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12-23 10:10:53  |  关键词: 考研政治 真题解析

  •  
  •  
  •  

2014年研究生入学统一考试政治真题答案解析

2014年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思想政治理论试题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认识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过程的反复性是指,人们对于一个复杂事物的认识往往要经过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由理性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是因为在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从实践到认识,从认识到实践,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认识运动不断反复和无限发展,这是人类认识运动的辩证发展过程,也是人类认识运动的基本规律。因此,爱迪生之所以说“我每一次都没有失败”,是因为他把每一次实验都看作是整个实践过程中的一部分,选项B正确。选项D表述本身有错误,排除;选项C,对事物规律的正确反映是真理,不符合题意。A选项是干扰项,相对真理是对客观事物一定条件下的正确认识,爱迪生的每次实验获得的不一定是相对真理,也可能是真理的反面——谬误,排除。故答案选B。
2.【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自然规律与社会规律的区别。自然规律是自然现象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社会规律是通过人们的活动表现出来的社会生活过程诸现象间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自然规律和社会规律之间有一定的联系,也有区别。两者的区别表现在:自然规律是作为一种盲目的无意从识的力量起作用,社会规律则是通过抱有一定目的和意图的人的有意识的活动实现的,选项C正确。规律具有客观性,选项B错误;规律具有重复性,选项A错误;选项D本身表述错误。故答案选C。
3.【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和实现条件。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产品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问题。所谓价值补偿,是指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也就是社会总产品价值的各个组成部分如何通过流通全部收回。所谓实物补偿,指社会产品价值的各个部分实现为货币形式以后,又转化为所需要的商品,也就是资本家所需要的生产资料和人们所需要的消费资料从何处取得。社会再生产的顺利进行,要求生产中所耗费的资本在价值上得到补偿,同时要求两大部类内部各个产业部门之间和两大部类之间保持一定的比例关系。经济危机发生期间,因产品积压,或因订单缺乏等致使许多企业无法继续进行再生产而被迫倒闭,则说明这些企业的产品卖不出去,从而不能实现从商品形式转化为货币形式,即无法实现价值补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选项A、D属于臆造的概念,没有这种说法。
4.【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新变化的原因。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主要有:首先,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的发展,是资本主义变化的根本推动力量。其次,工人阶级争取自身权利斗争的作用,是推动资本主义变化的重要力量。再次,社会主义制度初步显示的优越性对资本主义产生了一定影响。最后,主张改良主义的政党对资本主义制度的改革,也对资本主义的变化发挥了重要作用。A、B、D都是导致当代资本主义发生新变化的原因,但只有科学技术革命和生产力是根本推动力量,故答案选C。
5.【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习近平总书记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说明》中指出:“关于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其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这是这次全会提出的一个重大理论观点。这是因为,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仍然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关系。”故答案选B。
6.【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改革开放以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有了新发展:把直接选举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的范围扩大到县,实行普遍的差额选举制度;完善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权;在县级以上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了常务委员会并赋予其相应职权;立法工作取得显著进展,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初步形成,有力地推动和保障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故答案选A。
7.【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必要性和根据,是存在着生产要素的多种所有制。各种生产要素同劳动一起,都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是社会生产不可或缺的因素,因此当被排他性地占有时,必须实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才能有效地利用它来发展生产。确立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原则,同劳动价值论并不矛盾,因此既不能因为肯定劳动价值论而否定按生产要素分配,也不能因为肯定按生产要素分配而否定劳动价值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分配制度是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按生产要素分配并不是按劳分配的补充。选项C错误,排除;生产要素是物质财富和使用价值的源泉之一,但不是价值的源泉,价值的唯一源泉是劳动,选项D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
8.【答案】A
【解析】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发扬学术民主、艺术民主,为人民提供广阔文化舞台,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开创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持续迸发、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全面提高、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不断增强的新局面。故答案选A。
