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普通心理学之视觉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4-11-24 11:27:45  |  关键词: 视觉心理学原理

  •  
  •  
  •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普通心理学之视觉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普通心理学之视觉”相关内容,为心理学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心理学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普通心理学之视觉

  1.视觉刺激

  任何感觉都是由刺激引起的,引起视觉的刺激是光,而光的本质是电磁波,对人眼儿说的可见光只是电磁辐射中狭窄的区域380-780nm。刺激物除了少数光源,大部分都是反射光,因此我们接受的刺激由光源的特性和反射物体表面决定。

  2.视觉的生理机制

  视觉的生理机制包括折光机制、感觉机制、传导机制、中枢机制。

  眼球的结构:眼球包括眼球壁和眼球内容物。眼球外面还有三对眼肌,分别受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外展神经支配。

  眼球壁分三层:外层为巩膜和角膜(屈光作用);

  中层为虹膜、睫状肌和脉络膜;

  内层是网膜(感光)和视神经内段。

  眼球内容物包括晶体、房水和玻璃体。都是屈光介质。

  网膜是眼球的光敏感层,分为外层的锥体细胞和棒体细胞;中间的双极细胞;内层的神经节细胞。

  棒体细胞和锥体细胞不同点:

  a.形态上具有明显的区别。一个是棒状一个是椎状。

  b.在网膜上的分布也不同。网膜上对光敏感的区域中央窝只有锥体细胞没有棒体细胞;离开中央窝棒体细胞逐渐增多,在16o-20o度处多。在网膜的边缘只有少量的锥体细胞。在中央窝附近,有一个对光不敏感的区域叫盲点,来自视网膜的视神经

  节细胞的神经纤维在这里聚合成视神经。

  c.功能不同。棒体细胞是夜视器官,在昏暗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明、暗;

  锥体细胞是昼视器官,在中等和强的照明条件下起作用主要感受物体的细节和颜色。

  P.S.:锥体细胞存在三种不同的视觉色素;

  视觉感受其神经兴奋有聚合作用;

  侧抑制:相邻的感受器之间能互相抑制的现象。

  普肯耶现象:当人们从锥体视觉向棒体视觉转变时,人眼对光谱的大感受性将向短波方向移动,因而,出现了明度不同的变化。

  颜色混合: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区别请感兴趣的读者自己查阅相关资料

  感受野:有效地影响某一感觉细胞兴奋的外周部位,称为该神经元的感受野。

  3.视觉的基本现象

  色觉:关于色觉有两种不同的理论。

  我们相信,在视网膜上存在三种锥体细胞,分别对不同波长的光敏感。在网膜水平,色觉是按三色理论提供的原理产生的;而视觉系统更高水平上,存在着功能对立的细胞,颜色的信息加工表现为对立的过程。

  ①三色说:英国科学家托马斯·杨,假定认得视网膜有三种不同的感受器,每种感受器只对光谱的一个特殊成分敏感。当他们分别受到不同波长的光刺激时,就产生不同的颜色经验。但是这个理论无法解释红绿色盲。

  ②对立过程理论:黑林提出了四色论,这是对立过程理论的前身,黑林认为:视网膜存在着三对视素:黑-白视素、红-绿视素、黄-蓝视素。他们在光的刺激下表现为对抗的过程,即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赫尔维奇和詹米逊用心理物理学方法证实了黑林的对立过程理论。发现了三种对立细胞:黑白、红绿、黄蓝。其中黑白细胞与明度有关,红绿和黄蓝细胞与颜色编码有关。

  视觉对比:光刺激在空间上的分布不同引起的视觉经验,可分为明暗对比和颜色对比两种。

  明暗对比:某个物体反射的光量相同时,由于周围物体的明度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明度经验。

  颜色对比:物体颜色受周围颜色影响朝向它们补色的方向变化。

  马赫带:人们在明暗变化的边界上常常在亮区看到一条更亮的光带,而在暗区看到一条更暗的线条(用侧抑制解释)。

  视觉适应:刺激物持续作用引起感受性的变化,可分为暗适应和明适应两种。

  暗适应:照明停止或由亮处转入暗处时视觉感受性提高的时间过程,需要时间较长。

  明适应:照明开始或有暗处转入明处时视觉感受性下降的时间过程,过程进行很快。

  后像:刺激物对感受器的作用停止以后,感觉现象不立即消失,而保留一个短暂的时间。

  根据后像品质与刺激物的异同,可分为正后像和负后像。

  闪光融合:断续的闪光由于频率增加,人们会得到融合的感觉(如日光灯、显示器)。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5考研心理学考研知识梳理:普通心理学之视觉”,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心理学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