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相关内容,为教育学专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33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点击领取考研备考资料
根据目标生成的时间划分,完整的课程目标体系大致包括三种:结果性目标、体验性目标与表现性目标。
1.结果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结果性目标即明确告诉人们学生学习的结果是什么,要求具体、可观测、可量化,主要应用于知识领域。
2.体验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体验性目标,即描述学生自己的心理感受。情绪体验应达成的标准,这种指向是难以结果化的课程目标,主要应用于过程领域。
但体验性目标的描述形式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结果性目标的不足,重视了教师、学生本身的个性特点和发展机会,但亦呈现出过于理想化的倾向,实际的操作和采纳有相当的困难。
3.表现性目标的描述方式
表现性目标,明确安排学生各种各样的个性化的发展机会和发展程度。是美国课程理论家艾斯纳提出的描述课程目标的一种主张。这种表述通常与学生表现什么有关或者结果是开放性的,主要适用于制作领域。
艾斯纳的表现性目标明显地反映出人文主义的追求,表现性目标重视的是人的个性,尤其是教师和学生在课程教学中的自主性、创造性。同时,他并未完全否定结果性目标的合理性,但认为结果性目标只适合于人的发展中那些较低的层面。
总之,上述描述课程目标的形式各有利弊,我们认为课程目标的描述应采取多种形式,并注意扬长避短,应根据课程本身的特点和所要解决的具体问题,考虑采取不同的描述形式。在培养“双基”方面,结果性目标的形式比较合适;若要培养学生创造性,鼓励个性化,则表现性目标的形式较为妥当。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026年教育专业硕士备考练习:课程目标设计的基本方式”,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专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