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教育与社会发展
第一节 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
一、教育独立论
教育独立论是一种主张教育超越于政党和宗教而处于独立地位的教育观点或思潮。它发端于五四运动前,为解决教育经费而提出。
1922年,蔡元培在《新教育》杂志上发表的《教育独立议》中提出:“教育事业当完全交与教育家,保有独立的资格,毫不受各派政党或各派教会的影响。”
1922年2月,全国教育独立运动会在北京高等师范学校召开成立大会,发表教育独立宣言书,要求教育经费独立和教育制度独立。
主要观点:
(1)教育经费独立。
(2)教育行政独立。
(3)教育学术与内容独立。
(4)教育脱离宗教而独立。
评价:
一方面,蔡元培主张教育脱离政党、教会而独立,反映了资产阶级民主派要求摆脱军阀政府对教育的控制,反对帝国主义国家的文化侵略。在当时国家衰落的国情下维持教育基本生存状态有其合理性,也对后来的收回教育权运动,抵制殖民教育起到了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教育不可能也不应该完全独立,因为教育独立性是相对的,教育由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所决定。所以,教育独立运动在实践和理论上都行不通。
辨析:教育可以完全独立存在
|
拓展:教育的相对独立性 教育具有的不是绝对独立性,而是相对独立性。 所谓教育的相对独立性指教育作为社会的一个子系统,它对社会其他系统有能动作用,并且教育具有自身的特点与规律性,它的发展也有其连续性与继承性。 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表现: 1.教育是有目的地培养人的活动,主要通过所培养的人作用于社会。 2.教育具有自身的活动特点、规律与原理。 3.教育具有自身发展的传统型与连续性。 |
二、教育万能论
爱尔维修在启蒙运动时期,在抨击人的天赋不平等以及教育等级制的贵族理论时,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但在这个问题上走向了极端,提出“教育万能论”的口号。教育万能论主张:“人受了什么样的教育,就成为什么样的人”,也就是肯定了人的发展完全是由教育决定的。
评价:
教育万能论对教育作用的高度评价对于认识教育在人的发展中的作用具有一定的意义,但它把教育视为人发展的决定因素,夸大了教育的作用。
拓展:爱尔维修的理论 人人平等:爱尔维修从唯物主义认识论出发,认为人人都能通过感官获取知识,从而获得精神的发展;人人都有获取同样知识、达到同样成就的能力,人人都有享受中高等教育的权利。在这里,爱尔维修表达了人人智力天生平等的观点和教育民主化主张,直接抨击了以人的天赋不平等论证社会及教育的等级制度合理性的贵族理论。 成长归因:爱尔维修把人的成长归因于教育与环境,体现了他唯物主义的观点,具有重要的革命意义。但他在这个问题上走入极端,提出“教育万能”的口号,否定了遗传因素的影响,并把改变旧的社会环境的希望寄托于教育、寄托于少数天才人物。 改造旧学校:鉴于教育对个人和国家的重大影响,爱尔维修要求彻底改造旧的学校。他认为教会对学校事业的垄断是“民族的灾害”,主张由国家创办世俗教育。 其他:爱尔维修还论述了学习科学知识的重要性,他还主张爱护身体,重视体育。 |
辨析:人是教育的产物
|
三、人力资本论
在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形成的过程中,西方最有影响力和最具代表性的是人力资本理论。它是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在总结前人成果的基础上于20世纪60年代初确立的。
主要观点:
1.含义:人力资本理论就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表现出来的能力。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但不能被继承及转让。
2.人力资本对个体的作用:人力资本投资能提高生产率,是人未来薪金、收益的源泉,也是劳动收入增加的根本原因。
3.人力资本对社会的作用:人力资本也是一种生产要素资本,对生产起促进作用,是经济增长的源泉。人力资本的增长速度快于物质资本增长的速度,这是现代经济最基本的特征。
4.重视教育投资对人力资本的作用。劳动者通过教育和训练所获得的技能和知识是资本的一种形式,它同物质资本一样是可以通过投资生产出来的。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是一种可以带来丰厚利润的生产性投资。除此之外,人力资本投资还包含医疗改善、卫生保健等多种形式。
评价:
舒尔茨对人力资本理论的系统阐述,加深了人们对教育与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的认识。人力资本理论突破了传统物质的束缚,开辟了关于人类生产能力的崭新思路,为研究经济和教育的关系提供了全新的视角。在这一理论和经济发展需要的相互刺激下,教育的经济主义思潮获得了极大地张力。
题:【311-2009-3】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关键,教育是形成人力资本的重要力量。这一理论的主要缺陷是( ) A.忽视了教育的其他社会功能 B.有教育万能论的倾向 C.忽视了劳动力市场的其他筛选标准 D.夸大了教育对人力资本的作用 拓展:人力资本理论的局限性
|
