看到宗教唯心主义、人文主义、培根唯物主义感觉论和民主主义的成分。
夸美纽斯既是一位教育理论家和教育实践家(长期担任拉丁文法学校校长,有40余年的教育实践经验),同时也是一位教育著作家,据统计其著作多达256种。
*《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
*《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
*《世界图解》是西方第一本图文并茂的儿童启蒙读物
他继承了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兴起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系统论述了教育的理论和实际问题,为近代教育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被后世誉为“教育学之父”。他一生著作颇丰,教育代表作《大教学论》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
(一)论教育的目的和作用
1.论教育的目的
通过教育使人认识和研究世界上的一切事物,培养和发展他们的各种能力、德行和信仰,以便享受现世的幸福,并为永生和来世生活做好准备。
2.论教育的作用
(1)教育是改造社会、建设国家的手段。这种见解是深刻的,是值得肯定的。但他把教育当作“人类的得救”的主要手段,则又过分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2)高度评价教育对人的发展的作用。在他看来,人都有一定天赋,而这些天赋发展得如何,关键在于教育。只要接受合理的教育,任何人的智力都能够得到发展。不同等级的人接受教育的目的不同。
(3)教育对宗教有很大的作用。可以培养人的学问、道德和虔信,从而步入天堂。
(二)论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1.地位
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是贯穿夸美斯整个教育理论体系的一条根本的指导性原则。
2.内容
(1)宇宙万物和人的活动中存在着一种“规则”,这个规则保证了宇宙万物的和谐发展。所以,人的各种活动包括教育活动也都应该遵循这些自然的、普遍的规则。
(2)依据人的自然本性和儿童年龄特征进行教育。他认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的发展也有其本身的规则。
3.评价
(1)将以往零散的教育经验上升为系统化的理论论述,引导人们注意遵循教育规律办教育。
(2)使得教育理论研究从神学束缚中初步解放出来,在走向科学的道路上跨出了一大步,实现了教育理论的突破性进展。
(三)论普及教育、泛智教育、统一学制
1.普及教育
为了实现普及教育的理想,美组斯呼呼帝王和官吏为民众兴办学校,并号召广大民众劝说当权者兴办学校;鼓励教育工作者以无比的热情献身普及教育事业;他恳请学者和神学家们促成普及教育事业;而他自己则致力于教育实践,并且致力于构建良好的学校制度理论、探寻使年轻人快速、愉快、透彻地获取知识的教育教学原则、组织和方法。
2.泛智学校
基于教育的崇高目的,夸美纽斯提出“将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的泛智主义教育观。所“泛智”,是“把一切事物教给一切人类”。它包含着两个方面:
①教育内容泛智化,掌握对于人类来说必需的一切知识;
②教育对象普及化,要求学校向全体人民敞开大门,不论富贵贫贱,一切男女青年都应进学校。
3.统一学制
基于“泛智”思想,论述了学校教育的体系,认为人受教育的最好时期是从出生到成年(0-24岁)这一阶段。并按照人的发展顺序划分为4段,每段6年,分别设立相应的学校,使所有儿童都有上学的机会。建立全国统一学制,划分为四个时期:
①1-6岁婴儿期——母育学校——春季——每个家庭。
②6-12岁儿童期——国语学校——夏季——每个村落。
③12-18岁少年期——拉丁语学校——秋季——每个城市。
④18-24岁青年期——大学与旅行——冬季——每个王国。
评价:
夸美纽斯建立全国统一的既分段又连贯的学校制度的思想,对后世影响很大,各国的普及教育及公立学校制度正是在此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
(四)论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
1.学年制
为了改变当时学校教学活动缺乏统一安排的无序状况,夸美纽斯制定了学校教学活动的学年、学日制度。
(1)根据学年制度,各年级应在同一时间开学和放假;
(2)每年招生一次,学生同时入学,以便使全班学生的学习进度一致;
(3)学年结束时,经过考试,同年级学生同时升级。强调学校工作要有计划,使每月、每周、每日、每时都按计划进行各项工作。
2.班级授课制
班级教学的具体做法是把全校的学生按照年龄和程度分成班级,作为教学的组织单元。
