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 欧美主要国家及日本的近代教育(1)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8-27 16:58:03  |  关键词: 《外国教育史》

  •  
  •  
  •  

《外国教育史》第七章 欧美主要国家及日本的近代教育(1)

一、欧美主要国家及日本的近代教育

(一)英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640—1688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率先推翻了封建制度,在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确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政权,标志着世界近代历史的开端。18世纪60年代开始,席卷资本主义世界的产业革命使大机器生产取代了手工工场劳动,生产力获得空前发展。政治上、经济上的巨大变革,急切地呼唤教育作出适当的回应。

1.17—18世纪英国的教育

1初等教育

初等教育发展十分缓慢,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主要表现在:教学条件很差,教学内容极为简单,重宗教、阅读而轻计算;教师不是专门职业,多由手工业者、教堂人员、伤残军人、老年人充任,地位很低;教育对象主要是贫民儿童,富人则聘用家庭教师对子女进行启蒙教育和中学预备教育。

2中等教育

中等教育主要是富家子弟的升学预备教育,形式有文法学校、公学、学等。

文法学校和公学都是私立教育机构,修业时间一般为五年,注重古典语言的学习和上层礼仪的培养,同时还进行体育和军事训练,且皆以升学为宗旨。

公学是相对于私人延聘家庭教师的教学而言,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教学目的是培养一般公职人员,学生在公开场所接受教育。它较之一般的文法学校师资及设施条件更好、收费更高,是典型的贵族学校。其中最为人称道的是伊顿、温彻斯特、圣保罗等九大公学。

学园于17世纪在英国出现,是由非国教派创办的一种新的学校形式,当时主要靠学生交费维持,传授一些实用的知识,后来发展成为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

星期日学校产生于英国工业革命时期,利用星期日的时间,为贫民儿童教授简单的读、写、算和宗教知识。

导生制又称贝尔兰卡斯特制,由英国传教士贝尔和兰卡斯特所创。教师在学生中选择一些年龄较大、学习成绩较好的学生充任导生,教师先对导生进行教学,然后由他们去教其他学生。运用这种方法,可使学生的数额大大增加,因而一度广受欢迎。但因其难以保证教育质量而终被人们所抛弃,19世纪中期以后被正规初等学校所取代。

3高等教育

高等教育始于中世纪后期牛津大学的设立。古老的牛津大学、剑桥大学一直是英国高等教育的象征。

17-18世纪英国学校教育从整体上看仍然沿袭旧制,如国家采取放任政策、教会渗透学校、学制双轨、通行初等慈善教育等。不过随着近代产业的发展以及培根等先进人士的新思想的传播,渐渐给沉闷的教育吹进了清风,虽一时还不见显效,但却为此后的教育进步打下了基础。

2.19世纪英国的教育

1国家逐步干预教育

1833年,英国国会通过《教育补助金法》,开创政府通过拨款间接干预教育的先河。

1839年,英国政府成立枢密院教育委员会,具体负责教育拨款的分配与使用。

1856年,该机构改组成教育局,负责管理初等教育,成为英国政府设立的第一个教育管理机构。

1899年,成立由国会直接领导的国家教育委员会,统一管理初等及中等教育事业的发展。

2初等教育

19世纪上半叶,英国初等教育主要由宗教团体和慈善机构办理,教育质量低下,学校数量与入学人数均严重不足。发展初等教育的师资也极为欠缺,盛行导生制的教学方法。

《初等教育法》:又叫《福斯特法》,于1870年颁布。法案的宗旨是在完善已有的宗教和慈善团体兴办初等教育的基础上,建立公立的初等教育制度。

主要内容

国家对教育有补助权和监督权;

地方设学校委员会管理地方教育;

5-12岁儿童实施强迫初等教育;

在没有学校的地方,允许私人在一年内设校,过期者由地方委员会设立公立学校;

学校中世俗科目与宗教科目分离。

意义

《初等教育法》的颁布与实施加速了英国初等教育的发展,标志着英国初等国民教育制度正式形成。从此,英国出现了公立、私立学校并存的局面双轨制”)