题:【311-2011-11】20世纪60年代以来,许多国家推行“教育先行”改革,以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发展。这种政策理论基础是( ) A.教育万能论 B.劳动力市场理论 C.筛选假设理论 D.人力资本理论 拓展:教育先行 教育发展模式:教育后行模式、教育并行模式、教育先行模式。 我们把教育优先发展的战略叫作教育先行模式,即教育先于其他行业或经济发展的现有状态而超前、提前发展。在政府行为上,教育先行模式表现为国家对教育的高度重视。在20世纪,世界上有三个发展最快的国家:德国、美国、日本。导致三国经济腾飞的根本原因之一是:三国在20世纪前就极富远见地把发展教育、重视人力资本投资作为其迈向现代化的重要因素。但必须注意的是,教育先行发展并不代表教育的盲目发展,优先发展必须适度。 教育先行的理论基础:人力资本理论。 教育可以先行的原因:教育具有基础性、全局性和先导性。 教育先行的地位:我国的教育发展战略。 |
四、筛选假设理论
1973年,迈克尔·史潘斯(又译迈克尔·斯宾塞)在其发表的《筛选假设——就业市场信号》一文中阐述了这一理论。筛选假设指把教育看成是一种帮助雇主识别不同能力求职者,以便将他们安置到不同岗位的装置理论。这种理论把教育视为一种装置,其主要作用是帮助雇主识别能力不同的求职者,以便把他们安置到不同的工作岗位上。
主要观点:
1.基本假定前提:不完全信息和不确定投资
雇主由于不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因而雇用的决定便成为一种不确定的投资,成为一种风险投资。但雇主可以通过个人属性和特征间接地了解求职者的生产能力。
2.信号和标识
求职者的个人属性可分为两类:信号与标识,年龄也属于标识。标识:可观察到但不能改变的个人属性;信号:可观察到的隶属于个人并且可以改变的属性;信号和标识可以表明一个人的生产能力。
3.教育具有表征功能
每个人的能力是固有的,而且是不同的。教育不能提高一个人的能力,但却能反映一个人的能力。支付同样的成本,能力较高的人能够获得较高的教育水平,能力较低的人只能获得较低的教育水平,结果是得不偿失。教育水平是反映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有效信号,是雇主鉴定求职者能力,筛选求职者的工具。
4.教育与工资成正相关
能力高的人,在职培训所需的成本较低,但生产率却较高,因而雇主支付他们较高的工资。由于教育水平反映了求职者的能力,因而教育水平越高的人,雇主付给他们的工资也越高,反之亦然。
评价:
筛选假设理论描述和解释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困扰许多国家的教育文凭膨胀问题,并因此在世界各国得到了广泛传播。
但该理论片面强调教育的信号筛选作用,否认教育能够提高人的认知技能从而提高劳动生产率的观点是错误的。
五、劳动力市场理论
劳动力市场理论,又称“二元劳动力市场理论”,是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国经济学家在批判筛选假设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关系分析的基本前提不正确、关于教育水平与个人收益成正相关的论断不全面的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理论。代表人物有皮奥雷、多林格、戈登等。
主要观点:
劳动力市场是由主要劳动力市场和次要劳动力市场组成。
主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具有工资高、工作条件好、就业稳定、职业有保障等特点。
次要劳动力市场提供的工作则往往是工资低、待遇差、就业不稳定、条件低劣、要求苛刻的工作。
两个市场之间具有相对的封闭性,它们之间的人员很少相互流动。一般来说,在主要劳动力市场中,受教育程度的提高可以改变个人收入;而在次要劳动力市场中,教育的扩展并不能显著改变个人收入。其原因在于,主要劳动力市场非常重视通过在职教育培训提高员工能力,以减少人员流动带来的损失;而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高流动性阻碍了在职教育培训行为的发生。
评价:
该理论不同意人力资本理论关于教育与工资收人正相关的论断,认为一个人的工资水平主要取决于他在主要劳动力市场还是次要劳动力市场工作,而与教育程度本身并不直接相关,教育只是决定一个人在哪个劳动力市场工作的重要因素之一。
劳动力市场理论得到了西方一些激进学者的好评,认为它揭示了教育在资本主义国家劳动力市场划分中的作用,揭示了教育的扩展未能改变各阶级、集团间收入不平等的现实。但也有些人认为,它对教育与经济关系的论述是不全面的。
六、再生产理论【2019新增知识点】
“再生产思想”最初来源于马克思的《资本论》,以后发展出多种理论,如经济关系的再生产、国家权力的再生产等,与教育的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文化再生产。布迪厄最早提出这一概念,布迪厄与让-克劳德·巴塞朗合著的《教育、文化和社会再生产》一书,则使他名列社会学中的“分层理论家”,也使其成为该理论的主要代表。
主要观点:
布迪厄认为,教育系统控制着文化资本的生产、传递和转换,是支配社会地位、形成社会无意识的重要体制,也是再生产不平等社会结构的主要手段。他用三个概念说明这个理论,即文化资本、惯习、符号暴力。文化资本是指借助不同的教育行动传递的文化物品,如我们具体的文化形态、文化商品和体制状态等;惯习是一种感知方式、思考、欣赏和行为方式系统,是历史、结构和社会化的产物;符号暴力指布迪厄以特殊符号暴力来解释统治阶级文化资本如何通过教育系统复制其专有的特权,进而使文化资本的不均符合社会阶层的不平等现象。
具体表现为:
1.学校教育行为是一种符号暴力。教育内容的选择具有武断性,反映了统治阶级的文化,而这种教育内容又是通过武断的方式强加给学生的。教育复制了再生产权力的关系。
