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感觉
一、感觉概述
(一)感觉的含义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二)感觉的作用和意义
1.感觉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
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
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是人的全部心理现象的基础。
(三)感觉的种类
按照引起感觉的刺激来源于身体的外部或内部来分类。
1.外部感觉
外部感觉是由体表感受器对外界事物属性的反应,包括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皮肤感觉。
2.内部感觉
内部感觉是由内部感受器对于身体的位置、运动和各内脏不同状态的反应,包括运动觉、平衡觉和内脏感觉等。
(四)感觉测量
1.感受性
感觉器官对适宜刺激的感觉能力。感受性是用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强度,即感觉阈限来表示的,感受性和感觉阈限之间成反比的关系。
2.绝对感觉阈限
能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绝对感觉阈限表示的是绝对感受性。
3.差别感觉阈限
刚刚能引起差别感觉的刺激的最小变化量,又叫差别阈限,或叫最小可觉差。差别阈限表示的是差别感受性。
4.韦伯定律
韦伯发现,差别阈限随原来刺激强度的变化而变化,但差别阈限与原来刺激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公式: K=△I/I,(K是一个常数,△是差别阈限,I是刺激强度)。韦伯定律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5.费希纳定律
费希纳受韦伯定律的启发,用实验测量了刺激强度和它所引起的感觉大小之间的关系,发现感觉的强度与刺激强度的对数成正比。公式:P= KlogI(P是心理量——感觉的大小;I是物理量——刺激的强度;K是修正值——常数)。费希纳的研究开创了心理物理学的领域。费希纳定律假定所有最小可觉差在主观上相等,且是以韦伯定律作为基础,故也只适用于中等强度的刺激。
6.斯蒂文斯定律
斯蒂文斯发现,心理量与刺激的物理量的乘方成正比,又叫幂定律。公式:P=KIn (I为刺激的物理量,P为心理量,K和n都是常数)。
(五)感觉现象
1.感觉对比
不同刺激同时作用于感觉器官而使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对比的现象包括明度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其他感觉也都有对比的现象。
几个刺激物同时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称为叫同时对比;刺激物先后作用于同一感受器产生的对比现象称为继时对比。
2.感觉适应
刺激持续作用下感受性发生变化的现象。
视觉的适应包括明适应和暗适应。前者是在强光作用下感受性的降低,后者是在弱光的作用下感受性的提高。
3.感觉的相互作用
不同感受器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作用,使其感受性提高或降低。
联觉是其中一种,它指一个刺激不仅引起一种感觉,同时还引起另一种感觉的现象。
4.感觉补偿
某种感觉缺失后,因其他感觉的感受性增强,而引起的部分弥补作用的现象。
不同感觉之间能够发生补偿作用,因为在一定条件下,各种感觉通道的不同形式能量可以相互转换。
二、视觉
(一)视觉的含义
视觉的适宜刺激是波长为380nm-780nm的电磁波,又叫光波。
(二)视觉的生理基础
1.折光机制(眼球)
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其中眼球内容(晶体、房水、玻璃体)和角膜是屈光系统。
2.感觉机制(视网膜)
视网膜包括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视觉感受器)。
(1)棒体(杆体,视杆)细胞是夜视器,感受明暗。
(2)锥体(视锥)细胞是昼视器,感受细节和颜色。
(3)网膜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对光最敏感。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3.传导通路
包含视网膜双极细胞、神经节细胞、外侧膝状体三部分。
4.中枢机制
位于大脑皮层枕叶的纹状区。
5.反馈性调节
视觉不仅依赖于视觉感受器的活动,而且依赖于中枢对视觉器官的反馈性调节。