3中等教育

     主要依靠两类教育机构开展中等教育。一种是文法学校,另一种是公学。

文法学校规模较小,课程内容也较为陈旧,难以适应时代需要。

公学源于文法中学,享有较高的地位和社会声誉。但公学课程内容陈旧、教学方法保守。之后公学发生了一些变化,课程内容有所扩充,管理机构也有所变革。

4高等教育

19世纪英国高等教育发展主要表现为新大学运动与大学推广运动。

新大学运动

1828年,伦敦大学学院的成立标志着新大学运动的开始。学院以自然科学学科为主,不进行宗教教学。在其带领下,出现了许多新式大学。

共同特点。由民众办理,入学门槛低,学费低廉;注重工业和科学领域;教育面向中产阶级。

意义

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扩大了受教育对象,推进了课程改革;改变了英国高等教育的传统,科学教育步入大学的讲坛,高等教育从此面向中产阶级子弟开放。

2.大学推广运动

最早出现于19世纪40年代,主要指全日制大学以校内或校外讲座的形式将教育推广到非全日制学生。伦敦大学、牛津大学、剑桥大学在大学推广运动中发挥了关键作用。

意义:

加强了大学与社会的联系,强化了大学的社会服务职能,促使社会中下层阶级和女性获得更多的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

(二)法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启蒙运动时期国民教育设想

1爱尔维修的教育思想

爱尔维修是法国启蒙运动中提倡唯物主义的重要成员之一。

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认为人人都是通过感官获取知识,从而获得精神的发展;人人都有获取同样知识、达到同样成就的能力,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

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表达了通过改变整个社会制度达到解放思想、造就人才的愿望,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但走入极端,提出了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和少数天才人物,从而在社会历史观上陷入了唯心主义。

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他论述并倡导人们关心现实的利益,认为顺应自爱并以公共利益作为行为的指南,才是高尚的道德。

论述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指出知识的学习依赖于感官的发展和教育,而且人的终生都是在学习和受教育。他还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

2狄德罗的教育思想

狄德罗与爱尔维修是同时代的法国唯物主义者,启蒙运动和百科全书派的领袖人物。

狄德罗否认爱尔维修的教育万能论,但依旧高度评价教育在个性发展和社会变革中的重大作用,认为教育可以发展人的优良的自然素质,抑制不良的自然素质,进而启发人的理性,认识社会中的罪恶现象,唤起对正义、善行和新秩序的爱。

主张剥夺教会的教育管理权,把教育交由新的国家政府管理,教会人员不得在新学校中担任职务,国家应当推行强迫义务教育。

设想在初等教育中设读、写、算及公民道德等课程,在中学里设数、理、化、自然、天文、机械以及史、地、音、体、美各种学科,提供教学用的各种实验室设备,学校和家长都应注意学生的道德修养,使学生具备仁爱之心,将来能用明智的理性指导自己的行为,具备诚实、礼貌、同情和遵纪守法等良好品质。

指出研究和学习的主要方法是观察、思考和实验,认为思维能力的培养也是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

3拉夏洛泰的教育思想

拉夏洛泰是18世纪中期法国驱逐耶稣会运动的主要倡导人,代表作是《论国民教育》。

其关于国家办学的论证走在了时代的前列,启发了同时代和后来的人们,为后来法国的中央集权教育领导体制的形成提供了思想启示。

主张国家办学,从知识和教育的巨大作用角度说明了国家办教育的必要性。每个民族教育自己人民的权利都是不可剥夺的,国家办学乃是天经地义的事。

教育的目的是培养良好的法国公民。教育应该首先考虑的是国家,培养心智完善、道德高尚、身体健康的国民。设想按年龄划分的三级教育制度:5-10岁,10-16岁,16岁以上(这一阶段是在工作中学习,各阶段的学习都要求注重本国语和科学学科,使青少年获得作为良好公民所应具备的实际知识)。

自然是最好的教师。良好的教师必须具备严谨、有道德的品质,并且懂得如何读书;儿童要多观察各种各样的事物,通过自然本身来教育儿童,从抽象概念开始的方法不适合儿童,强调优秀课本的重要性。

2.19世纪的法国教育

1《帝国大学令》与大学区制

法国中央集权式教育管理体制确立于法兰西第一帝国时期,虽在此后各历史时期也发生了某些变化,但其基本框架得以保留和延续,并对法国国民教育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教育改革方面,拿破仑要求教育为国家服务,为国家提供受过训练的忠诚的行政官员,使教育与帝国的社会秩序和专制性质一致。

中央集权制的教育体制的特点:

教育管理权力高度集中。拿破仑在巴黎设立了帝国大学。所谓帝国大学,不是实施高等教育的机构,而是掌管全国教育行政最高权力的部门,帝国大学的总监是负责全国教育的最高首脑,由皇帝亲自任命。

