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学习策略及其教学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与结构
(一)学习策略的概念
学习策略是指学习者为了达到学习目标、提高学习效率,有目的、有计划地制定的有关学习过程的方案,是学习过程中信息加工的方式方法和调控技能的综合。它规定了学习的方式和程序等,是通过学习、练习获得的,并且通过训练得到提高。
1.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
(1)相同点
①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都是一系列相互关联的提高学习成效的活动。
②学习策略和学习方法自身都是学习的对象。
③学习策略与学习方法都属于操作性的知识,都是关于解决学习中的问题和完成某项学习任务的行为或操作步骤的知识。
(2)不同点
①知识的属性不同。就本质而言,学习方法属于程序性知识,关注的是如何做;学习策略属于策略性知识,关注于为什么要这么做,怎样可以做得更快更好。策略性知识以智慧为代表,而程序性知识以技能为代表。
②操作的方式不同。掌握和应用具体的学习方法主要靠模仿、练习等操作性行为,是学习策略的具体化,介于学习策略与学习实践之间。
③看待问题的角度不同。学习方法是我们学习时采用的一种能让学习变得更好的学习技能。而如何正确地看待方法,本身也有一个方法论的问题,也就是策略的问题。
2.学习策略的特点
(1)主动性:学习者根据自己的学习特点及学习任务,积极主动的思考学习过程。
(2)有效性:采用策略性学习能使学生提高解题的速度,提升学习的效率。
(3)过程性:学习策略是有关学习的策略,它规定了学习时学生应当做什么,以什么方式做,做到什么程度等问题。
(4)程序性:学习策略是学习者制定的学习计划,由规则和技能构成。同种类型的学习基本存在相同的学习计划,即常见的学习策略。
(二)学习策略的结构
1.丹瑟洛的学习策略分类:基本策略和辅助策略
基本策略是用来直接用来操作的各种学习策略,主要包括信息的获得、存储、检索和应用策略。
辅助策略帮助学习者维持适当的认知氛围,以保证基本策略能有效操作。辅助策略主要包括计划和时间筹划、注意力分配与自我监控和诊断策略。
2.温斯坦的学习策略分类
包括认知信息加工策略;积极学习策略;辅助性策略;元认知策略。
3.迈克卡的学习策略分类:认知策略,元认知策略,资源管理策略
认知策略是用来加工信息的方法和技术。它适用于陈述性知识的有注意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复述策略和精细加工策略。
元认知策略是学习者对自己的认知过程进行认知的策略,包括:了解策略、计划策略、监视策略和调节策略。
资源管理策略是帮助学生管理可用的环境与资源,以提高学习效率的方式方法。包括时间管理策略、学习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社会资源利用策略。它对学生的动机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二、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认知策略指加工信息的一些方法和技术,有助于有效的从记忆中提取信息,包括注意、复述、精细加工和组织策略。
(一)注意策略
注意策略是指学习者在学习情境中激活与维持学习心理状态,将注意集中于有关学习信息或重要信息上,对学习材料保持高度的觉醒或警醒状态的学习策略。
注意策略在教学上的应用:
1.教师应有意识地培养学生区别重要信息与次要信息的能力。
2.教给学生专注于重要信息的策略。
3.以问题为导向,引导学生对重要信息加以注意。
4.巧妙运用刺激物的特点,吸引选择性注意。
(二)复述策略
复述策略是为了在记忆中保持信息而釆取.的学习策略。复述策略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克服记忆效应;(2)多感官协同记忆;(3)尝试背诵;(4)过度学习;(5)及时复习;(6)集中复习与分散复习;(7)多形式复习。
复述策略在教学上的应用:
1.经常要求学生复述,培养学生的复述习惯。
2.通过多种方式发展学生的复述能力。
3.对学生的复述给予引导,使学生通过理解材料之间的意义、连接、关系来复述而不是死记硬背。
(三)精细加工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是指通过对学习材料的精细加工(对学习材料的意义进行添加、构建或生发等),把新信息与头脑中的旧信息联系起来,从而帮助学习者增进对新知识的理解,并把信息储存到长时记忆中去的学习策略。
精细加工策略的教学:
1.给学生适当的时间,让学生思考。
2.充分运用学生原有的知识。
3.向学生介绍一些精细加工的实例,让学生掌握精细加工的方法。
4.及时反馈评价。
(四)编码与组织策略
1.编码与组织策略
编码与组织策略是将分散的、孤立的知识集合成一个整体并表示出它们之间关系的策略。编码与组织策略的使用是为了发现学习料的共同特征或性质,从而达到减轻记忆负担的目的。编码与组织策略最主要的形式是“聚类”和“概括”。
2.编码与组织策略的教学
(1)教给学生组织材料的步骤。
(2)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教给学生概括的方法。
(3)给学生提供更多的运用组织策略的练习或机会。
(4)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三、元认知策略及其教学
(一)元认知的概述
1.元认知的含义
元认知由弗拉维尔首先提出,即对认知的认知。具体地说,就是个体对自己的认知过程和结果的意识与控制。一方面,它是我们过去的认知活动;另一方面,它也对随后的认知活动产生影响。它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成分:一是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二是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2.元认知的结构
