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3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12-23 10:11:01  |  关键词: 考研政治 真题解析

  •  
  •  
  •  

2013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2013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运动和静止的关系。运动和静止是相互统一的关系表现在:第一,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运动的绝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变动性、无条件性;静止的相对性体现了物质运动的稳定性、有条件性。第二,运动和静止相互依赖、相互渗透、相互包含,即“动中有静,静中有动”。第三,无条件的绝对运动和有条件的相对静止构成了事物的矛盾运动。静止是运动的特殊状态,而不是运动的普遍状态,选项C错误;运动的原因是事物的内部矛盾,选项B错误;运动是物质的根本存在方式,时间和空间是运动的存在方式,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A。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联系。联系是指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和相互作用的关系。联系具有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条件性的特点。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包括:原因与结果、必然性与偶然性、可能性与现实性、现象与本质、内容与形式等。其中,原因与结果是揭示事物前后相继、彼此制约的关系范畴。必然性与偶然性是揭示客观事物发生、发展和灭亡的不同趋势的范畴。可能性与现实性是揭示事物过去、现在和将来的相互关系的范畴。现象和本质是揭示客观事物的外部表现和内部联系相互关系的范畴。内容和形式是揭示事物内在要素同这些要素的结构和表现方式的关系范畴。题干中把羊牵出去,羊吃什么就割什么,不到半天就割回了羊草。这表明“羊吃草”与“割羊草”之间的关系是因果联系。故答案选C。
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商品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就是有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它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根源于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的对立统一。“对上衣来说,无论是裁缝自己穿还是他的顾客穿,都是一样的。”强调“上衣”对谁都是一样的,都可以“穿”,即上衣有用,能满足人的需要。选项A正确。价值体现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社会关系,裁缝只有把上衣卖给顾客时,上衣的价值才能得以体现,选项B错误;抽象劳动是形成价值的劳动,当一个生产者所生产的物品通过交易被他人消费或该生产或购买时,该生产者的抽象劳动才能凝结为价值并通过交易表现出来,而上衣由裁缝自己穿时,其劳动只表现为具体劳动。因此,选项C错误;社会劳动是相对于死人劳动而言的,当裁缝生产的上衣被顾客穿时,则意味着裁缝的私人劳动转化为社会劳动;而当裁缝生产的上衣由自己穿时,则裁缝的私人劳动没有转化为社会劳动。选项D错误。故答案选A。
4.【答案】B
【解析】本题通过资本有机构成来考查剩余价值率。资本家的预付总资本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的总和。资本的有机构成是指,资本技术构成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通常用c:v来表示,c为不变资本,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是表示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范畴,用公式表示就是m’=m/v。m’为剩余价值率,m为剩余价值,v为可变资本。剩余价值率还可以表示为:m’=剩余劳动/必要劳动=剩余劳动时间/必要劳动时间。由题干可知:c+v=100万元,m是15万元,c:v=4:1,因此,c是80万元,v是20万元。故m’=m/v=15/20=75%。故答案选B。
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实行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要处理好对外开放与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关系。始终把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作为立足点,这是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基本经验和重要原则。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同对外开放是相辅相成的。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实行对外开放的基础;对外开放是为了增强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能力。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积极实行对外开放,都是为了更好更快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选项A、B、C都是实行对外开放基本国策的具体措施,与题干不符,排除。故选项D正确。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目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要坚持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产业。公益性文化事业和经营性文化产业要协调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是政府主导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公益性文化事业的根本任务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基本的公共文化服务,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最基本的文化需求。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要坚持以政府为主导,鼓励社会参与,在改革中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切实提高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最大限度地发挥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社会效益。由题干中“重要途径”可知选项A为正确答案。