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九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错觉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5-03-31 17:04:14  |  关键词: 错觉心理学定义

  •  
  •  
  •  

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错觉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错觉”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报班辅导问题可咨询右下角客服老师。

点击下载>考研心理学历年真题|考试大纲

  2026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错觉

  1、错觉是我们的知觉不能正确的表达外界事物的特性,出现种种歪曲。研究错觉有助于揭示正常知觉客观世界的规律,消除错绝对人类实践活动的不利影响。

  2、错觉种类

  分为大小错觉、形状和方向错觉、形重错觉、运动错觉、时间错觉等。

  (1)、大小错觉

  缪勒&mdash莱耶错觉(箭形错觉)、潘佐错觉(铁轨错觉)、垂直&mdash水平错觉、贾斯特罗错觉(双曲线错觉)、多尔波也夫错觉(圆形面积错觉)、月亮错觉。

  (2)、形状和方向错觉

  佐尔拉错觉:一些平行线由于附加线段影响而不平行。

  冯特错觉:两条平行线因附加线段影响显得中间狭两端宽的弯直线。

  爱因斯坦错觉:许多环形曲线中,正方形四边略显弯曲波根多夫错觉:被两条平行线截断的直线不在一条直线上。

  3、错觉理论

  眼动理论:人们在扫描图形的某些部分时,由于周围轮廓的影响,改变了眼动的方向和范围,造成取样误差,产生知觉错误。但眼动不是造成错觉的真正原因。

  神经抑制作用理论:认为当两个轮廓接近时,网膜的侧抑制过程改变了由轮廓所刺激的细胞的活动,使神经兴奋分布的中心发生变化,也就看到轮廓发生位移,引起形状和方向的错觉。但只强调网膜水平上感受器的相互作用,而忽略了错觉现象和神经中枢的融合机制的关系。

  深度加工和常性误用理论:认为错觉具有认知方面的根源,是知觉恒常性的一种例外,是人们误用了知觉恒常性的结果。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6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复习:错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规划辅导问题可联系18003714525。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