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记忆”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报班辅导问题可咨询右下角客服老师。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记忆记忆
(一)记忆的脑学说––SPI理论
该理论由图尔文提出,用来解释多重记忆系统之间的关系。
SPI理论认为,存在五种主要的记忆系统:程序记忆系统、知觉表征系统、语义记忆系统、初级记忆系统和情景记忆系统。这五种记忆系统在种系发生和个体发展中都存在一定的顺序,在加工过程中也存在一定的联系。初级记忆系统和情境记忆系统的提取方式为外显,其他三个为内隐。
SPI理论假设:
①这些系统的编码是串行的,信息以串行的方式在系统中得到编码,一个系统的出处提供了另一个系统的输入,信息在前一个系统中得到了成功的加工,才能在下一个系统中得到编码,这个过程就是系列加工的形成。
②存储是并行的,即一次编码的时间会在多个记忆系统中产生效应,并保存在不同的脑区内。
③提取是独立的,即从一个记忆系统中提取信息可以不受其他系统的影响,各个子系统之间是相互独立的。
SPI理论是一种对记忆系统和记忆过程的整合方式,对推进记忆的研究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对解释许多实验结果也有重要的作用,但其只是一个理论模型,没有说明不同记忆系统的神经解剖和神经生理基础。
(二)比较: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的特征
感觉记忆的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记忆的容量比较大、信息保持时间极短、感觉记忆向短时记忆的转换取决于注意。
短时记忆的特征:短时记忆中的信息保持时间也很短,一般不超过1分钟容量有限,一般为7±2个组块短时记忆中的信息是有意识的,可操作的复述是短时记忆中的信息进入长时记忆的途径。
长时记忆的特征:信息保持时间很长,通常指向终生记忆容量无限内容会发生重构语义编码是主要的编码形式。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指导:记忆”,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规划辅导问题可联系180037145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