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4. 根据材料回答下述问题。
材料:小马对二战历史很感兴趣,读过相关的书《秘密战争》,之前在语文课上写过这本书的读书笔记。
在一次历史课上,老师讲到“丘吉尔在带领英国人民战胜了纳粹德国后就被英国人民抛弃了”。小马说“老师我为丘吉尔不值,他在二战期间做了了不起的决定,但他没说”。老师让他讲一下,他说“在二战期间,英军破译了德国的通信译码,通过译码知道了德国在考文垂安置了炸弹,救考文垂,德军就知道了英国知道了译码,最后丘吉尔决定不提前通知考文垂,就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小马认为,丘吉尔的目的是为了用少数人换更多数人的生命。
老师引导:你们认为对吗?
大家都不说话,全班同学都沉默了,过了几分钟老师又问一遍,班里有些同学默默的点了点头。
老师得到了大家无声的回应,继续追问:你们认为对吗?
小苏:从长远看,如果这样可以救更多人,那就对。
小艾: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老师立马反问小艾,救自己同胞,牺牲他人就对吗?其他国家人民的生存权不重要吗?
(1)结合科尔伯格的道德认知理论分析小马、小苏、小艾的道德认知判断。
(2)上述课程讨论在道德认知发展中的作用。
(3)课程思政的特点。
【天任教育参考答案要点】
(1)①小马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这个阶段的儿童服从团体规范,要尊重法律权威以及权威思想。小马认为丘吉尔的想法就是权威。所以他处于习俗水平中的维护权威或秩序的定向阶段。
②小苏处于后习俗水平中的的普遍道德原则的定向阶段。当个体达到这个阶段时,他就能超越某些规章制度,更多考虑道德的本质,而非具体的原则。材料中小苏从长远角度来思考问题,不救考文垂,英国以出其不意的方式打败德军,最终登陆了欧洲,加速战争的结束,可以救更多的人。
③小艾处于前习俗水平的工具性的相对主义定向阶段。这一阶段的儿童对自己行为的评判标准是是否对自己有利。材料中,小艾认为“救的是自己的同胞,那就对。”
(2)①讨论可以使学生形成道德认知冲突,引发学生的思考,促进学生道德认知的发展。
②讨论法可以帮助学生培养道德思考的兴趣,得到情感上的满足,为学生的后继学习产生巨大的促进作用,使其个性得到不断发展。
③教师能够及时获得反馈信息,最大限度地帮助教师了解学生道德认知情况,随时调整教学过程,加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教学质量。
(3)①课程思政指以构建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格局的形式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的一种综合教育理念。
②其特点有:
1)广泛性。课程思政是“全员、全程、全课程”育人,覆盖面比较广;2)隐蔽性。课程思政将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课联系起来,寓道德教育于其他学科之中,通过其他学科知识的教学进行道德教育,具有隐蔽性;3)间接性。德育途径分为直接和间接,思想政治课属于直接的德育过程,在其它学科教学过程中贯穿道德教育属于间接的德育过程;4)多样性。课程思政有不同类型,包括公共课、体育、实践课等各种类型,具有多样性。
55. 材料:
本州学之外,复置岳麓书院,本为有志之士不远千里、求师取友至于是邦者,无所栖泊,以为优游肄业之地。故前帅枢密忠肃刘公特因旧基复创新馆,延请故右司侍讲张公先生,往来其间,使四方来学之士,得以传道授业解惑焉。此意甚远,非世俗常见所到也。比年以来,师道陵夷,讲论废息,士风不振;议者惜之。
某叨冒假守,蒙被训辞,深以讲学教人之务为寄,顾恨庸鄙,弗克奉承。到官两月,又因簿书,未能一往。谒殿升堂,延见诸生,诣考所合罢行事件,庶革流弊,以还旧规。除已请到醴陵黎君贡生充讲书职事,与学录郑贡生同行措置外,今议别置额外十员,以处四方游学之士。依州县则例,日破米一升四合、钱六十文。更不补试,听候当职考察搜访,径行拨入者,庶几有以上广圣朝教育人材之意,使凡为学者,知所当务不专在区区课试之间,实非小补。牒教授及帖书院照会施行。仍请一面指挥若干人,排备斋舍几案床榻之属,并帖钱粮官于本州赡学料次钱及书院学粮内通融支给。须至行遣。
——选自宋朱熹《潭州委教授措置岳麓书院牒》
结合材料通过宋代书院和地方官学的情况,谈谈宋代书院相比地方官学而言在教学管理上的特点。
【天任教育参考答案要点】
(1)宋代书院与地方官学的概况
宋朝书院形成与制度化。书院萌芽于唐,作为一种教育制度形成和兴盛则在宋朝。宋初书院在得到较大发展的基础上,出现了一些著名书院。南宋时期,书院作发展达到极盛。书院为一种教育制度已经确立;促进了南宋理学的发展和学术文化的繁荣;但官学化倾向也已经出现。
宋朝的地方官学在继承发展唐制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的特色。宋朝地方学校仅有两级,即由州或府、军、监设立的称州学或府学、军学、监学,由县设立的称县学。由于州、县设置最普遍,所以宋朝大量的地方学校是州学和县学。宋朝在诸路设置提举学事司,它是中国地方官学教育行政管理机构的开端;在地方官学中除了儒学还分别设置了武学和道学;与此同时创立了学田制度,作为学校经费的主要来源。
(2)书院相比地方官学在教学管理上的特点
第一,从培养目标来看,书院一般都注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强调道德与学问并进,培养学生的学术志向,形成学术型人格。地方官学大多数都以科举入仕为主要目标。
第二,在管理形式上,书院一般机构简单,管理人员少,主持人往往就是主讲人,较大的书院设有教学辅助和管理人员,但人数也不多。有些书院也吸收学生参与书院的管理,以学生遵照院规自我约束、自我管理为主。地方官学有专门的教育管理行政机构进行管理。
第三,在课程设置上,书院课程比较灵活、富有弹性,不同的书院在课程设置上差异较大,同院的学生也因层次和兴趣的不同而有不同的课程选择。地方官学课程主要以考试需求为主,灵活性较弱。
第四,在教学方法上,书院的教学以学生自学、独立研究为主,师生之间、学生之间注重讲明义理、躬亲实践,采用问难论辩式,启发思维,重视学生兴趣等。但地方官学主要是以教师讲授为主。
第五,在师生关系上,书院中的师生关系相比官学较为平等,书院师生关系融洽,以道相交,感情深厚,对于资深的学生,教师常以同志学侣相称,学术上切磋多于教训,学生来去也较为自由。地方官学的师生关系更多的是师道尊严等。
第六,在师生来源上,书院的师生来源更为宽泛,书院教学不受地域和学派的限制,允许不同书院、不同学派的师生互相讲学、互相听课。地方官学的教师主要是由朝明廷任命,学生主要是学校所在行政区域内的适龄学生。
第七,在教育功能上,书院是集藏书、教育、学术活动功能于一体的机构,具有较广泛的社会文化教育功能。地方官学更多的是教学功能,较少具有藏书等功能。
第八,在学校性质上,书院有私办、公办和私办公助等多种形式。地方官学是公办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