(三)视觉现象
1.明度
(1)明度与视亮度
明度是眼睛对光源和物体表面的明暗程度的感觉,主要是由光线强弱决定的一种视觉经验。一般来说,光线越强,看上去越亮;光线越弱,看上去越暗。大多数光线是由物体表面反射后进入眼睛的,而不是直接从光源来的。
因此,明度不仅决定于物体照明的强度,而且决定于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光源的照明强度越高,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越大,看上去就越明亮。
(2)明度与波长
在可见光谱范围内,人眼对不同波长的光线感受性是不同的。锥体细胞能吸收可见光谱所有波长的光,但它对光谱的中央部分最敏感,而对低于500nm和高于625nm的波长的感受性要差得多。棒体细胞的整个曲线向光谱较短的端移动约50nm。他们对短波端较敏感,而对波长超过620nm的红光,几乎是不敏感的。
因此,当人们以锥体视觉(昼视觉)向棒体视觉(夜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最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变化。
例如,在阳光照射下,红花与蓝花可能显得同样亮,而当夜幕降临时,蓝花似乎比红花更亮些,这就是普肯耶现象(又称“浦金野现象”)。它说明在不同的光照条件下(白天或夜晚)人们的视觉机制是不同的。
2.颜色
(1)颜色概述
①颜色的含义
颜色是光波作用于人眼所引起的视觉经验。在日常生活中,颜色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颜色包括彩色和非彩色;狭义的颜色仅指彩色。
②颜色的三个特性
A.色调:取决于光的波长。
B.明度:指颜色的明暗程度,取决于光的强度和物体表面的反射系数,非彩色就是灰,它只有明度一种特性。
C.饱和度:又叫浓度,指某种颜色的纯杂程度或鲜明程度,取决于彩色里掺杂灰的多少。
(2)颜色混合:两种颜色混合到一起产生新颜色的现象,分两种:
①色光混合,将具有不同波长的光混合在一起,是相加的混合,即将各种波长的光相加。
②颜料混合,颜料在调色板上的混合,是相减的混合,即某些波长的光被吸收了。两种颜色混合在一起失去了色调而成了灰色,这两种颜色叫互补的颜色。在色光混合里红和绿、黄和蓝都是互补的颜色。
(3)色觉缺陷包括色弱、部分色盲和全色盲。
3.视觉中的空间因素
(1)视觉对比
由于光刺激在空间上的不同分布引起的视觉经验。可以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
(2)马赫带
两个相邻明度不同的光带,虽然每个光带上的光的强度是一样的,但是看起来亮区里临近暗区的地方更亮,暗区里临近亮区的地方更暗。这个更亮和更暗的区域叫马赫带。
马赫带不是由于刺激能量的实际分布,而是由于神经网络对视觉信息进行加工的结果,是由于相邻的细胞之间发生侧抑制的作用形成的。侧抑制是指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够相互抑制的现象。
侧抑制是动物感觉系统内普遍存在的一种基本现象。由于侧抑制的作用,一个感受细胞的信息输出,不仅取决于它本身的输入,而且也取决于邻近细胞对它的影响。
(3)视敏度
视敏度是指视觉分辨物体细节的能力,医学上称为视力。
视敏度的大小通常用视角大小表示。视角即物体通过眼睛节点所形成的夹角,其大小取决于物体的大小和物体离眼睛的距离。当你能够看清一个物体或物体间的距离时,所对视角越大,视力越差;视角越小,视力越好。视敏度一般分为最小可见敏度、最小间隔敏度和游标敏度三种。
4.视觉中的时间因素
在有限的时间范围内,视觉系统能把在不同时间内得到的刺激整合起来。在刺激作用停止以后,视觉感受器仍能在短暂的时间内继续活动等。
(1)视觉适应
由于视觉刺激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明适应和暗适应。
①明适应:是指照明开始或由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过程。
②暗适应:是指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过程。
(2)后象
刺激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后暂时保留的感觉形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同的后象叫正后象;和刺激物性质相反的后象叫负后象,颜色视觉的负后象是刺激色的补色。
(3)闪光融合
明暗交替的光刺激,当交替的速度加快的时候,闪烁的光就变成了连续的光,这就是闪光融合。刚看到连续的光的时候,明暗交替的频率叫闪光融合频率,也叫闪光临界频率(CFF),它表现了视觉系统分辨时间能力的极限。
(4)视觉掩蔽
