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普通心理学》​第六章 记忆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2-08-20 18:36:52  |  关键词: 《普通心理学》​

  •  
  •  
  •  

第六章  记忆

 

 

一、记忆概述

(一)记忆的含义

记忆是在人的头脑中积累和保存个体经验的心理过程,也是人脑对外界输入的信息进行编码、存储和提取的过程。

(二)记忆的过程

1.传统心理学观点

记忆包括:识记、保持和回忆(再认)。

记忆从识记开始,识记是学习和取得知识经验的过程;知识经验在大脑中储存和巩固的过程叫保持;从大脑中提取知识经验的过程可以表现为回忆,也可以表现为再认。

2.认知心理学观点

记忆包括编码、储存和提取。

记忆过程的上述三个环节是密切联系不可分割的。

记忆的种类

1.根据信息保持时间的长短可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

1感觉记忆

当客观刺激停止作用以后,感觉信息在一个极短的时间内被保存下来的记忆。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大约为0.25-2秒。

2短时记忆

短时记忆包括两部分一部分为直接记忆,指输入的信息没有经过进一步加工,它的容量有限,大约为72个单位另一部分为工作记忆,即输入信息经过再编码,使其容量扩大。短时记忆的保持时间约为5-1分钟。

3长时记忆

信息经过充分和有一定深度加工后,在头脑中长时间保存下来。长时记忆的保持时间很长,从一分钟以上到甚至终生。容量没有限制。

2.按照长时记忆储存的内容可分为情景记忆和语义记忆,该分类由图尔文提出

1情景记忆

自己亲身经历过的,有时间、地点和情节的事件的记忆。受一定的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容易受到干扰,记忆不够稳定。

2语义记忆

又叫语词一逻辑记忆,是用语词概括的各种有组织的知识的记忆。不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干扰,比较稳定,提取也比较容易。

3.按照提取时是否需要意识参与可分为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

1内隐记忆

内隐记忆是个体并没有意识到,过去的经验却对当前的活动产生了影响,又叫自动的、无意识的记忆。

2外显记忆

外显记忆是在意识的控制下,过去经验对当前作业产生的有意识的影响,又称受意识控制的记忆。

3内隐记忆和外显记忆的表现有以下差别

加工深度

对刺激项目的加工深度并不影响内隐记忆,却对外显记忆有明显的影响。

保持时间

学习和测验之间间隔的时间越长对外显记忆的影响越大,而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显著。

记忆负荷量

对外显记忆而言,记忆的项目越多记忆的效果越不好,但对内隐记忆而言,记忆的效果并不受记忆项目数量的影响。

干扰因素

外界无关信息的干扰对外显记忆的影响大,但对内隐记忆的影响不大。

呈现方式

感觉通道的改变,如以听觉形式呈现,以视觉形式进行测验,对内隐记忆影响显著而对外显记忆的影响不大。

4.按照记忆的内容和特点可分为陈述性记忆和程序性记忆,该分类由安德森提出。

1陈述性记忆

陈述性记忆可以用语言传授而一次性获得,但需要意识的参与才能加以提取的,对某个事实或事件的记忆。

2程序性记忆

程序性记忆往往需要通过多次尝试才能获得,而在利用的时候又往往不需要意识参与的,如何做某件事的记忆,包括对知觉技能、认知技能和运动技能的记忆。

5.按照记忆的具体内容可以分为形象记忆、情绪记忆、逻辑记忆和动作记忆

1形象记忆

形象记忆指人们以感知过的事物形象为内容的记忆。它以表象的形式储存,具有比较鲜明的直观性,如对体貌特征和自然景色的记忆。

2情绪记忆

情绪记忆指以曾经体验过的情绪或情感为内容,并以亲身感受和深切体验为形式的记忆。强烈的、对人有重大意义的情绪和情感容易保持长久并容易被再现而重新体验。情绪记忆是个体接受教育的前提条件,如果没有良好的情绪情感基础,就不可能获得良好的教育效果。

3逻辑记忆

逻辑记忆又称词语逻辑记忆、意义记忆,指人对客观事物之间的关系以及客观事物本身的意义和性质,使用概念、判断、推理等为内容的记忆。逻辑记忆以词语为中介,是人类特有的。

