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文人”“鸿儒”的培养目标”相关内容,为教育学学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11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文人”“鸿儒”的培养目标
“文人”“鸿儒”的培养目标
王充在考察现实社会人才的基础上,提出了培养理想人才的教育目的。王充将当时的知识分子分成五个级别:文吏、儒生、通人、文人和鸿儒。
文吏,受过识字教育,但“无篇章之诵,不闻仁义之语”,长大以后,或依靠自己的门第,或攀援权贵,入仕成吏。这些人不入仕,和一般的俗人没有区别,起用这种人不利于国家实行德治的政策。
儒生,能够精通儒家经书中的一种,“能说一经”,“旦夕讲授章句”。虽以教学为职责,但知识面极其狭窄,既不博古,也不通今。这种人虽然不坏,但不能令人满意。通人,广读各种书籍,掌握了丰富的书本知识,“博览古今”,但他们不能把书本
知识和社会实际结合起来,缺乏理论思维能力,不能“掇以论说”,也有较大局限。文人,知识渊博,能够将各种知识融会贯通,将书本知识和实际政治结合起来,并
利用自己拥有的知识“上书奏记”,对实际政治加以评论和提出自己的建议。他们能成为称职的行政人才。
鸿儒,知识分子中最高级的一层。他们最明显的特征是能够“精思著文,连结篇章”,“兴论立说”,具有创造性的理论思维能力。他们不仅系统地掌握了现存的社会知识,且不受前人思想框框的束缚,能够创新知识,是不可多得的理论学术人才。
王充的培养目标是后两种人,即文人和鸿儒。可见,王充是把培养杰出的政治人才和学术人才作为教育的最高目的。在中国教育史上,王充首次明确地提出教育应培养创造性的学术理论人才。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教育学知识归纳:文人”“鸿儒”的培养目标”,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学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