2.学校通过暴力符号,实现文化再生产。首先,学校强加给学生统治阶级文化,有利于统治阶级子女的学业成功;其次,差异的学校教育强化了不同阶级文化资本的差异。
3.文化再生产导致社会再生产。文化资本被制度认可后变成了一种资格,如文凭;通过学术差距转化为社会等级,完成从文化再生产到社会再生产的过程。
4.自身身份的认同,不平等的合法化。由于再生产是通过将学术等级变成社会等级来实现的,因此,社会等级的划分似乎建立在天赋与努力之上,从而使这一过程合法化了,而不去考虑背后的社会和文化因素。
评价:
布迪厄的文化再生产理论一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许多学者认为布迪厄提供了一个更为复杂的教育制度分析,发展了一系列隐喻以表达社会和文化分层中微妙的权利和统治关系。也有一些人对其理论进行了批判性评价,认为这种理论在解释正规学校教育的作用和动力时有局限性。同时,有很多学者以各种实证研究方法,从不同的角度验证了布迪厄的理论,或用其理论分析解释了各种教育现象。
第二节 教育的社会制约性
一、生产力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生产力发展水平决定着教育发展水平的高低,教育发展水平是对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反映。
1.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人才培养的规格。
教育的根本问题是培养什么样的人的问题。社会生产力的水平、方式决定着劳动力的规格,进而也决定着教育所培养的人的规格,尤其是人的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规格。
2.生产力发展状况制约着教育事业发展的速度、规模和教育结构。
社会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了社会对教育事业的需要程度,也决定着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水平,进而决定着对教育事业的速度与规模。并且,现代社会里,义务教育的普及与延长、职业教育的大力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等教育结构的变化都是由生产力决定的。
3.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课程的设置和教育内容的沿革。
生产力发展一方面促进科学技术的发展,另一方面又对学校教育内容提出要求,要求学校培养的人必须掌握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科学技术知识和生产技能。因此,学校教育内容总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和更新。
4.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
古代学校的教学形式是个别面授。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造纸、印刷术的发明以及大工业对劳动者的需求,班级授课制应运而生。在生产力高度发展的今天,一些现代化的教育手段如幻灯、电视、多媒体等相继引人教学领域,从而使教学组织形式、教学手段和方法向多样化发展,而先进的教学手段能使教学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大大加速了人们的认识过程。
二、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一定性质的教育被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所决定。我们要弄清楚某一社会教育的性质,就要首先弄清楚这一社会的政治和经济制度,这是研究问题应该明白的一个基本原理。
1.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教育的性质。
政治经济制度的性质决定着教育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社会关系,就会有什么样的教育;政治经济制度的变化发展也决定着教育的发展;阶级社会的教育都反映着统治阶级的需要,是一定社会进行统治的工具。
2.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宗旨与目的。
教育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社会性质不同,教育目的也就有所差异。社会中占统治地位的阶级,为了确保教育能够培养出他们所需要的人才,总是利用他们所掌握的国家机器,直接控制教育,为教育确定人才培养的规格标准,选择教育内容,提出道德要求等,使教育为特定的社会关系服务。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目的具有决定性的作用,它使人类各个历史阶段的教育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征。
3.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
教育的领导权掌握在谁的手中以及教育为谁服务,这是由一定社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来决定的。主要体现在:(1)统治阶级利用国家政权的力量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2)统治阶级利用经济的力量如审批、调拨教育经费等来掌握教育的领导权;(3)统治阶级还利用意识形态上的优势,通过编写教材、审订教科书、发行各种读物等途径来决定教育工作的发展方向。
