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发展多样化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5-04-30 12:11:06  |  关键词: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发展多样化”相关内容,为教育学专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33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点击领取教育专硕备考资料

  随着各国教育实践的不断发展和来自教育学内部的批判,由赫尔巴特创立的教育学在19世纪末以来得到迅速的发展。此时出现了众多教育学流派和重要的教育学著作,主要包括实验教育学、文化主义教育学、实用主义教育学、制度教育学、马克思主义教育学、批判教育学。

  (一)实验教育学

  背景: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欧美国家兴起,主张用自然科学的实验法研究儿童发展及其教育关系的理论。

  代表人物及著作:德国梅伊曼的《实验教育学纲要》和拉伊的《实验教育学》基本观点:

  (1)反对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思辩教育学。

  (2)提倡把实验心理学的研究成果和方法应用于教育研究,从而使教育研究真正“科学化”。

  (3)划分教育实验的基本阶段(假设—实验—验证)。

  (4)教育实验和心理实验的差别在于,心理实验在实验室里进行,教育实验在真正的学校环境和教学实践中进行。

  (5)主张用实验、统计和比较的方法探索儿童心理发展过程的特点及其智力发展水平,用实验数据作为改革学制、课程和教学方法的依据。

  基本评价:

  (1)提倡定量的研究方法,推进了教育科学的发展。

  (2)涉及到价值的判断和选择的问题不能通过实验的方法来解决,存在自身的局限性。

  (二)文化教育学(精神科学教育学)

  背景:是19世纪末出现在德国的一种教育学说。

  代表人物及著作:狄尔泰、斯普朗格、利特等。斯普朗格的著作是《教育与文化》基本观点:

  (1)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人类历史是一种文化的历史;

  (2)教育过程是一种历史文化过程;

  (3)教育研究必须采用精神科学或文化科学的方法,即用理解和解释的方法来进行;

  (4)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促使社会历史的客观文化向个体的主观文化的转变,并将个体的主观世界引导向博大的客观文化世界,培养完整的人格;

  (5)培养完整人格的主要途径就是“陶冶”与“唤醒”,发挥师生之间的积极关系,建构和谐对话的师生关系。

  基本评价:

  (1)文化教育学深刻影响了德国乃至世界20世纪的教育学发展,在教育的本质、教育的目的、师生关系等问题上给人以许多启发;

  (2)思辨气息太浓,在解决现实的教育问题上很难给出有针对性和操作性的建议,限制了其在实践中的应用;一味的夸大社会文化价值的相对性,忽略了教育受制于政治、经济及...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年教育硕士教育学原理知识点:教育学发展多样化”,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专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