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 问题解决能力与创造性的培养
一、有关能力的基本理论
智力是一种从经验中学习的能力和适应周围环境的能力。它还涉及对自己思维过程进行理解和控制的元认知能力。
(一)传统智力理论
1.智力的二因素论
由英国的斯皮尔曼提出。他认为智力包括一般因素(G因素)和特殊因素(S因素)。两种因素在智力活动中的作用不同。
一般因素是智力的基础,是智力结构中的主要成分,表现在一般性的活动上。
特殊因素代表个人某种特殊的能力,表现在特殊性的活动上,如在语文、数学等活动的学习中都分别相应有某一特殊因素。任何人都有G因素,但数量不同。
2.卡特尔的智力理论
卡特尔把智力分为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
流体智力是一种以生理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凡是对事物的知觉速度、机械记忆、识别图形等能力,均属流体智力。这些能力受先天遗传影响较大,随年龄的老化而减退。
晶体智力是经验的结晶,是以学得的经验为基础的认知能力,它是过去对流体智力应用的结果,大多是后天学习的结果,与教育文化有关。例如,词汇概念、言语理解、计算方面的能力。
流体智力和晶体智力都属于G因素,它们通常都参与任何活动中,其中,流体智力是晶体智力的基础。
流体智力的发展与年龄有密切的关系,个体在二十五岁左右时流体智力的发展达到顶峰,之后将随年龄的增长而降低;
晶体智力,即指运用既有知识与学得技能去吸收新知识或解决问题的能力,它不因年龄增长而降低,反而因知识与经验的累积,呈随年龄增长而升高的趋势。
3.智力群因素论
由美国的瑟斯顿提出,他认为没有所谓的一般智力与特殊智力,而是七种基本心理能力的组合。这七种基本心理能力分别为语词理解、词语流畅、数字运算、空间能力、联想记忆、知觉速度、推理能力。
4.智力层次结构理论
英国的阜南在斯皮尔曼和瑟斯顿观点的基础上提出智力的层次结构理论。
他把斯皮尔曼的一般能力因素作为最高层次;第二层次是言语和教育方面的因素,与操作机械方面的因素叫大因素群;第三层次是小因素群,如言语、数量、机械、信息、空间信息、用手操作等;第四层次是特殊因素,即各种各样的特殊能力。
5.智力的三维结构模型
由美国的吉尔福特提出。他认为人类的智力是复杂思维的表现,智力结构应从内容、操作、产物三个维度去考虑。
智力活动的内容包括图形、符号、语义和行为这四个方面。操作即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认知、记忆、发散思维、聚合思维和评价这五个方面。产物是智力活动的结果,包括单元、门类、关系、系统、转换和蕴含这六个方面。把这三个维度组合起来,会得到4×5×6=120种不同的智力。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力理论
多元智力理论由美国的加德纳提出。加德纳在其1983年出版的《智力的结构》一书中提出,“智力是在某种社会或文化环境或文化环境的价值标准下,个体用以解决自己遇到的真正的难题或生产及创造出有效产品所需要的能力”。他认为人类的心理能力至少应该包括以下8种不同的智力。具体包括:
(1)言语—语言智力:是指听、说、读、写的能力。
(2)逻辑—数理智力:是指运算和推理的能力。
(3)视觉—空间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物体的空间关系并借此表达思想和情感的能力。
(4)音乐—节奏智力:是指感受、辨别、记忆、改变和表达音乐的能力。
(5)体能—运动智力:是指运用四肢和躯干的能力。
(6)交往—社交智力:是指与人相处和交往的能力,表现为觉察、体验他人情绪、情感和意图并据此做出适宜反应的能力。
(7)自知—自省智力:是指认识洞察和反省自身的能力,表现为能够正确意识和评价自身的情感、动机、欲望、个性、意志,并在正确的自我意识和自我评价基础上形成自尊、自律和自制的能力。
(8)自然—观察智力:是指认识世界、适应世界的能力,是一种在自然界里辨别差异的能力,如植物区系和动物区系、地质特征和气候。
该理论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智力概念的含义,并据此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即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
每个人在上述八个方面都有一定的表现,但表现的水平则可能有很大的个体差异。该理论极大地拓展了传统智力概念的含义,据此提出了新的教育观,即以个人为中心的教育,强调人与人的差别在于不同的智力组合,因此教师要开发各式的智力与能力组合,对每个学生的认知特点予以充分的理解,并使之得到最好的发展。
很难找到适用于任何人的统一评价标准,来评价一个人的聪明程度和智力水平的高低。
(三)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
成功智力理论由美国的斯滕伯格提出。他认为,成功意味着个体在现实生活中达到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是个体通过努力能够最终达成的人生理想目标。成功涉及每一个平凡的人。
成功智力包括三种智力:分析性智力、创造性智力和实践性智力。
(1)分析性智力:指一种解决问题、制定决策和评价思维成果质量的能力。它要分析评价各种选择,是唯一与传统智力测验有所重叠的部分,但它的领域远远超过了学校的情境而涉及生活的各个方面。
(2)创造性智力:是一种能超越已获得的知识和信息,产生出新异思维的能力。创造力不仅是形成新异思维的能力,还是使智力的三个基本方面——创造性、分析性和实践性都得到均衡和运用的过程。