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室,以免妨碍别的班级。每个班级有一个教师同时对全班学生进行教学,以代替传统的个别施教。每个班级又分成许多小组,每组10人,选出一名学习好的学生为组长,帮助教师管理小组同学,考查同学的学业。夸美纽斯还对班级教学的要求和具体方法做出了详细的论述。此外,为了提高教学的效能,与学年制和班级授课制配套,夸美组斯还制定了一套考试规则。
评价:
①积极方面:为彻底改革个别教学提供了理论基础,在实践中对普及教育的发展也起到了很大的推动作用,这是他对世界教育的重大贡献。实际上,采取班级授课制,不仅可以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而且可以促进学生集体的形成,锻炼学生的交往能力,也为学校教学管理的制度化、标准化提供了可能。
②消极方面:过分强调集体教学,忽视了个别指导,认为每班的学生越多越好,则不科学。
(五)论教学原则
把通过感官所获得的对外部世界的感觉经验作为教学的基础,并认为这是“一条教师的金科玉律”。关于直观教学的方法,他认为:
①教学应从观察实际事物开始;
②在不能进行直接观察时,可以使用图片或模型;
③在呈现直观教具时要将它们直接放到学生的眼前,放在合理的范围以内;
④要让学生先看到实物或模型的整体,然后再分辨各个部分。
2.激发学生求知欲望原则
①父母应当在子女面前赞扬学问与具有学问的人们;
②教师应该用温和的亲切的语言和循循善诱的态度去吸引学生,时常表扬用功的学生;
③学校应该是经过精心布置的;
④所教的科目是符合学生年龄特征的,并且写得清清楚楚、有吸引力的;
⑤所使用的方法能够激起学生爱好知识的兴趣;
⑥政府当局应当在公共场所赞扬用功的学生。
3.固性原则
①强调使学生掌握并牢牢记住所学得的知识,认为只有巩固的知识储备才能帮助学生随时随地加以运用。
②要想方便地记忆知识,首先必须理解知识。
③他把理解性的教学比作钉子、钩子、夹子,能把知识牢牢地钉在,夹在脑子里。
④此外,经常地练习和复习,特别是把自己所掌握的知识教给别人等等,都是巩固知识的有效方法。
4.量力性原则
①反对教学不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指责经院主义教育用繁多的抽象教材、儿童陌生的拉丁文、长时间的教学和死记硬背的方法增加儿童的心理负担。
②他认为,如果适应学生的能力进行教学,学生的能力就会“随着学习与年龄自然增长”。
5.系统性和循序渐进性原则
为改变“学校教给学生的都是一些片断的、零碎的知识,学生不易看出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因此就不容易掌握和牢记”这一状况,提出系统性的教学原则,要求教材的组织具有系统性和逻辑性,要把一个学科的知识排成一个整体,不省略或颠倒任何东西。
教学的系统性原则必然要求教学过程的循序渐进,遵守从已知到未知、从易到难、从简到繁、从近及远等规则。
(六)论道德教育
夸美纽斯的贡献在于突破了宗教桎梏,把世俗道德的培养从宗教教育中分离出来,成为一个独立的部分。夸美斯以功利主义和人文主义作为其道德教育的理论基础,脱离了以基督教教义为理论基础的旧思维。
1.道德教育的内容
“谨慎、节制、刚毅、正义”是道德教育的基本内容,也称“基本德行”。“谨慎”主要指“健全的判断”;“节制”是对人、对己都有益的道德品质;“刚毅”的品德中特别重要的是“坦率和忍劳耐苦”;“正义”的品质主要表现为“从不伤害人、公平待人、避免虚伪和欺骗、乐于助人”,并要在这样的行动中进行学习。
夸美纽斯还在德育内容中纳入了一个在当时是崭新的概念——劳动教育。要求儿童学会从事一切诚实的劳动,不做寄生虫。
2.道德教育的方法
(1)尽早开始正面教育。
(2)从行动中养成道德行为的习惯。
(3)榜样。榜样“是指活生生的榜样和书中的榜样。”
(4)格言与行为规则。他说:“除了榜样之外,还必须有格言和行为规则。”
(5)择友。他说:“必须小心地防止儿童与坏人交往,以免受到熏染。”
(6)纪律。他还指出:“为了控制邪恶倾向,严格的纪律是必要的。
(七)教育管理思想
1.国家对教育的管理
教育对于改造社会和建设国家,对人的发展都起着巨大的作用。国家应重视教育,普遍设立学校。
国家应设置督学,对全国的教育进行监督,以保证全国的教育的统一发展。
2.国家学校体系的构建
提出统一的学制,并为各级学校规定了广泛的百科全书式的教学内容。
3.校长的职责
在夸美纽斯领导的学校中,管理人员已从教学人员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管理工作,有了真正意义的管理。
夸美纽斯认为,作为学校总管理者的校长,是全校的核心和支柱。他不担负直接的教学工作,其职责是对学校各项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八)评价
夸美纽斯是伟大的教育理论家和实践家,也是多产的教育著作家。
《母育学校》是西方教育史上的第一本学前教育学著作;而《大教学论》是西方第一本独立形态的教育学著作,它反映了教育这一复杂社会现象的某些属性和关系的概念和范畴,如教育的目的和作用,教育和教学的内容、方法、原则,教学的组织形式,学年计划、开学、放假、年级、考试、教师、教科书、学校制度等,组织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从而使以往对教育现象的描述进一步转向理论的论证,使教育学的理论化水平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