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考研中医综合知识点复习:归经”相关内容,为中医综合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中医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026考研中医综合知识点复习:归经
一、含义
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定位概念,表示药物作用的部位,归经是药物作用的归属,经是指人体的脏腑经络。归经就是把药物的作用与人体的脏腑经络联系起来,用以说明药物功效的适应范围,从而为临床辨证论治提供选择用药的依据。
二、理论基础
药物的归经是以藏象学说和经络学说为基础,以所治病证为依据而确定的。
脏象学说即论述人体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相互关系的学说。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理论的基础。如:心主神志,可治疗神志异常的药物酸枣仁、远志、朱砂等归心经。
经络学说研究人体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补充了脏象学的不足。主要有十二经络及奇经八脉
三、确定依据
1、药物的特性
关于药物的归经,古代文献上又曾将它和“五味”联系起来,认为:
味酸---能入肝。味苦---能入心。味辛---能入肺。
味甘---能入脾。味咸---能入肾。
这种归纳,虽然对一部分药物是符合的,但绝大部分与客观实际情况并不同,不能作为规律性来认识。
2、药物的疗效
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嗽、气喘等症;肝有病变时,常出现胁痛、抽搐等症;心有病变时,常出现心悸、神志昏迷等....。在临床上,用贝母、杏仁能止咳,说明它们能归入肺经;用青皮、香附能治胁痛,说明它们能归入肝经;用麝香、菖蒲能苏醒神志,说明它们能归人心经....。由此可见,药物的归经也是人们长期从临床疗效观察中总结出来的。
四、表述方法
一般采用十二脏腑经络法表述,常直接书为归心、肺、脾、肝、肾等脏腑的名称,或不提脏腑之名而用经络的阴阳属性表述,如少阴、太阴等,有时也将二者结合起来,如少阴心经等。
五、对临床用药的指导意义
掌握归经,有助于提高用药的准确性,使临床用药更加合理。如头痛的原因很多,疼痛的性质和部位亦各有不同,羌活善治太阳经头痛,葛根、白芷善治阳明经头痛,柴胡善治少阳经头痛,吴茱萸善治厥阴经头痛,细辛善治少阴经头痛,治疗时必须考虑到药物的归经特点方可提高疗效。
例题:安神药主归:
A、肾经B、脾经C、心经D、肺经E、胃经
答案:C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考研中医综合知识点复习:归经”,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中医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