4.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和机会。
受教育权是判断和确定一个国家和社会教育性质的重要标志,它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诸如什么人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没有接受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有接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什么人无法接受什么样教育的权利都是由一个国家的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在资本主义社会,虽然在法律上废除了教育的等级性,提倡“教育机会均等”,各国还纷纷延长义务教育年限,逐步取消中等教育的入学限制,但在资本主义社会,金钱仍是决定教育机会的关键。社会主义社会,为教育机会的均等提供了极大的可能,由于劳动人民在政冶经济上的主人翁地位,从根本上铲除了教育极不平等的障碍,各级各类学校为社会绝大多数人提供了教育机会。
5.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结构、教育管理体制和部分教育内容。
教育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去培养人都是由政治经济制度决定的,培养出的人必须是符合社会政治、经济发展要求的人。政治经济制度是教育目的的直接决定力量,并根据不同的教育目的制定不同的教育制度,规定教学内容,特别是政治、哲学和道德教育方面的内容。
三、文化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在社会生产实践过程中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包括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
狭义的文化主要是指社会的精神文化,即社会的思想道德、科技、教育、文学、艺术、宗教、社会习俗和规章制度等的复合体。教育学上的文化是指狭义的文化。
1.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
教育内容集中反映在课程上,课程本身就是文化的载体,文化知识始终是教育的主要资源。
2.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和教育模式。
文化模式为教育提供了特定的背景,每个社会成员都无法逃避它的影响,这就是生活在经济政治制度大体相同而文化模式迥异的国家其国民性却大相径庭、各有千秋的主要原因。
3.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和变革
文化传统越久,对教育传统变革的制约性就越大。如美国的教育努力培养民主社会中确能适应生活需要的理想公民,有浓厚的实用主义色彩。今天我国在教育改革上遇到的阻力,追根溯源与文化传统中的消极因素有一定关系。正确认识文化传统对教育传统的制约关系,对今天的教育改革有重大作用。
四、科学技术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教育的发展,不仅受到政治经济的制约,同时也会受到科技的影响。教育与科技是两个相互独立又密切联系的子系统。
1.科学技术影响教育者的教育观念,提高其教育能力。
科技影响到教育者对教育内容和方法的选择和对教育工具的使用,也促使他们认识教育规律。
2.科学技术也能影响到教育对象。
一方面,科学的发展逐渐揭示出教育对象的身心发展规律,从而使教育活动更符合这种规律,并使学习者扩展自己的受教育能力。另一方面,科学的发展及其在技术上的广泛应用,使教育对象的视野和实践经验得以扩大。
3.科学技术渗透到教育影响的所有环节之中。
科学技术的迅速发展迫使教学内容不断更新,课程体系不断变化,学校类型与教育规模不断扩展,教育设施不断兴建,教育内容的记载与表达方式、教学用具制造不断变化等。它渗透到教育的所有环节之中,为教育资料的更新和发展提供各种必需的思想要素和技术条件。
纵观历史,有什么样的科技水平,就有什么样的教育,科技与教育的发展,总体水平上是同步的,并且科技对教育的影响必须通过适宜的社会制度和文化传统才能起作用。
五、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
1.人口数量和自然增长率影响着教育的规模和速度,也影响着教育发展的质量。
2.人口结构制约着教育结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的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自然结构指人口年龄、性别等方面,社会结构指人口的阶级、文化、职业、地域、民族等方面。
3.人口的地域分布。制约着学校布局和办学形式,影响着教育的效果和发展速度。
4.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一般而言,一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素质高,就会普遍地重视教育,从而积极地发展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