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心理健康及其教育
一、心理健康概述
(一)心理健康的含义
心理健康是一种良好而持续的心理状态和过程,表现为个人具有生命的活力、积极的内心体验、良好的社会适应,并能有效地发挥个人的身心潜能和积极的社会功能。
从个体的成长角度来看,适应与发展是主要的判断依据。
从人的社会化角度看,统计常模和社会常模是判断依据。
从个性发展角度看,心理结构的完整与功能的匹配是主要的判断依据。
(二)心理健康的实质
判断一个人的健康状况,主要有以下几类。
1.临床模式
该模式从医学的观点出发,根据当事人是否出现某些异常症状如失眠、紧张等来判断其心理健康状况。如若心理健康,则没有心理疾病。
2.统计常模
当一个人的心理特质的测量值接近总体平均数时,就认为他的心理是正常的、健康的。若一个人心理特质的测量值偏离总体均值,就认为他的心理是异常的、不健康的。
3.社会常模
当一个人的心理与行为符合社会规范,得到多数人的认可,就认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健康的、正常的;反之,就认为他的心理与行为是异常的、不健康的。
4.生活适应
生活适应良好者的心理是健康的;适应困难、干扰了个人或社会康宁者的心理是不健康的。
5.心理成熟
心理发展与生理发展程度协调者是心理健康的,而心理发展落后于生理发展或落后于同龄人平均水平者则是不健康的。
6.主观感受
这是按照当事人的主观感受如是否感到满意、幸福等来判断个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它的缺点是主观性太强,且人的主观性千差万别,因而难以估计。
由此看来,在确定人的心理健康标准依据时,应从实际情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只存在统一的基本依据,不存在统一不变的具体依据。
(三)心理健康标准
心理健康标准是心理健康含义的具体化。由于国内外学者确立心理健康标准所遵循的依据不同,因而对心理健康判断标准的认识也存在差别。
充分自我实现的人就是心理健康的人。人本主义心理学马斯洛的观点。
适应良好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隐含的心理健康标准。
适应与发展和谐统一的人是心理健康的人。这是比较公认的现代心理健康标准——综合标准。具体分为以下几点。(1)对现实的有效知觉。(2)自知、自尊和自我接纳。(3)自我调控能力。(4)与人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5)人格结构的稳定与协调。(6)生活热情与工作高效率。
在理解和把握心理健康标准时,主要考虑以下几点。
(1)判断一个人心理健康状况应兼顾个体内部协调与对外良好适应两个方面。
(2)心理健康概念具有相对性。
(3)心理健康既是一种适应状态,也是一种发展状态。
(4)心理健康作为一种整体的心理状态,反映出一个人健康的人生态度与生存方式。
总之,心理健康的人在生活中多持有一种积极的、开放的、现实的、发展的、辩证的、通达的人生态度。
(四)中小学生常见心理健康问题
从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内容、成因及所涉及的生活领域来分析,中小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学习问题
包括厌恶学习、逃学、学习效率低、阅读障碍、计算技能障碍、考试焦虑,学校恐惧症、注意缺陷及多动障碍等。
2.人际关系问题
包括亲子关系、师生关系、友伴关系等方面的问题,如社交恐惧、人际冲突等。
3.学校生活适应
包括生活自理困难、对学校集体生活不适应等。
4.自我概念问题
包括缺乏自知、自信,自我膨胀,沉湎于自我分析,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距过大,自贬的思维方式等。
5.与青春期性心理有关的问题
包括青春期发育引起的各种情绪困扰,异性交往中的问题,性困惑、性恐慌、性梦幻、性身份识别障碍等。
(五)心理健康与心理素质的关系
从根本上说,心理素质和心理健康都是人的心理现象,但二者处在人的心理现象两个不同的层面。心理素质是一种稳定的心理品质,而心理健康则是一种积极、良好的心理状态。
从心理素质的功能来看,心理素质的高低与心理健康的水平有直接关系。一般情况下,心理素质健全且水平高的人,较少产生心理问题,其心理处于健康状态;相反,心理素质不健全或水平低的人,容易产生心理问题,其心理极有可能处于不健康状态。也就是说,心理健康是心理素质健全的功能状态和外显标志之一。
从心理测量和评定的角度看,心理素质的测量常常包含许多心理健康的指标;而心理健康的测量标准也包含许多心理素质的成分。
从心理素质的内容要素与功能作用的统一性意义来看,心理健康只是心理素质的表现层面,即功能性层面。大多数研究者都把心理健康看作心理素质的一个重要方面。
从总体上看,心理素质与心理健康的关系是“本”与“标”的关系。心理素质包含从稳定的内源性心理品质到外显的行为习惯的多层面的自组织系绕,而心理徤康作为外显的表现和心理状态是心理素质的一种功能性反映,同时也可通过人的心理健康状况去了解人的心理素质。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与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是根据中小学生生理、心理发展特点,运用有关心理教育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发展和素质全面提高的教育活动。它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
1.心理健康教育的总目标
提高全体学生的心理素质,充分开发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乐观、向上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2.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目标
(1)使学生不断正确认识自我,增强调控自我、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
(2)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对少数有心理困扰或心理障碍的学生,给予科学有效的心理咨询和辅导,使他们尽快摆脱障碍,调节自我,提高心理健康水平,增强自我教育能力。
3.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任务
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增强学校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主动性。
