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声音的掩盖”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声音的掩盖
声音的掩盖是一种听觉现象,即一个声音的存在使另一个声音的强度阈限提高的现象。
一个声音的闻阈值由于另一个声音的出现而提高的效应。后者称为掩蔽声,前者称为被掩蔽音。对于两个纯音来说,明显的掩蔽效应出现在掩蔽声频率附近,低频纯音能有效地掩蔽高频纯音,而高频纯音对低频纯音的掩蔽效应小。
1、类型:
纯音对纯音的掩盖;
噪音对纯音的掩盖;
非同时性掩盖:前掩盖和后掩盖。
其他掩盖:中枢掩盖→两个不同频率的声音分别作用于两耳产生中枢掩盖。
2、疲劳和适应:
听觉疲劳:听觉疲劳指达到一定强度的声波连续作用于听觉器官以后,引起对其他频率的声波感受性降低的现象。
暂时阈移:通常把阈限提高的量(dB)作为疲劳的指标,并称为暂时阈移。(实验中不可忽视的因素)
听觉适应:听觉适应在感觉上的表现是声音的响度在刺激作用初几分钟内有所下降,随后比较稳定在一个水平上,适应发展快是在声音作用后1-2分钟,恢复也很快。
3、声音的相互作用
听觉实验中常常遇到同时呈现两种声音的情景,这时应该注意两种声音同时出现而造成的声音相互作用的问题。
4、双耳效应:
人的两只耳朵对同一声源发出的声音有着时间差,声强差和相位差,人耳的听觉可以根据上面说的这些微小的差别来确定声源的位置。
相位差:人对声源方位判断的准确性与声源的位置和频率有关。
人耳的空间定位包括了水平垂直及前后3个方向。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声音的掩盖”,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