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的关系。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兼顾效率和公平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的原则。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提出,在坚持效率优先、兼顾公平方面既要提倡奉献精神,又要落实好分配政策,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防止收入悬殊。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注重公平,规范分配秩序。党的十七大提出,初次分配和在此分配都要处理好效率和公平的关系,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把公平问题提到了更加突出的位置,公平问题不只是再分配要解决的问题,在初次分配中同样要解决好公平与效率的问题。党的十八大指出,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初次分配和再分配都要兼顾效率和公平,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故答案选B。
8.【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十八大报告相关内容。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为确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在发展平衡性、协调性、可持续性明显增强的基础上,到2020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故答案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维新派和洋务派分歧的实质。洋务派主张“中体西用”,即以中国封建伦理纲常所维护的统治秩序为主体,以西方的近代工业精神和技术为辅助,并以前者来支配后者。同地主阶级顽固派相比,洋务派属于地主阶级的开明派,但不论是地主阶级的顽固派还是开明派(洋务派),与维新派相比,都是守旧派。
维新派的变法活动引起了封建守旧派和反对改变封建政治制度的洋务派的反对,他们利用自己的权力和地位,对维新思想发起攻击。于是,维新派与守旧派之间展开了一场激烈论战。论战主要围绕三个问题展开:(1)要不要变法。维新派认为只有变法,革除积弊,才能挽救中国所面临的危亡局面,以图求存和自强。(2)要不要兴民权、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维新派否定封建专制制度的合理性,主张实行君主立宪制。(3)要不要废八股、改科举和兴西学。维新派认为,要救中国必须废八股、改科举,办学堂、兴西学。
不论是洋务派还是维新派,都主张在中国行办近代企业,但洋务派认为要图强,兴办企业就够了;维新派则主张要实现自强,只兴办企业,不实行制度和思想文化的变革是远远不够的。因此,要不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和思想文化,是洋务派和维新派分歧的根本所在、实质所在。故选项C错误。选项A、B是资产阶级维新派与革命派之间的分歧,排除。故答案选D。
10.【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群众路线。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根本的政治路线和组织路线。党的群众路线的内容是: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中国共产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是密切联系群众,党执政后的最大危险是脱离群众。能否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直接关系到党的生死存亡。题干中“大地”指人民群众。这说明,中国共产党不断获得前进的力量之源就是人民群众,选项D正确。理论联系实际、批评与自我批评、密切联系群众是党的三大优良作风,题干没有体现,选项A排除。选项B、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D。
11.【答案】B
【解析】社会公德的主要内容是“文明礼貌、助人为乐、爱护公物、爱护环境、遵纪守法”;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家庭美德的基本规范是“尊老爱幼、男女平等、夫妻和睦、勤俭持家、邻里团结”。诚实守信既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经济活动的一项基本道德准则,是职业道德的一项基本要求,是做人的一项基本道德修养,也是我国民法的基本原则之一。题干中“既…又…”说明两个条件要同时满足,选项A、C、D只满足了其中的一个条件,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B。
1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时代精神的内涵。时代精神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形成和发展的,是体现民族特质、顺应时代潮流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价值取向、精神风貌和社会风尚的总和。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是中华民族进步的灵魂,是我国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是中国共产党永葆生机的源泉。改革创新充分体现和吸纳了时代要求,为实践的发展注入了新鲜活力。故答案选C。
1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人生价值及其评价标准。人生价值内在地包含了人生的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两个方面。人生的社会价值是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社会、他人所具有的价值。人生的自我价值指个体的人生活动对自己的生存和发展所具有的价值,主要表现为自身物质和精神需要的满足程度。人生的自我价值是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必要条件,人生的社会价值是实现人生自我价值的基础。人的社会性决定了人生的社会价值是人生价值的最基本内容。社会对于一个人的评价判断,也主要以他对社会所做的贡献为标准。个体对社会和他人的生存和发展贡献越大,其人生的社会价值也就越大;泛指,人生的社会价值就越小。故答案选B。
1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的区别。调解指发生纠纷的当事人,在第三方的主持下,互相协商,互谅互让,依法自愿达成协议,使纠纷得以解决的一种活动。我国的调解制度包括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等。这三者的区别是:(1)人民调解和行政调解都属于诉讼外调解,司法调解是诉讼中调解;(2)调解的“主持人”不同。人民调解由人民调解委员会主持,行政调解由法定的行政机关主持,主要有四类:一是基层人民政府;二是合同管理机关;三是公安机关;四是婚姻登记机关。司法调解由人民法院主持。故本题答案选C。