在某种时间条件下,当一个闪光出现在另一个闪光之后,这个闪光能影响到对前一个闪光的觉察,这种效应称为视觉掩蔽。视觉掩蔽除了光的掩蔽之外,还有图形掩蔽和视觉噪音掩蔽等。
(四)视觉理论
1.三色说
(1)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人的视网膜有红绿蓝三种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从而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
(2)赫尔姆霍茨认为每种感受器都对各种波长的光有反应,但不同的感受器对不同的光更敏感。当光刺激作用于眼睛时,将在三种感受器中引起不同程度的兴奋,各种颜色经验是由不同感受器按相应的比例活动而产生的。
三色说的缺陷在于该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和颜色负后效。
2.四色说
也叫对立过程理论或拮抗理论。黑林认为,在视网膜上存在着黑-白、红-绿、黄-蓝三对视素,它们在光刺激的作用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过程和异化过程。如红绿视素,在红光作用下异化产生红色经验,在绿光作用下同化产生绿色经验。
三、听觉
(一)听觉的含义
听觉的适宜刺激是声波,也即16-20000Hz的空气震动。低于16Hz的叫次声,高于20000Hz的叫超声,他们都是人耳所听不到的。
(二)听觉的生理基础
听觉器官由外耳、中耳和内耳组成。
1.外耳包括耳廓和外耳道,主要用于收集声音。
2.中耳由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和正圆窗组成。
3.内耳又由前庭器官和耳蜗组成。耳蜗中的柯蒂氏器包含大量支持细胞的毛细胞,这是听觉的感受器。声音的传导途径包括生理性传导、空气传导和骨传导。
(三)听觉现象
1.声音的特性
声音有音调、响度和音色三种特性。
(1)音调取决于声波的频率,人的听觉频率范围是16-20000Hz,其中1000-4000Hz是最敏感的范围。
(2)响度取决于声波的振幅,振幅越大,声音越响。
(3)音色取决于声波的波形。
2.等响度曲线
不同频率的声音达到同样的响度所需要的强度是不同的。以1000Hz声音为标准,让被试调节另个频率的声音,使它听起来和这个1000Hz的声音一样响。以声音的频率为横坐标,以达到和1000Hz同样的响度需要的强度为纵坐标画图,即画出一条条曲线,每条曲线上的声音听起来是一样响的,这些曲线就是等响度曲线。等响度曲线说明人耳对不同频率声音的感受性是不一样的,最敏感的部位在1000-4000Hz之间。
3.乐音和噪音
周期性的声波叫乐音,无周期性、不规则的声波叫噪音。
4.声音的掩蔽
一个声音,由于同时起作用的其他声音的干扰而使听觉阈限升高的现象。声音的掩蔽包括:
(1)纯音掩蔽;
(2)噪音对纯音的掩蔽;
(3)纯音和噪音对语音的掩蔽。
(四)听觉理论
1.频率理论
(1)提出者:拉瑟福德(罗·费尔德)
(2)理论观点:外界声音的振动会引起耳蜗基底膜相同频率的振动,听神经所发放的神经脉冲,可以复制外界声音的频率,就像电话的收话机与接话机的关系,又叫电话理论。
(3)缺陷:人耳基底膜不能做每秒1000次以上的快速震动,人耳却能分辨每秒震动1000次以上,甚至20000次的声音,这是频率说所不能解释的。
2.共鸣理论
(1)提出者:赫尔姆霍茨
(2)理论观点:基底膜上的横纤维长短不同,靠近蜗底较窄,靠近蜗顶较宽,就像一部竖琴的琴弦一样,它们分别与外界不同频率的震动发生共鸣。短纤维与频率高的声音发生共鸣,长纤维与频率低的声音发生共鸣。基底膜的震动引起不同神经细胞的兴奋,使人产生不同频率声音的听觉。又叫位置理论。
(3)缺陷:人耳能接受20-20000Hz的震动, 最高和最低频率之比为1000: 1,而基底膜上横纤维长短的比例仅为10: 1,二者并不对应,因而根据并不充分。
3.行波理论
(1)提出者:冯贝克西
(2)理论观点:该理论发展了赫尔姆霍茨共鸣说的合理部分,认为基底膜由声波引起的震动,这种震动从基底膜底部开始逐渐向蜗顶推进,不同频率的振动达到基底膜的不同部位后便停止下来。低频可达耳蜗顶部,高频只能达到耳蜗的底部,从而实现基底膜对不同频率声音的分辨。又叫新位置理论。
(3)缺陷:难以解释500Hz以下的声音对基底膜的影响。
4.神经齐射理论
(1)提出者:韦弗尔
(2)理论观点:当声音频率低于400Hz时,听神经个别纤维的发放频率是和声音频率一致的,在声音频率较高时,个别神经纤维无法对它做出反应,就需要神经纤维的联合“齐射”来加以反应了。
(3)缺陷:齐射理论只能对5000Hz以下的声音进行频率分析,超过5000Hz时,位置理论是对频率进行编码的唯一基础。
四、其他感觉
(一)嗅觉
嗅觉的适宜刺激是具有挥发性的有气味的物质。嗅觉的感受器是鼻腔上部黏膜中的嗅细胞。嗅觉是唯一不通过丘脑而直接进入大脑的感觉。
(二)味觉
味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