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自变量的操纵”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自变量的操纵自变量的操纵
1.对自变量下操作定义
操作定义,即对一个心理现象采用明确、统一、可以量化的术语进行严格的规定,要能够敏感地反映出自变量的变化,能够真正揭示自变量的内在本质。
例如:疲劳对识记的影响,其中疲劳为自变量,操作定义为个体从事某种体力劳动所需时间。
2.确定自变量的各个水平
对于连续变化的自变量,确定自变量的处理水平包括确定检查点数量、间距和范围(全距)。
例如:疲劳对识记的影响,疲劳自变量水平确定为个体从事某种体力劳动1小时、2小时、3小时,共3个水平。
因素型实验:即“定性实验”或“探索性实验”,为了探明某种心理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而进行的实验。因素型实验自变量水平一般不超过4个水平,应尽量使自变量变化范围较大,各个水平在全局上分布平均。
函数型实验:即探求各种条件是“怎样”规定行为的“怎样型实验”,或是探明条件和行为之间的关系,函数型实验的自变量水平需要更多些,如果预期实验考查的是线性函数关系,可以取3—5个水平,更复杂函数关系,至少需要5个水平。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自变量的操纵”,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