15.【答案】C
【解析】形势与政策。中国在南海问题上的一贯主张是搁置争议,共同开发。中国强调根据国际关系的基本准侧,由直接当事人通过谈判妥善解决南海争议,坚决反对与南海问题无关的国家插手南海争议,反对将南海争议扩大化、复杂化和国际化。
16.【答案】D
【解析】形势与政策。第67届联合国大会主席耶雷米其在开幕式上致辞说,他将把“以和平方式调解或解决国际争端或时间”作为第67届联大工作重点。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主义的社会理想,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马克思主义是关于无产阶级和人类解放的科学,实现人的全面自由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价值目标,也是共产主义社会的根本特征。在共产主义社会,人摆脱了自然经济条件下对“人的依赖关系”,也摆脱了商品经济条件下的对“物的依赖性”,实现了人的“自由个性”的发展。
全人类彻底解放包含着深刻和丰富的内容。一是人类从自然界的奴役下解放出来,摆脱盲目自然力的支配,成为自然界的主人;二是人类从旧的社会关系束缚下解放出来,摆脱一切剥削压迫和旧式分工的束缚 ,成为社会关系的主人;三是人类从剥削阶级的思想观念下解放出来,摆脱传统观念和传统思维方式的束缚,成为社会意识的主人。因粗,选项A、C、D正确。人类解放是在遵循社会发展规律的基础之上充分发挥人类改造客观世界的能动性而得来的。选项B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CD。
18.【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群众的内涵。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民群众在创造历史过程中起着决定性作用。人民群众是个历史范畴。人民群众从质上说是指一切对社会历史起推动作用的人们,从量上说是指社会人口中的绝大多数。在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有着不同的内容,包含着不同多阶级、阶层和集团。人民群众的最稳定的主体部分始终是从事物质资料生产的劳动群众及其知识分子。在特定历史时期,剥削阶级有时候也属于人民群众的范畴,选项C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BD。
19.【答案】ACD
【解析】资本是能够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但资本的本质不是物,而是一定的社会关系,即体现的是资本家基于对生产资料的私人占有从而剥削雇佣工人的关系,马克思分析的资本家,也只是资本的人格化。马克思指出:“生产剩余价值或赚钱,是这个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生产剩余价值,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绝对规律,这也是资本主义生产的直接目的和决定性动机。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不存在永恒不变的所谓“人的本质”,人的本质是具体的、历史的。故选项A、C、D正确。赚钱不是人的本性。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有自然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其中社会属性是人的根本属性。选项B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CD。
20.【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二战后当代资本主义劳资关系和分配关系所发生的新变化。当代资本主义是指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来西方发达国家的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工人阶级反抗力量的不断壮大,资本家及其代理人开始采取一些缓和劳资关系的激励制度:职工参与决策、终身雇佣及员工持股。资本主义社会中,资本主义生产资料私有制决定了工人始终处于从属地位,从而无权选择企业的管理者,选项C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BD。
21.【答案】ABCD
【解析】社会主义的发展道路不是单一性的,而是多样性的,所以坚持社会主义,不等于要坚持某种单一的社会主义模式,苏联模式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不同社会主义模式,不坚持苏联的社会主义模式,不等于不要社会主义,因此,选项A正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坚持改革开放,同时学习一切西方资本主义的人类优秀文明成果,选项B正确;中国虽然没有按照苏联的模式建设社会主义,但走的还是社会主义道路,而且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选项C正确;世界上最大的社会主义国家苏联于1991年解体,放弃了社会主义道路,标志着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失败,但苏联模式的失败并不等于社会主义事业的失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勃勃生机恰恰是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的表现,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ABCD。
22.【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科学发展观的概念和意义。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只奥思想。科学发展观不涉及“中国革命”的问题,选项A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CD。
23.【答案】ABCD
【解析】宗教是对相当一部分群众有较大影响的社会现象,在社会主义社会中也将长期存在。努力做好宗教工作,是维护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需要。第一,要全面贯彻党的宗教信仰自由政策;第二,要依法管理宗教事务;第三,要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第四,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相适应。在我国,宗教实行两个原则:仪式政教分离的原则,任何宗教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都不能干预国家行政、司法和教育等国家职能的实施;二是坚持独立自主自办的原则,坚决抵制境外势力利用宗教进行渗透,坚决打击宗教极端势力,坚决反对和取缔邪教。根据题干可知答案选ABCD。
24.【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需要做到“四个必须”:第一,必须处理好东部和中西部的关系,沿海和内地的关系;第二,必须注重实现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第三,必须引导生产要素跨区域合理流动;第四,必须使不同区域的人民平等参与现代化进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题干透漏出两个问题:一是区域发展于经济发展的关系问题;二是不同区域间的协同发展问题。选项A涉及第一个关系,选项B、C、D涉及第二个关系,都是对统筹区域发展的说明。故答案选ABCD。