一般来说,以弗拉维尔的二分法为准,即元认知具有两个独立但又相互关联的成分:一是认知过程的知识和观念;二是对认知行为的调节和控制。
但也有人认为认知包括三方面的内容(董奇,1989):即元认知知识、元认知体验和元认知监控。
3.元认知的作用
(1)元认知可以提高学生对学习目标的意识水平。
(2)元认知可以使学生意识和体验到学习情境有哪些变量,并且意识和体验到这些变量之间的关系与它们的变化情况。
(3)元认知是学习策略迁移的关键。
(二)元认知策略
元认知策略和认知策略紧密联系在一起,二者共同起作用。认知策略是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而元认知策略则监控指导认知策略的运用。
元认知策略可具体分为以下几个方面:
1.元认知计划策略
元认知计划策略是指根据认知活动的特定目标在认知活动开始前计划好活动的程序,想象出活动中会出现的问题及其解决方法,预计活动的结果并估计其有效性的策略。
2.元认知监控策略
元认知监控策略是指学习者对自己应用策略的情况进行监控,保证该策略在学习过程中有效进行的策略。具体来说,具有元认知监控能力的学生会在学习的过程中对学习材料进行自我提问,监视自己的学习进度和时间,这样做的好处是能将全部注意力集中到学习的过程中,能够迅速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以便及时调整学习的策略、方法。元认知监控策略又包括领会监控、策略监控和注意监控。领会监控是调控学习过程的元认知策略;策略监控是调控学习策略的元认知策略;注意监控是对学习者的注意进行调控的元认知策略。
3.元认知调节策略
元认知调节策略是指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构的检查,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弥补,及时修正和调整认知策略的策略。
(三)元认知策略的教学
1.教给学生元认知知识。
2.丰富学生的元认知体验,指导学生调节与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3.经常给学生提供反馈的机会。
4.指导学生调节和监控自己的学习过程。
四、资源管理策略及其教学
(一)资源管理策略的概述
资源管理是辅助学生管理可用环境和资源的策略,具体包括时间管理策略、环境管理策略、努力管理策略及学业求助策略。它有助于学生有效地管理和利用学习资源,以提高学习策略和质量。
(二)资源管理策略
1.时间管理策略
时间管理策略是对时间进行有效管理的策略。通过以下几种策略我们可以更好地进行时间的管理。
(1)计划时间策略
根据目标的时间分类,计划时间策略可以分为长期目标的时间计划、中期目标的时间计划和短期目标的时间计划。
(2)最优时间策略
在不同的时间里,人的体力、情绪和智力状态是不一样的,因此,个体的学习就有一个最优学习时间。学习者要选择自己生理功能旺盛、精力充沛的时候从事学习活动。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
其次,每周、每天的学习效率都不一样。
最后,随着学习的进行,人的精神状态和注意力会发生变化。
(3)化零为整策略
时间的有效性不仅仅体现在整块时间的利用上,也体现在零碎时间(如课余、饭前饭后、等人等车、乘车乘船等)的利用上。
2.努力管理策略
系统性的学习大都需要意志努力。努力管理策略就是为了维持或促进意志努力,而对自己的学习兴趣、态度、情绪状态等心理因素进行约束和调整,实现学习目标的策略。努力管理策略主要包括归因于努力、调整心境、意志控制和自我强化等策略。
(1)归因于努力
韦纳的归因理论将能力、努力、任务难度和运气等作为人们在解释成败时的四种主要原因。学习者如果将成功归因于能力或努力等内部因素时,他会感到满意、自信,从而增强学习动机;如果学习者将失败归因于缺乏能力或努力,则会产生羞愧和内疚。当然,能力并不是天生的,也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通过努力不断积累起来的。不论学习成功还是失败,归因于努力都会使学习者产生较强烈的情绪体验,从而维持和促进学习者继续努力,积极地去争取成功。
(2)调整心境
调整心境是为了排除学习过程中消极情绪对学习的干扰,使学习者保持愉悦、活跃、轻松的积极情绪状态。积极的情绪状态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消极的情绪状态会抑制学生的学习效率。对于学习过程中的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体验,采用两种调控方式是比较有效的:一是自我提示言语;二是采用转移法。
(3)意志控制
意志控制主要对努力起维持作用,亦即把既定的努力付出集中在学习任务上,使其不受其他因素的干扰。因此,意志控制对学习具有较强的维持功能。
(4)自我强化
自我强化指的是学生在达到自己制订的学习标准时进行自我奖赏。自我强化是一种自我管理、自我监督的过程。
3.学业求助策略
学业求助策略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向他人寻求帮助以克服学习困难,提高学习效率的策略。
(1)学业求助的类型
黎高将学业求助划分为执行性求助和工具性求助两大类。
执行性求助也称非适应性求助,是指学生面临学习困难时,直接请求他人给出答案或直接替自己解决困难。
工具性求助也称适应性求助,是指学生遇到学习困难时,向他人寻求与解决问题有关的信息,借助他人的力量自己解决问题或达成学习目标。
(二)影响学业求助的因素
1.学业求助者的态度
2.学习者的归因
3.过去习得经验的影响
4.难以识别该策略的运用条件。
(三)学业求助的过程
1.判断是否需要求助
2.决定是否需要求助
3.考虑如何求助
4.获得帮助
5.评价反应
(四)学业求助策略的教学
1.教会学生正确看待学业求助
2.注意发展学生学业求助能力
3.要求学生釆用工具性求助
4.注意营造一种良好的社会性学习环境
5.强调元认知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