全国的教育实行学区化管理。全国教育分为27个大学区,每个大学区设一总长,负责管理大学区的各级学校。

无论开办任何学校,教育机构必须得到国家的批准。

一切公立学校的教师都是国家的官吏。

2初等教育

第三共和国初期,1881年和1882年先后颁布了《第一费里法案》和《第二费里法案。统称《费里教育法》,即《费里法案》。

内容:

儿童613岁为义务教育阶段,初等教育和师范教育实行免费;

对不送儿童入校学习的家长则予以罚款;

免除公立幼儿园及初等学校的学杂费,免除师范学校的学费、膳食与住宿费用;

从事教师工作的人须获得国家发的证书;

要求教学不得饰有宗教标志,不得开设宗教课,但允许假日在校外接受家长所希望的宗教教育。

评价:

《费里法案》体现了法国教育义务、免费和世俗的三原则,而且把这些原则的贯彻实施予以具体化,为法国国民教育的发展定了基础。

3中等教育

19世纪初,章破仑第一帝国政府对中等教育发展高度重视,国立中学和市立中学成为实施中等教育的主要机构。

国立中学修业6年,实行寄宿制,学生毕业时获学士学位,并有资格出任国家官吏。市立中学由地方政府创办,在校生主要学习古典语言基础、历史及其他科目的基本原理。

4高等教育

法国高等教育在19世纪发生了很大变化,原来的文科发展成为一个独立的专业,神学的地位大大降低,法科、医科、理科的发展也受到相当的重视。不过,由于受中央集权制教育管理体制的束缚,法国高等学校在适合各地区的发展及适应社会需要方面,始终存在很多有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

3.法国大革命时期的主要教育改革方案和教育主张

1《康多塞方案》

康多塞于1792年提出一份由国家举办世俗性学校的教育计划,认为国家应负教育其男女公民的责任,建立初级小学、高级小学、中等学校、专门学校及国家科学与艺术研究中心。

在教育内容上,康多塞主张废除传统的宗教教育,培养学生了解公民的权利和义务,应该讲解《宪法》和《人权宜言》;反对教学上的古典主义倾向,重视科学知识的价值,特别是数学和物理知识的教学。

2)《雷佩尔提方案》

雷佩尔提受卢校教育思想的影响,重视初等教育,注重革命思想的灌输、科学知识的传授及劳动技能的获得。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把儿童培养成为身体健壮、热爱劳动、遵守法律和具有文化知识的共和国公民。注重由国家设立寄宿制学校——国民教育之家。所有5-12岁的儿童都必须入学,由国家提供食物和衣服,接受身体、劳动、道德和知识等方面的教育。

3以上法案和计划虽然都没有得到有效实施,但在客观上却为法国从封建等级教育制度向近代教育制度转变铺平了道路。

(三)德国近代教育的发展

17世纪的德国仍然处于封建割据状态,境内邦国林立,政治经济等方面的发展远远落后于英、法等国。不过,宗教改革运动开始后,新教派和旧教派都非常强调对学校教育的控制,由此形成德国历史上重视教育的传统。

1.17-18世纪德国教育

1初等教育

德意志各邦国从16世纪中期起,先后颁布了有关国家办学和普及义务教育的法令,是世界上最早提出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其中普鲁士颁布的教育法令最突出,规定所有512岁的儿童必须接受义务教育;父母必须送自己的子女上学,如果违纪就要受到处罚;贫苦家庭儿童的学费应由地方贫苦家庭救济金支付。

2巴西多与泛爱学校

  18世纪后期德国的泛爱学校,是在夸美纽斯和法国启蒙学者的教育思想影响下出现的新式学校。创始人是巴西多,他按卢梭的教育观点,提出培养博爱、节制、勤劳的美德,注重实用性和儿童兴趣,寓教育教学于游戏之中等极富新意的办校设想。

主要观点:

在教育目的上,教育的最高目的是增进人类的现世幸福,培养掌握实际知识,具有泛爱思想、健康、乐观的人,反对压制儿童的封建式经院教育,主张热爱儿童,让儿童自由发展。

在教育内容上,重视教授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教育、现代语和自然科学知识,反对经院主义,反对古典主义。

在教育方法上,主张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提倡实物教学,儿童主动学习,重视知识的实用性和儿童的兴趣,还希望寓教育于游戏中,以此培养出博爱、节制、勤劳等美德,严禁体罚。