25.【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内容及意义。作答本题涉及三个问题:第一,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第二,社会主义的传统认识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第三,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理论对传统社会主义的突破表现在哪些方面。考生只需要抓住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意义即可。邓小平强调解放生产力和发展生产力,说明传统认识脱离了生产力;强调共同富裕这一目标,说明传统认识忽视了这一目标。社会主义本质这一概念是高于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的,是一个把建设社会主义的手段和目的统一起来的更高层次的范畴。因此,这就把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社会主义的具体做法区别开来了。所以,选项A、C、D正确。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一个是公有制,一个是共同富裕,选项B表述错误。故答案选ACD。
26.【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建设。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类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具体要求:一是要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二是要全面促进资源节约;三是要加大自然生态系统和环境保护力度;四是要加强生态文明制度建设。故答案选ABCD。
27.【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大革命和辛亥革命。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比较完整意义上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旨在推翻封建专制统治、建立共和政体。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大规模地开展起来。大革命是中国人民在中国国民党和中国共产党合作领导下进行的国内革命战争,是中国人民反对北洋军阀统治的战争和运动。题干问的是“不同点”。大革命和辛亥革命在主要斗争形式上都是武装斗争,这是二者的相同点。故选项A错误,排除。辛亥革命失败的重要原因是不能充分发动和依靠人们群众,而大革命之所以被称为“大革命”,就在辛亥革命乃至五四运动,群众的动员程度更加广泛,斗争规模更加宏伟,革命的社会内涵更加深刻,选项B正确;辛亥革命的革命对象是封建地主阶级,一定程度上包括了帝国主义,大革命的对象是北洋军阀和帝国主义,选项C正确;辛亥革命是在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领导下进行的,而大革命则是在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的组织形式下进行的,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BCD。
2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土地革命后期王明“左”倾错误的主要表现。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教条主义的主要错误有:(1)在革命性质和统一战线问题上,混淆民主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的界限,将反帝反封建与反资产阶级并列,将民族资产阶级视为中国革命最危险的敌人,一味排斥和打击中间势力;(2)在革命道路上,继续坚持以城市为中心的策略,集中力量攻打大城市;(3)在土地革命问题上,提出坚决打击富农和“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的主张;(4)在军事斗争问题上,实行进攻中的冒险主义、防御中的保守主义、退却中的逃跑主义;(5)在党内斗争和组织问题上,推行宗派主义和“残酷斗争,无情打击”的方针。选项D是王明在抗日战争时期提出 ,根据题干中1931年1月至1935年1月的时间,可知选项D排除。故答案选ABC。
29.【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胜利的原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的主要原因有以下方面:第一、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中流砥柱的作用,第二、中国人民巨大的民族觉醒、空前的民族团结和英勇的抗争,第三,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同世界上所有爱好和平和正义的国家和人民、国际组织以及各种反法西斯力量的同情和支持也分不开。抗日战争时期,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日本相比,还是弱国,因此,选项A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CD。
30.【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伟大意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有重大的意义:第一,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是中国历史上最深刻、最伟大的社会变革,也是20世纪中国又一次划时代的历史巨变;第二,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第三,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使广大人民真正成为国家的主人和社会生产资料的主人;第四,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使世界人口四分之一的东方大国进入了社会主义社会;第五,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中国确立,不仅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而且以其独创性的理论原则和实践经验,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于1956年苏共二十大以后开始探索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的第二次结合,选项C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BD。