4动作记忆

动作记忆又称运动记忆,是指以过去从事和做过的身体运动、动作及其系统为内容的记忆。和其他记忆类型相比,其信息的保持和提取一般比较容易,也不容易遗忘。

记忆的神经生理机制

1.记忆的脑学说

1整合论

拉什利(拉胥里)最早提出了记忆的非定位理论,或称为整合论。该理论认为记忆是整个大脑皮层活动的结果,和脑的各个部分都有关系,而不是皮层上某个特殊部位的机能。他用实验证明,动物大脑皮层的破坏区域越大,记忆的丧失就越严重。

2定位论

该理论认为,记忆是由大脑的一定部位负责的。支持脑定位说的研究有

①1861年法国医生布洛卡发现了导致运动性失语症的言语机能区。

威尔尼克发现了导致接收性失语症的言语机能区。

潘菲尔德等用微电极刺激患者大脑皮层颞叶区,引起了患者对往事的回忆。

鲁利亚对脑损伤病人及对其恢复训练过程的研究证明,丘脑下部组织及部分边缘系统受到损伤,其短时记忆出现明显障碍,网状激活系统则保证了记忆所要求的最佳紧张度或充分的觉醒状态。

麦克高夫等人的实验研究证明,前额区受到损伤的猴子,选择性反应发生混乱。

人的左半球言语运动区受到损伤,将造成言语记忆缺陷;右额叶受损伤却造成非言语刺激记忆的困难。

4SPI理论(图尔文)

人脑中有种记忆系统,分别是程序记忆、知觉表征、语义记忆、初级记忆和情景记忆系统。

这五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上都存在先后的顺序。

它们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五个记忆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存储是并行的,提取则是独立的。

图片1.png

2.记忆的脑细胞机制

1反响回路

反响回路是指神经系统中,皮层和皮层下组织之间存在的某种闭合的神经环路。反响回路是短时记忆的生理基础。

贾维克和艾斯曼用小白鼠跳台的实验为这种反响回路学说提供了证据。

2突触结构

神经生理学家普遍认为,长时记忆的神经基础是神经元突触的持久改变。因为涉及到结构的改变,所以它发生的过程较慢,并需要不断的巩固。这一观点得到了实验的证明,在丰富环境中生活的白鼠比在贫乏环境中生活的白鼠的皮层厚且重。

3长时程增强作用

在海马内的一种神经通路中,存在着一系列短暂的高频动作电位,能使该通路的突触强度增加,这种强化称为长时程增强LTP作用。这种LTP具有专性,它只对受到刺激的通路起强化作用。这种作用使海马能对新习得的信息进行长时间的加工,然后再把这种信息传输到皮层相关的部位,作更长时间的存储。进一步研究显示,海马是长时记忆的暂时性储存场所,海马受到损伤就会影响短时记忆向长时记忆的转化。

3.记忆的生物化学机制

1核糖核酸记忆分子说

神经心理学家认为,记忆是由神经元内部的核糖核酸的分子结构来承担的。

2激素和记忆

研究还发现,一些激素,例如肾上腺素的分泌能够促进记忆的保持。

二、感觉记忆

感觉记忆的含义

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感觉信息保持的时间在1秒钟左右的记忆叫瞬时记忆,又叫感觉记忆或感觉登记。

视觉的感觉记忆叫图像记忆;听觉的感觉记忆叫声像记忆。

(二)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

感觉记忆的信息加工主要有两种编码形式,分别为

1.图像记忆

是主要编码形式,斯波林部分报告法证明其容量约9个。

2.声像记忆

莫瑞证明局部报告法的成绩优于整体报告法,说明听觉系统中也存在感觉记忆;达文用部分报告法证明其保持的时间可达4秒,但容量只有5个左右。

(三)感觉记忆的特征

1.感觉记忆的保持时间较短。

2.它以感觉的原始形式储存在记忆系统中,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3.记忆容量较大可达9个项目

4.其内容得到注意或模式加以识别时可转入短时记忆。

三、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

(一)短时记忆的含义

外界刺激以极短的时间一次呈现后,感觉信息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的记忆叫短时记忆。

(二)短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1.编码形式:

1听觉编码:康拉德通过研究语音相似性对回忆效果的影响,发现发音相似的字母容易发生混淆,而形状相似的则很少混淆,证实了语音听觉编码方式的存在。

2视觉编码:波兹纳(波斯纳)让被试判断两个字母是否是同一个字母,两个字母是同形同音AA或异形同音Aa;结果发现两个字母同时呈现时,被试对同形同音的字母反应更快,两个字母间隔一两秒呈现时,被试对同形同音和异形同音的反应时没有差异。由此可知,短时记忆的最初阶段是视觉形式的编码,之后会逐渐向听觉形式过渡。

