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航考研网整理了周三多的《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的考研笔记,报考管理科学系的同学可以参考一下。
第十一章 企业资源计划
第一节 物料资源计划及制造资源计划
企业资源计划(ERP)是1990年代初提出。它是建立在信息技术基础上,以系统化的管理思想,为企业决策层及员工提供决策运行手段的管理平台。
一:1960年代开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MRP的基本任务:1:从最终产品的生产计划(独立需求)导出相关物料(原材料、零部件)的需求量和需求时间。
2:根据物料的需求时间和生产周期来确定其开始生产的时间。
MRP的基本内容:编制零件的生产计划和采购计划
二:1970年代闭环的物料需求计划MRP
闭环MRP系统除了物料需求计划外,还将生产能力需求计划,车间作业计划和采购作业计划纳入MRP,形成一个封闭的系统。
三:1980年代制造资源计划(MPR11)
1980年代,人们把销售、采购、生产、财务、工程技术、信息等各个系统进行集成。并称改系统为制造资源计划。逻辑图。
MRP11最大的成就在于把企业经营的主要信息进行集成。
1:在物料需求的基础上向物料管理延伸,实施对物料的采购管理,包括采购计划、进货计划等。
2:由于系统已经记录了大量的制造信息,包括物料消耗等,在此基础上扩展到产品成本核算。成本分析。
MRP11在企业实践中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第二节 企业资源计划概念及其管理思想
一:1990年代企业资源计划(ERP)
我们从管理思想、软件产品。管理系统三个层次理解ERP
1:ERP是一套企业管理系统体系标准,其实质是在MRP11基础上进一步发展而成的面向供应链的管理思想。
2:ERP是综合应用了客户机、关系数据库结构‘图形用户界面、第四代语言,以管理企业整体资源的管理思想为灵魂的软件产品。
3:ERP是整合了企业管理理念、业务流程。、基础数据、人力物力与一体的企业资源管理系统。
(一)ERP与企业资源
在企业发展中,人员、基础设施、工作环境、信息、自然资源以及财务资源等相互作用构成了企业的资源系统。ERP系统的管理对象就是上述的各种资源及生产要素。通过ERP的使用,使企业的生产过程能及时、高质地完成客户的订单,最大限度的发挥资源的作用。
(二)ERP与MRP、MRP11
1:在资源管理范围的差别:MRP11主要侧重对企业内部人、财、物等资源的管理。ERP系统在MRP11的基础上扩展了范围。
2:在生产方式管理方面的差别:ERP能很好地支持和管理混合型制造环境,满足了企业这种多角化经营需求。
3:在管理功能方面地差别:ERP除了MRP11的功能外还增加了支持整个供应链上物料流通体系中的供、产、需各个环节之间的运输和仓库管理。
4:在事务处理控制方面的差别
MRP11的时效性很差,ERP系统支持在线处理系统,售后服务
5:在跨国经营事务处理方面的差别
ERP系统应用完整的组织架构,可以支持跨国地区的应用需求。
(三)ERP与供应链管理与控制
二:ERP的管理思想
1:体现了对整个供应链资源进行管理的思想
2:体现精益生产、同步工程和敏捷制造的思想。
3:体现事先计划与事中控制的思想
第三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构成
一:财务管理模块
(一)会计核算
1:总帐模块 2:应收帐款模块 3:应付帐款模块 4:现金管理模块 5:固定资产核算模块 6:多币制模块 7:工资核算模块
(二)财务管理
——侧重于财务计划、控制分析和预测
二:生产控制管理模块
这部分是ERP系统的核心所在,它将企业的整个生产过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
1:主生产计划
2:物料需求计划
3:能力需求计划
4:车间控制
5:制造标准
三:物流管理
(一)分销管理——应体现三大功能
1:对于客户信息地管理和服务 2:对于销售订单地管理
3:对于销售地统计与分析
(二)库存控制——主要内容
1:为所有的物料建立库存,决定何时订货采购,同时作为生产部门作生产计划的依据。
2:收到订购物料,经过质量检验入库,产品同样检验入库。
3:收发料的日常业务处理工作
(三)采购管理
第四节 企业资源计划的实施的过程
一:项目的前期工作(软件安装之前的阶段)
(一)领导层培训及ERP原理的培训
(二)企业诊断
(三)需求分析,确定目标
(四)软件选型
二:实施准备阶段(包括数据和各种参数的准备和设置)
(一)项目组织
1:领导小组,由企业的总经理或首席执行官牵头,并与相关的副总组成领导小组
2:项目实施小组:一般是由项目经理领导组织工作,其他成员应该由企业其他部门骨干组成。
3:业务组(团队)工作的好坏是ERP实施能不能贯彻到基层的关键
4:咨询顾问组和IT职能组
(二)数据准备
(三)软件安装调试
(四)软件原型测试
三: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主要任务:1:模拟运行及用户化 2:制定工作准则与工作规程 3:验收
四:切换运行
五:新系统运行
第五节 业务流程再造与企业资源计划
一:业务流程再造的概念
——BPR又称业务流程重组。七个原则
1:围绕结果而不是任务进行组织
2:让使用流程最终产品的人参与流程的进行
3:将信息加工工作合并到真正产生信息的工作中去。
4:对于地理上分散的资源,按照集中在一起的情况来看待处理
5:将并行的活动联系起来而不是将任务完成
6:在工作被完成的地方进行决策,将控制融入流程中
7:在信息源及时掌握信息
二:ERP实施中进行业务流程再造的必要性
1:ERP软件的功能实现要求企业进行一定的业务流程再造
2:ERP软件的应用目的的要求企业实施业务流程再造
3:ERP软件的设计背景要求企业进行相应的业务流程再造
三:业务流程再造的过程
(一)观念再造
1:组建BPR下组
2:制定计划和开展必要的培训和宣传
3:找出核心流程
4:设立合理目标
5:建立项目实施团队
(二)流程再造
1:培训团队
2:找出流程的结果和联系
3:分析并量化度量现有流程
4:再造活动效益判断和标杆瞄准最佳实践
5:业务流程的再设计
(三)组织再造
1:审评组织的人力资源:结构、能力、和动机
2:审评技术结构与技术能力
3:设计新的组织形式
4:建立新的技术基础结构和技术应用
(四)试点和切换
1:选定试点流程和组建试点流程团队
2:约定参见试点流程的顾客和供应商
3:启动试点,对试点监督并提供支持
4:审评试点和来自其他流程团队的反馈
(五)现远景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