帮助学生树立在出现心理行为问题时的求助意识,促进学生形成健康的心理素质,维护学生的心理健康,减少和避免对他们心理健康的各种不利影响。
培养身心健康,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1.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内容
普及心理健康基本知识,树立心理健康意识,了解心理调节方法,认识心理异常现象,以及初步掌握心理保健常识。其重点是学会学习、人际交往、升学择业,以及生活和社会适应等方面的常识。
2.心理健康教育的具体内容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必须从不同地区的实际和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做到循序渐进,设置分阶段的具体教育内容。
(1)小学低年级:帮助学生适应新的环境、新的集体、新的学习生活与感受学习知识的喜悦;乐于和老师、同学交往,在谦让、友善的交往中体验友情。
(2)小学中、高年级:帮助学生在学习生活中品尝解决困难的快乐,调整学习心态,提高学习兴趣与自信心,正确对待自己的学习成绩,克服厌学心理,体验学习成功的喜悦,培养面临毕业升学的进取态度;培养集体意识,在班级活动中,善于与更多的同学交往,健全开朗、合群、乐学、自立的健康人格,培养自主自动参与活动的能力。
(3)初中年级:帮助学生适应中学的学习环境和学习要求,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发展其学习能力,改善学习方法;把握升学选择的方向;了解自己,学会克服青春期的烦恼,逐步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抑制自己的冲动行为;加强自我认识,客观地评价自己,积极与同学、老师和家长进行有效的沟通;逐步适应生活和社会的各种变化,培养对挫折的耐受能力。
(4)高中年级:帮助学生具有适应高中学习环境的能力,发展创造性思维,充分开发学习的潜能,在克服困难取得成绩的学习生活中获得情感体验;在了解自己的能力、特长、兴趣和社会就业条件的基础上,确立自己的职业志向,进行职业的选择和准备;正确认识自己人际关系的状况,正确对待和异性伙伴的交往,建立对他人的积极情感反应和体验;提高承受挫折和应对挫折的能力,形成良好的意志品质。
三、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与方法
(一)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径
1.专题训练
专题训练过程一般由“判断鉴别—训练策略—反思体验”三个彼此衔接的基本环节构成。
判断鉴别是通过多种形式的心理检测和评估,让学生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发展的现状,以此引起学生的认同感或缺失感,唤起情感共鸣或震撼,激活心理能量,思考问题根源,进而体会、感受该种心理素质对自己学习、生活、交往及成长的意义,激发接受训练的积极动机。
训练策略就是针对该课的主题和在判断鉴别中所发现的问题,提出若干解决该问题的具体而有效的方法和技巧,通过组织学生参与讨论和操作活动来感受、理解,进而选择。
反思体验就是对训练中的心理感受、情感体验、行为变化、活动过程及效果等进行反思、强化、内化,强化训练效果,促进自我认知与评价。反思环节一定要强调“三自”,即自觉、自发、自控。
2.咨询与辅导
开展心理咨询和心理辅导,对个别存在心理问题或出现心理障碍的学生及时进行认真、耐心、科学的心理辅导,帮助学生解除心理障碍。心理辅导是一种心理上的助人活动,是指在一种新型的建设性的人际关系中,辅导教师运用其专业知识和技能,给学生以合乎需要的心理上的协助与服务,帮助学生处理其所面临的问题局面,发展其未能充分利用的潜能与机遇,进而使其获得自助的能力与意愿,克服成长中的障碍,增强与维持自身的心理健康,以便在学习、工作与人际关系各个方面做出良好适应。心理辅导的最简单的定义是“助人者自助”。
3.学科渗透
学科渗透是指教师在进行常规的学科教学时,自觉地、有意识地运用心理学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让学生在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同时,完善各种心理品质,特别是诸如情感、意志、个性品质等方面。
在学科教学、各项教育活动、班主任工作中,都应注重对学生心理健康的教育,这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
(二)心理健康教育的方法
1.认知法
这种方法主要靠调动学生的感知、记忆、想象、思维等心理过程来达到教学目标。它可以派生出阅读、听、讲故事,观看幻灯、图片、录像、电影,欣赏音乐、美术、舞蹈等艺术品,案例分析、判断和评价等形式。
2.游戏法
竞赛性游戏能够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团结合作精神;非竞赛性游戏可缓解学生的紧张和焦虑程度,再现原有的生活体验,使学生获得新的体会与认识。
3.测验法
通过智力、性格、态度、兴趣和适应性等各种问卷测验,帮助学生自我反省、自我分析,了解自己某方面心理素质的发展现状,形成正确的自我认识和自我评价。
4.交流法
通过学生间的交流活动,各自介绍自己的心理优势或个体经验,促进其对训练策略的认同、领悟和掌握。交流有多种组织形式:既可以是口头的,也可以是书面的;既可以让交流者在课前有所准备,也可以要求他们在课堂上临场发挥;既可以是个人交流,也可以是小组或团体交流。
5.讨论法
通过师生、生生间广泛而深入的思想交流,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步步深入,提高认识,转变思维方式和看问题的角度,掌握科学的行动步骤。讨论法可分为全班讨论、辩论、小组讨论、脑力激荡、配对交谈、行动方案研讨等多种形式。
6.角色扮演法
角色扮演法即使个体暂时置身于他人的社会位置,并按这一位置所要求的方式和态度行事,以增进个体对他人社会角色及自身原有角色的理解,从而有效地履行自己的角色的技术方法。
因此,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一定的主题情境并讲明表演要求,让学生扮演某种人物角色,演绎某种行为方式、方法与态度,达到深化学生的认识、感受和评价“剧中人”的内心活动和情感的目的。
7.行为改变法
通过奖惩等强化手段帮助学生建立某种良好的行为或消除、矫正不良行为。此法可分为代币法、契约法、自我控制法等多种形式。
8.实践操作法
让学生亲自动手,完成某种操作任务。常用于验证某种心理效应,达到加深学生的体验和增强认同感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