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言语
一、言语概述
(一)言语的含义
人们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叫言语。言语和语言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1.言语是心理现象,语言是社会现象。
2.言语是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过程,所以言语离不开语言;语言是交际的工具,如果失去了这种功能,这种语言也就成了死的语言,将为社会所淘汰。
可见,语言和言语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二)言语的功能
1.符号功能
言语是保存和传授社会历史经验的手段。
2.交际功能
言语是人们之间进行交际和交流思想情感的工具。
3.概括与创造功能
言语是人类进行思维的武器。
(三)言语的特点
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指代性、社会性与个体性。
(四)言语的种类
1.外部言语
外部言语是用来进行交际的言语,它又可分为口头言语和书面言语。
(1)口头言语
①对话言语
对话言语是指两个人或几个人直接交流时的言语活动,如聊天、讨论、辩论等。是一种最基本的言语形式,其他语言形式都是在其基础上产生的。
对话言语具有情境性、简略性、直接合作性、反应性四个特点。
②独白言语
独白言语是个人独自进行的,与叙述思想、情感相联系的,较长而连贯的言语。如演讲、讲课、报告等。
独白言语具有独自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2)书面言语
书面言语是用文字表达自己的思想,或通过阅读接受别人语言影响的言语活动。
书面言语具有随意性、开展性、计划性三个特点。
2.内部言语
内部言语是用来支持人的思维活动正常进行的不出声的、自问自答的言语活动。正常成人的思维活动离不开言语的支持。比起外部言语,内部言语还有简缩、不完整的特性,是思想的轮廓,所以它的速度非常快。值得注意的是,内部言语也要使用言语器官,因为声带也有震动的准备状态。
内部言语具有隐蔽性、简略性两个特点,其中简略性是造成语言从深层结构向表层结构转化困难的原因。
3.手势语
通过可见的手势,同时配合手、手臂或身体的形状、朝向、动作以及面部表情来传递信息的一种言语形式。
(五)言语的结构
1.音位
能够区别语义的最小语音单位。
2.语素/词素
最小的音义结合单位,是词的组成要素,可分为自由语素和黏着语素。
3.词
言语中可以独立运用的最小单位,是言语的基本结构材料。
4.句子
言语中独立表达完整语义的结构单位,是语言表达的最基本形式。
二、言语活动的中枢机制
(一)言语运动中枢
言语运动中枢又叫布洛卡区。它位于左半球额叶中央前回之前,外侧裂之上。受损症状:布洛卡区受损会产生运动性失语症,或叫表达性失语症。病人阅读、理解和书写不受影响,发音器官虽正常但发音困难,不能正常说话。产生电报式语句。出现词语反复现象。
(二)言语听觉中枢
言语听觉中枢又叫威尔尼克区。它位于左半球颞叶颞上回处。受损症状:该区受损会产生接受性(听觉性)失语症,病人能听到别人说话的声音但不能理解语言的意义;或者能重复别人说的话,但却错误地估计了词义;或者谈吐自由,说话很快,但话语却没有意义。切断或损伤将威尔尼克区与布洛卡区联系起来的神经纤维束——弓形束,也将产生同样结果。
(三)言语视觉中枢
言语视觉中枢位于角回,顶叶和枕叶的交界处,在威尔尼克区的上方。受损症状:该中枢受损会产生视听失读症,病人看到文字却不能认得,并使口头言语与书面言语失去了相互转换的功能。病人能说话,能理解口语,但不能理解书面语言。能看到物体也能听到单词的声音,但是丧失了正确匹配的能力。
(四)书写性言语中枢(艾克斯勒区)
书写性言语中枢位于额叶中回靠近中央前回的地方是主管书写功能的,叫书写性言语中枢。这一中枢受到损伤,患者其他运动机能正常,却不能写字绘画了,这种失语症叫失写症。
三、言语感知和理解
(一)言语感知
1.含义
对言语声音的识别,可用清晰度或可懂度来测量。清晰度或可懂度是听对词的百分数。在无上下文时称为清晰度,有上下文时称为可懂度。
2.影响因素
(1)语音的类似性:两个音节包括的共同特征越多,被试就越容易混淆。
(2)语音的强度:语音强度为5分贝,可觉察,不可分辨;强度增加,词的清晰度增高;20-30分贝时,清晰度为50%;达到70分贝时,清晰度可达100%;超过130分贝时,则会引起不适,甚至产生压、痛感觉。
(3)噪音的掩蔽:噪音强度越大,对语音的掩蔽作用越大。