(3)实践性智力:可将思想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加以实施的能力。它是个体在实际生活中获取“经验知识”和背景信息,定义问题实质及解决问题的一种能力,它可以较好地预测个体未来的工作表现。
创造性智力帮助人们从一开始就形成好的问题和想法,分析性智力用来发现好的问题解决的方法,实践性智力则可将思维及其分析结果以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来整合实施。
三种智力有密切的关系:创造力需要分析性智力对问题深刻的分析,需要实践力将创造性思维转化为现实。只有在分析、创造和实践能力三方面协调、平衡时才最为有效。
斯滕伯格的成功智力理论对教育的启示包括以下几点:
(1)教师要以发展的眼光来看待学生智力的成长。
①要坚信每一位学生的智力都可以发展变化。
②相信通过一些有效的教育措施,学生的智力能够得到提高。
③积极探索学生成功智力提高的培养方法和教育措施。
(2)教师要树立“人人都能成功”的理念。
①坚信每位学生都有成功的发展潜能。
②关注学生学业以外的成功。
③学校教育中要给予每个学生平等的机会。
(3)教师要培养学生三种智力平衡的能力。
①加强学生的分析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②有效发挥教师的正面期待作用,扫清成功智力发展的障碍。
二、问题解决的实质与过程
(一)问题及其问题解决
1.问题
问题是个体想做某件事,但不能用已有的知识经验直接加以处理并感到疑难的情境。问题包括四个成分:起始状态、目标状态、障碍和方法。
(1)根据问题的组织程度即条件和目标是否被明确规定,可将问题区分为:结构良好问题和结构不良问题。
结构良好问题是指具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及解决方法的问题,比如,从北京去上海,哪种交通方式最便捷?结构不良问题是指那些没有明确的初始状态、目标状态或解决方法的问题,比如,让学生考察北京市居民的消费水平。
(2)根据问题解决的不同,可将问题分为:归纳结构问题(如系列填空问题、类推问题)、转换问题(如河内塔问题)和排列问题(如字谜题)。
2.问题解决
问题解决是指利用某种方法和策略,使个人从初始状态的情境达到目标状态的情境的过程。其中,安德森认为,问题解决主要包括以下三个特征:问题解决具有目的性,问题解决包含一系列的运算,问题解决具有认知性。
问题解决就是有认知成分参与的、有目的的一系列运算。
模式
问题解决的早期模式
把解决问题看成是一种方式或手段。例如,顿悟说、试误说。现代认知模式基本认为,问题解决就是把问题划分成诸成分,从记忆中激活旧有的信息,或寻找信息。其中,最有影响力的是基克等人的观点。
信息加工派把问题解决看成是信息加工系统(大脑或计算机)对信息加工,把最初的信息转换成最终状态的信息。
问题首要的关键环节是对问题情境建构一个心理特征(问题空间),再将问题空间的初始状态逐渐转变为目标状态。总之,问题解决就是“一系列趋向目标的认知操作”。
(二)问题解决的心理过程
(1)行为主义把问题解决看成是试误的过程;格式塔把问题解决看成是顿悟的过程。
杜威把问题解决的过程分为五个阶段,分别是暗示、理智化、假设、推理和检验。
英国的华莱士把问题解决分为四个阶段,分别是准备、孕育、明朗和验证。
20世纪60年代,行为认知观注重揭示不同类型的知识在问题解决不同阶段的作用。比如奥苏伯尔和鲁宾孙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四阶段模型,这四个阶段分别是:呈现问题情境命题、明确问题目标与已知条件、填补空隙过程,以及检验。
布兰斯福德提出了“DEAL”的问题解决五步骤。这五个步骤分别是Identify(识别问题与机会)、Define(确定目标,表征问题)、Explore(探索策略)、Anticipate(预期结果,并实施策略)、Look(检验结果并实施策略)。
(2)我国的陈琦把问题解决分成四个步骤,分别是理解表征问题、寻求解答、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以及评价结果。
①理解和表征问题阶段: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是确定问题到底是什么,也就是要识别与问题相关的信息,理解问题中语句的含义,理解问题的整体情境,对问题进行归类。
②寻求解答阶段:在寻求解答时,可能存在两种一般途径:算法式和启发式。
算法式策略就是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方案都列举出来,逐一尝试,直到选择一种最有效的方法解决问题。如拼图,存在一种固定的程序,如果你找到了就能很快解决问题。
所谓启发式,就是凭借个体已有的经验,采用较少的操作来解决问题的方法。常用的启发式方法有:手段—目的分析法、逆向反推法、爬山法、类比思维等。
手段—目的分析法:将目标划分成多个子目标,将问题划分成许多子问题,寻求解决每一个子问题的方法。
逆向反推法:从目标开始,退回到未解决的最初问题。几何证明题常用这种方法。
爬山法:基本思想就是先设定一个目标,然后选取与起点邻近的未被访问过的任意一点,向目标方向移动,逐步逼近目标。爬山法与尝试错误法的区别在于每做一次尝试就要对离目标的距离做一次估计。
类比思维:当面对某种问题情境时,可以运用类比思维,先寻求与此有些相似的情境的解答。
③执行计划或尝试某种解答阶段:当表征某个问题并选好某种解决方案后,下一步就要执行计划、尝试解答。
④评价结果阶段:评价结果分为两种,如果解答成功则停止解答;如果解答失败则要返回去重新进行理解表征和寻求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