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城渐觉风光好,縠皱波纹迎客棹。绿杨烟外晓寒轻,红杏枝头春意闹。
浮生长恨欢娱少, 肯爱千金轻一笑。为君持酒劝斜阳,且向花间留晚照。
这首《玉楼春》是北宋词人宋祁的代表作,其中最广为人知的是“红杏枝头春意闹”一句。因为这宋词当中的一个“闹”,不但表现出杏花开得热烈,而且也能让人联想蝴蝶蜜蜂围着花朵的情景,耳边仿佛响起嗡嗡的声音。明明写的是花朵的开放,却让人联想到了声音,这是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呢?
小试牛刀
“红杏枝头春意闹”属于( )(2015,宁波大学,汉语写作与百科知识)
通感
夸张
烘托
象征
答案:A
通感这种修辞手法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例如:
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在这里,清香乃是嗅觉,而歌声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
“红杏枝头春意闹”这一句成为本词中最精彩的部分,广为流传,宋祁也因为这句词而获得了“红杏尚书”的雅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