2.编码的影响因素:个体觉醒状态,组块水平,加工深度,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觉醒状态是大脑皮层的兴奋水平;组块可以是一个数字、字母、音节、单词、短语或句子等;语音评定比表面的特征检索加工深,记忆效果也会更好。

3.信息容量:米勒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组块;默多克证明组块可以提高记忆容量和效率。

(三)短时记忆信息的存储与提取

1.加工储存方式

复述可有效存储短时记忆信息,帮助这些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系统。复述分为两种:

1机械复述,即不断地简单重复,又叫保持性复述。

2精细复述,即对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行分析,使之与已有的经验建立起联系。

2.遗忘进程和原因

1遗忘的进程在没有复述的情况下,短时记忆可以将记忆保持15-30秒。皮特森夫妇用布朗一皮特森技术又称Peterson - Peterson技术发现,被试回忆的正确率是从字母呈现到开始回忆之间的时间间隔的递减函数,当时间间隔为3秒时,正确率达到80%,当间隔为6秒时,正确率为55%,当间隔为18秒时,正确率为10%因此,阻止复述,短时记忆信息将会迅速遗忘(消退)。

2沃和诺尔曼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遗忘主要由干扰信息引起的,而不是自然消退。

3.提取:

扫罗斯腾伯格Saul Sternberg假设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有三种可能的方式 

平行扫描;自动停止的系列扫描;完全系列扫描。

他通过实验证明,短时记忆信息的提取是完全系列扫描,即对全部项目进行扫描然后做出判断。

(四)短时记忆的特征

1.保持时间在1分钟左右

2.其遗忘的原因可能是信息的自然消退或信息的干扰作用。

3.短时记忆的信息以语音、形象和语义的形式储存。

4.容量有限,为72个项目,若用组块的方式可以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

5.通过复述,短时记忆的信息可能转入长时记忆。

6.短时记忆是当前正在加工的信息,因而是处在意识中心的信息。

(五)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指信息加工过程中,对信息进行暂时存储和加工的、容量有限的记忆系统工作记忆是一种当前工作状态的记忆,还要对这些信息进行加工。常用阅读广度测验来测量工作记忆容量。巴德利等人认为,工作记忆包括四个部分

1中枢执行系统:是一个注意资源有限的控制系统,工作记忆最重要成的分。它的功能主要有

协调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活动

注意资源的分配和控制

选择性的注意以及转换策略。

2视觉空间模板:用于处理的是视觉和空间的信息,干扰范式为其存在提供了证据。

3语音环路:处理以语音为基础的信息,分为:语音存储;发音复述过程。

4情景缓冲器:整合视觉、空间和言语信息的一个容量有限的成分,与长时记忆相连。

工作记忆的关键成分是中枢执行系统。虽然它的容量有限但是可以参加任何认知活动。语音环路和视觉空间模板从属于中枢执行系统并未特定目的服务。语音环路存储语音呈现的顺序,视觉空间模板用来储存和加工视觉和空间信息。

工作记忆每一成分能量有限且相对独立。有两个基本假设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某一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都将不会很理想如果两个任务同时使用不同成分,那么两个任务的成绩应该分别完成两个任务时一样好。

四、长时记忆

(一)长时记忆的含义

长时记忆是指存储时间在1分钟以上的记忆。长时记忆的信息在头脑中存储的时间长,容量没有限制;信息的来源大部分是对短时记忆内容的加工,也有由于印象深刻而一次获得。

(二)长时记忆的信息加工

长时记忆的信息编码就是把新的信息纳入已有知识框架内,或把一些分散的信息单元组合成一个新的知识框架。影响长时记忆编码的主要因素有编码时的意识状态和加工深度。

1.编码形式:

1按语义类别编码:即按刺激物的意义进行编码储存;

2以语言的特点为中介进行编码:借助言语某些特点,如语义、发音、字形、音律和音节等,对记忆材料进行编码;

3主观组织:将分离的项目构成一个有联系的整体,从而提高记忆效率。

2.编码的影响因素:意识状态,加工深度,识记材料的性质和数量,识记材料的系列位置。有意编码的效果明显优于自动编码的效果;海德和詹金斯的实验,有组织活动参与,自动编码能取得较好学习效果;有实验:被试对材料的加工深一些,记忆效果也会好一些。

3.信息容量:容量非常大,近似认为没有限制。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