(4)语境和预期作用:被试将句子提供的听觉信息先储存起来,直到能够根据语境确定失去的那一个音位,这种现象叫“音位恢复效应”,说明人对个别音位的感知受语境影响。
(5)句法、语义的作用:在口语知觉中,语义和句法的信息对提高言语的清晰度有重要意义。
(二)言语理解
即言语领会,指听懂别人说话或看懂文字材料,以正确感知语言为基础,积极主动地建构意义的过程,是一种自上而下加工和自下而上加工相互作用的过程。有词汇理解、句子理解和语篇理解三个水平。
1.词汇理解
(1)含义
人们接受输入的词形或语音信息,并在大脑中揭示词义的过程,又叫词汇识别或词汇通达。
(2)影响因素
①单词的部位信息:拼音文字开头和结尾的字母,汉字的偏旁结构,如左边和上部的结构在识别中更为重要。
②正字法规则:字的构成遵循一定的规则,符合这种规则的字容易识别,是一种内隐知识,在字词识别中起重要作用。例如:不同笔画或者部件必须按照一定方式结合起来。
③字母长度或笔画数量:拼音文字中,一个词所包含的字母越多,识别它所需要的时间越长(词长效应);汉字中词汇识别的时间随笔画数量的增加而增长(笔画数效应)。
④字形结构:艾伟的研究证明,字形合拢的、由横直线组成的、对称的汉字容易识别。彭瑞祥等人研究发现,左右结构的比上下结构的、独体结构的汉字容易识别。
⑤字词的使用频率(词频):词频是由100万个语言材料中某个词出现的次数统计出来的。高频词的觉察阈限低,识别所要的时间短;低频词则相反,这就是单词识别中的频率效应。
⑥语音的作用:在拼音文字的识别中语音对词义的提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梅耶尔提出用启动实验范式来研究语音在言语理解中的作用。
⑦语境的作用:在语境(有关联的词、句子或课文)中出现的单词,识别阈限低。
⑧语义的作用:具体与抽象、多义与单义等语义的特征,也会影响到词汇的识别,意义较多的词比意义较少的词容易识别。
⑨词汇习得年龄效应:AOA效应。
2.句子理解
(1)含义
在字词理解的基础上,通过对组成句子的各成分的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获得句子语义的过程叫句子理解。
(2)影响因素
①句子的类型:如肯定句比否定句容易理解,从反应时角度来看,真肯定句反应时<假肯定句<假否定句<真否定句。
②词序:是表达词的语法意义的手段。如符合汉语基本词序“主、谓、宾”的句子容易理解;再如,人们对于“中国女排大胜日本队”和“中国女排大败日本队”的理解是一样的,因为“中国女排”的词序没有变。
③语境:特别是在对话言语中,离开了语境单独抽出其中某一句就很难理解。
④句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句法分析,如对一句话,标点符号标示的不同,对这句话的理解也会有很大的区别。语义分析,符合逻辑的句子容易识别,如猫捉老鼠符合逻辑,相反就不合逻辑;如人们“大厅充满阳光”和“阳光充满大厅”的理解是一样的,尽管词序颠倒,但有语义知识的帮助,还是会产生同样的理解。
3.语篇理解
(1)含义
在理解字词、句子等的基础上,运用推理、整合等方式揭示文章意义的过程叫语篇理解。
(2)影响因素
①推理:运用推理可以弥补文章中没有出现的内容,包括对结果的推论。
②语境:让读者把自己的知识经验和当前的话语结合起来,有助于对文章的理解。
③图式的作用:图式是有组织的知识单元,说明了一组信息在头脑中最一般的排列方式或可以预期的排列方式。对图式的有效使用可以看做是阅读的一种策略。
④文章标记:对文章阅读过程及信息保持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并且对阅读水平高的读者的促进效应要大于阅读水平低的读者。
⑤人们已有的认知结构和先前的知识经验。
四、言语产生
(一)概述
1.含义
言语产生也叫言语表达。
2.形式
言语产生包括说话、书写和手势语三种形式。
3.影响
言语产生受动机的影响;言语产生受认知系统的影响。
4.单位
研究言语产生的单位主要是通过语误分析来进行的。人们常常把言语产生过程中发生的错误的单位当做言语产生的单位。语误分析表明,言语产生的单位主要有音位、音节、语素、词、短语五种。人们采用其他研究方法得出句子是言语产生非常重要的单位。
(二)言语产生的阶段理论
1.弗朗琴七阶段
(1)选择需要表达的意思。
(2)为分句选择句法结构。
(3)把内容插入句法结构中。
(4)指定出词的词法形式。
(5)指定出代表分句的音位。
(6)选择运动要求。
(7)发出分句。
2.安德森三阶段
(1)构造阶段;(2)转化阶段;(3)执行阶段。
3.勒韦三阶段
(1)概念化阶段;(2)公式化阶段;(3)发音阶段。
4.德尔四水平
(1)语义;(2)句法;(3)词法;(4)语音。
四水平彼此相互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