意义:

巴西多呼吁人们捐资助学,得到了包括奥地利国王和俄国女皇在内的达官贵族的支持,泛爱学校传播的资产阶级进步的人文主义教育思想,起到了反封建教育的作用,但泛爱运动的教育思想因过于注重儿童的自由而受到了后来赫尔巴特等人的批评。

3中等教育:主要有文科中学、实科中学、骑士学院。

文科中学:普鲁士的文科中学相当于英国的文法学校和公学,是17—18世纪德国中等学校的主要类型。

文科中学既保持了古典传统,更把升学预备教育和培养中上层职业者医生、律师、牧师、官吏等作为重要任务。

实科中学:受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影响,德国实科教育在18世纪兴起并得到发展。1708年虔信派信徒席姆勒在哈勒创办了数学、力学、经济学实科中学,此后在各地都有发展。

这是一种既具有普通教育性质,又具有职业教育性质的新型学校。它排除课程内容的纯古典主义的倾向,注重自然科学和实科知识的学习。它适应了德国资本主义经济逐渐发展起来的需要,但实科中学的社会地位也比文科中学低得多,学生不能升入大学,大都只能进入职业领域。

骑学院:为培养文武高官、巩固统治,面向上层贵族子弟而设立。

骑学院是当时德国教育异于其他欧美国家的又一特点。在这类学校中,现代外语和自然科学占重要地位。法律、军事、工艺、建筑、机械等课程占很大比重,不学拉丁文、希腊文,实际上是一种培养新贵族即资产阶级人才的特殊学校。

4高等教育

特征。哈勒大学积极吸收最新的哲学和科学研究成果,排除宗教教条;提倡教自由学自由,为摆脱传统的束缚和促进科学进步提供了宽松的条件;在高等教育中首开用民族语(德语)讲课的风气,重视现代外国语。

评价。1694年建立的哈勒大学是欧洲第一所新式大学。哈勒大学为19世纪柏林大学的建立和德国大学成为欧洲最高学府,奠定了思想基础,积累了实践经验。

2.19世纪德国教育

1学前教育。德国学前教育发展较早,19世纪40年代以前出现过一大批幼儿教育机构。1840年,福禄培尔将他自己在1837年创立的学前教育机构正式命名为幼儿园,此举标志着世界上第一所幼儿园的诞生。在福禄培尔的倡导下,德国各地纷纷创办幼儿园。

2初等教育。19世纪以前,在普鲁士《普通学校规程》的作用下,德国初等教育获得一定发展。教学内容主要为基本的读、写、算与宗教教育。

19世纪之后,德国初等教育获得快速发展。一些公国进一步颁布《初等义务教育法》,为初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相应的法律保障。适龄儿童入学率提高,初等学校的教学内容也得以扩展和丰富。

3中等教育。在洪堡新人文主义思想的影响下,19世纪的德国对中等教育进行了改革。

一方面,文科中学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首先,把以前的文科中学、高级女子中学、学院、拉丁学校、阿卡德米学校等五种古典中学统称为文科中学,并且规定只有文科中学的毕业生才有进入大学学习或充任国家官吏的资格。其次,规定文科中学教师的任职资格。再者,推行新的文科中学教学计划和课程体系。

  另一方面,实科中学的改革与发展也是这一时期中等教育发展的主要内容。首先,规范高级实科中学修业年限为9年,并修习拉丁文;其次,实科中学的毕业生在1870年之前不具备进入大学学习的资格,之后获得该权利,但也仅局限于数学、自然科学和现代语言的课程。

4高等教育。1810年,为了挽回普法战争给普鲁士造成的影响,在洪堡、费希特等人的领导下,德国创办了柏林大学。

柏林大学是一所新型大学,注重开展哲学、科学和学术研究,提倡学习和教学自由,建立了讲座教授制度和习明纳制度,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从而确立了以研究为核心的现代大学制度。它成为现代高等教育的典范,影响了世界高等教育的发展。

习明纳,是 seminar词的音译,最早由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利奥波德··兰克发明,是一种专题讨论式的教学方式。在教授指导下,由高年级学生和优秀学生组成研究小组,定期集中在一起,共同探索新的知识领域。它是德国大学改革与发展的必然,通过政府在经济等方面的大力支持,现如今成为德国大学里一种教学和研究制度。它对我国教育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通过研究、借鉴,使它更好地服务于我国的高等教育改革。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