31.【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道德修养的内涵。个人在道德意识、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一定社会或阶级的道德要求所进行的自我审度、自我教育、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完善的活动,被称为道德修养。加强道德修养的方法有:第一,学思并重的方法;第二,省察克治的方法;第三,慎独自律的方法;第四,积善成德的方法;第五,知行统一的方法。题干“破窗定律”体现了道德修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加强道德修养要采用积善成德的方法,即通过积累善行或美德,使之巩固强化,以逐渐凝结成优良的品德。因此选项A、C正确。
32.【答案】ACD
【解析】形势与政策。2012年6月24日,中共“蛟龙号”载人潜水器在西太平洋的马里亚纳海沟实验海区,首次突破7000米,达7020米,创造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记录,这也是世界同类型的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
33.【答案】BCD
【解析】形势与政策。上海合作组织不是军事同盟组织,此次峰会不可能也没有签订军事同盟条约。

三、分析题
34.【参考答案】
(1)认识是实践基础上主体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主体是指具有思维能力、从事社会实践和认识活动的人。两事例充分显示出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目的性、计划性和创造性作用,突出地与表现了主体在认识中进行设身处地换位思考的重要作用。
(注:如考生从认识主客体的对立统一关系进行分析,言之有理,酌情给分。)
(2)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让生活更美好。为了有效地改造世界,就要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要坚持以人为本,采取科学的方法,不断创新。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认识主体的能动作用。涉及三个基本概念:认识、认识主体和(意识的)能动作用。回答该题的重点落脚在能动作用的具体体现上。同时,这种能动作用在本题中是通过“用孩子的眼睛看世界”和“设计前把自己想象成老人”表现出来的。抓住这两点,该题就迎刃而解了。首先,要作答的是认识、认识主体的概念及意识能动作用的表现。其次,结合材料对以上原理进行阐述。
回答第(2)题需要从以下几方面分析:第一,任何实践活动都是真理性原则和价值性原则的统一,“让生活更美好”就体现了真理尺度和价值尺度的统一;第二,在实践活动中,必须坚持认识和实践的具体历史的统一,“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就是坚持了认识和实践的统一;第三,任何实践活动都必须在遵循客观规律的基础上,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用自己的设计改变生活”,也必须客观地、全面地认识和理解客观对象,按规律办事。第四,要让自己的设计改变人的生活,这种设计必须满足人的需要,为此,必须以人为本。

35.【参考答案】
(1)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是基层民主制度建设中一项创新性举措。监委会是村民依法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的常设机构,按照相关程序依法监督本村选举、决策、财务等事关村民利益的一切事务。通过监委会职能的发挥,扩大村民有序参与、推进村务信息公开、加强议事协商、强化权力监督,有效防止了村委会、村党支部的不作为或乱作为,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2)全国第一个村务监督委员会的建立,拓宽了基层民主的范围和途径,丰富了基层民主的内容和形式,为推进基层民主建设的进一步完善提供了有益启示。首先,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其次,制度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最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逐步完善的过程。
【解题思路】
第(1)题,考生要把握三个问题。一是后陈村的“制度创新”是什么?二是“保障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指什么?三是上述两者是如何关联起来的?材料中后陈村的“制度创新”在于建立了一个独立于村党支部和村委会的平行组织——村务监督委员会。它同村党支部和村委会一样,也是村民依法行使自己民主权利的一个常设机构,它的主要作用是按照相关程序依法监督所在村的选举、决策、财务等有关村民利益的一切事务。第二,“权力在阳光下运行”是一种形象的比喻,就是要使公权力公开透明,要实现“权力在阳光下运行”,关键是要实现监督的“阳光运作”。陈村成立村委监督委员会正是为了强化权力监督机制,真正从根本上让村民有效制约村干部的权力。第三,村委监督委员会成立前后,村干部前后行为的鲜明对比,表明后陈村通过监督会职能的发挥,扩大了村民的有序参与渠道,保证了村务信息的公开化,从而有效防止了村委会、村党支部的滥权行为,最终实现了权力在阳光下运行。
第(2)题,本题考查“对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启示”。这种启示可以从后陈村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的过程及其产生的影响方面分析。这表明后陈村的改革是在县纪委的指导下,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后陈村的成功实践,激发了周边地区建立村务委员会,而且这一制度创新被写入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并在全国推行。首先,在县纪委的指导下进行,说明后陈村的改革是在党的领导下进行的,这表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要在党的领导下依法有序地推进;第二,后陈村的改革是在大量听取村民意见的基础上进行的,这对我们的启示是:制度创新来自人民群众的实践,只有尊重和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才能不断推进基层民主制度建设的发展和完善;第三,后陈村的成功实践先后在全国推广,说明基层民主制度建设是一个渐进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

36.【参考答案】
(1)中国曾经走在世界前列,但到近代落后了。鸦片战争后,随着帝国主义的入侵,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面临亡国灭种的危机,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富裕,成为近代以来中华民族面临的两大历史任务。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包括普通民众、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梦想和共同追求。
(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探索,终于找到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并且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经过改革开放以来30多年的建设,中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综合国力大大增强,国际地位大大提高,人民生活极大改善;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制定了切实可行的目标,到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年时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新中国成立100年时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一定能够实现。
【解题思路】
第(1)题,为什么“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作答此题需要回答两个问题。首先,所谓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说明中华民族曾经有过辉煌的过去,但是近代开始落后;其次,近代中国为什么会落后?中华民族在近代遭遇了怎样的困境?回到中国近代本身,近代中国是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分析其社会背景、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结合材料发现一代又一代仁人志士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做着不懈努力和探索,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近代以来包括普通民众、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中国共产党人在内的全体中国人民的最大梦想和共同追求。
第(2)题出现了两个关键词“现在”和“历史上任何时期”,具体指的是什么?为什么说现在更为接近目标?首先,“现在”是相对于“近代”而言的,指的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时期。“现在”之所以更为接近,是因为我们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是因为我们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当代中国的一切进步奠定了制度基础;是因为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们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大大提升;是因为我们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为中国梦的实现创设了实现途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中国梦的实现指明了行动指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中国梦想的实现奠定了根本保障。

37.【参考答案】
(1)我国法律规定,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平等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是不受任何差别对待、国家给予平等保护的权利。图书馆作为公共资源,人人享有使用的权利,乞丐与拾荒者也不例外,管理者应该提供便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读者没有高低贵贱之分,如果有人不愿意与乞丐和拾荒者一起阅读,有权选择离开。
(2)平等和宽容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原则,图书馆是公共场所,乞丐和拾荒者也有读书的需要和权利,理应受到尊重和平等对待。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并不一种施舍,读者可以被这种和谐的环境所改变,人们在相互尊重中心灵也得到了净化。
【解题思路】
第(1)题,根据材料及题干可知本题考查“自由与平等的关系”、“平等权”。首先,“我无权拒绝他们入内阅读”这是针对公民权利与义务来说的。平等权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公民平等地享有权利,不受任何差别对待,要求国家给予同等保护的权利;其次,“你有权选择离开”是针对公民依法享有和行使自由来说的,公民可以行使和运用宪法、法律所赋予的自由权,充分表达个人的意愿与追求,但是公民在行使权利和自由时,不得损害公共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自由和权利。
第(2)题中所谓“人际关系”就是在社会交往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问题。要处理好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则需要坚持四个原则,即:平等原则、诚信原则、宽容原则、互助原则。第一,平等原则指人与人交往应一视同仁,同时要把自尊和尊重他人有机结合起来。平等待人指要学会将心比心,换位思考;第二,诚信原则。“诚”是“信”的内在思想基础,“信”是“诚”的外在表现。诚信要求人在交往中要重信用、守信义;第三,宽容原则,指心胸宽广,大度容人,它有助于扩大交往空间,消除人际关系的紧张和矛盾;第四,互助原则。指人与人的交流中相互关心,相互帮助。对增强彼此的理解,加深彼此的感情有重要意义。材料中图书馆对乞丐和拾荒者免费开放就是一种平等、宽容原则的体现。

38.【参考答案】
(1)将亚太作为战略重心是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的需要。在美国注重反恐的10年里,国内矛盾重重;亚洲新一轮的发展,使该地区在世界经济中的重要性超过其他地区;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与地区影响力,使美国有种“霸权焦虑”,要平衡中国的影响力,主导亚太事务。
(2)美国在亚洲进一步推行西方核心价值观,威胁中国政治安全;激化中国与周边国家在东海和南海问题上的矛盾;离间东盟国家与中国的伙伴关系;制造中国与其他新兴经济体之间的裂隙;在亚太地区频繁举行大规模联合军演,威胁中国的领土和主权安全。我国要充分准备、积极应对,协调好国际国内两个大局
【解题思路】
该题三组材料都围绕着美国将把它的战略中心转向亚太地区这一问题。材料1中心思想是美国的一切行动都是为了美国的国家利益,美国想通过战略中心的转移实现国家复兴和全球领导地位。促使美国这样做的直接原因是过去十年来中国在东南亚地区不断扩大其利益并取得了有效成果,这些是美国没有做到的。材料2中美国认为亚太地区对美国创造就业机会及塑造其安全与繁荣至关重要,并已加强在该地区的军事部署。材料3中美国准备把其海军力量的60%布置到亚太地区,美国所谓的“对亚太的再平衡”,其实质就是为了遏制中国。
本题考生只需要把握材料的核心思想,重点考查结合材料分析、提炼和总结概括的能力。只要围绕着“美国国家利益和全球战略”“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妄图主导国际格局和国际秩序”“遏制中国”“威胁中国领土和主权安全”等展开即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