9.【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五四运动前新文化运动的局限性。辛亥革命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但是,民国的成立没有给人们带来预期的民族独立和社会进步。一些先进的知识分子在反思中认识到要确实改造中国,必须进行一场思想启蒙运动,以期廓清蒙昧、启发理智,使人们从封建思想的束缚中即蒙昧状态中解放出来。这个运动后来被称为新文化运动。
新文化运动是从1915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创办《青年杂志》开始的。五四以前的新文化运动具有重大意义,但也有非常明显的局限,主要表现在:第一,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批判孔学,是为了给中国发展资本主义扫清障碍,但并不能为人们提供一种思想武器去认识中国,去有效地对中国进行社会改造;第二,他们把改造国民性置于优先的地位,但是,离开改造产生封建思想的社会环境的革命实践,仅仅依靠少数人呐喊,依靠有限的宣传手段,要根本改造由这种社会环境产生的思想、所造成的国民性是不可能的;第三,那时的许多领导人物还没有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精神,他们使用的方法,一般地还是资产阶级的方法。选项A、B、C与题目内容不符,排除。故答案选D。
10.【答案】A
【解析】这是一道识记题。新三民主义的政纲同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阶段的纲领基本一致,是第一次国共合作的政治基础,选项BCD均不符题意,故答案选A。
11.【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革命新道路的探索。1928年10月和11月,毛泽东写了《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和《井冈山的斗争》两篇文章,论证了红色政权能够长期存在并发展的主客观条件,提出了工农武装割据的思想。为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的形成奠定了基础。1930年1月,毛泽东针对党内对时局估量的悲观思想,在《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文中,回答了“红旗到底打得多久”的疑问。题干选取的是《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最后一句话。选项A是李立三的错误观点。选项B是王明博古的观点,毛泽东在1936年《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中对此观点进行了批驳。选项D是李立三提出的错误主张。故答案选C。
12.【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三大优良作风。中国共产党的三大优良作风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优良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优良作风,批评与自我批评的优良作风。根据对题干的分析,只有D选项符合题意,其他三个选项均不符题意。
13.【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五个方面的基本关系是: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反映,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党和国家根本任务的必然要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我国宪法确定的基本原则,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选项B、C、D说法错误,故答案选A。
14.【答案】D
【解析】道德和法律是维护公共秩序的两种基本手段。公共生活中道德和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都是通过规范人们的行为来维护公共生活中的秩序,实现经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虽然道德和法律发挥作用的方式有所不同,但两者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第一,道德规范作用的更好发挥,需要法律支撑;第二,而法律作用的更好实现,则需要以道德建设为重要条件;第三,良好社会秩序的形成、巩固和发展,需要道德,也需要靠法律;第四,在公共生活中,道德可以用来调节、规范人们的行为,预防犯罪的产生。道德是法律的补充。选项A、B、C表述错误,故答案选D。
15.【答案】D
【解析】本题考查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主要内容是为民、务实、清廉。选项A、B、C内容本身正确,但不符合题意,故答案选D。
16.【答案】C
【解析】在会晤奥巴马的时候,习近平指出:“中美应该可以走出一条不同于历史上大国冲突对抗的新路。双方同意,共同努力构建新型大国关系,相互尊重、合作共赢,造福两国人民。”因此,习近平将中美新型大国关系概括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

二、多项选择题
17.【答案】BD
【解析】本题考查物质运动与时间空间的关系。马克思主义时空观的基本观点是:(1)时间是指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空间指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2)运动与时空的关系是:第一,时间和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存在方式。第二,时间和空间是客观的,与物质运动不可分割。也就是说,物质运动总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中进行的。第三,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第四,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客观性是绝对的,物质运动时间和空间的具体特性是相对的。A选项说法错误,时间和空间既具有有限性,又具有无限性。具体物质形态的时空是有限的,而整个物质世界的时空是无限的。选项C是唯心主义观点,排除。故答案选BD。
18.【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个人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人们自己创造的历史,是由各种各样的个人活动构成的。所谓个人是指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具有独特个性的个体。社会历史发展是无数个人合力作用的结果。因此,唯物史观主张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并不是否定个人在社会中的作用,而是要具体地分析个人及其作用的性质、大小以及个人与群众的关系,以使每一个创造自己历史的个人,在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发挥应有的作用。选项A是恩格斯的观点,正确;B选项是英雄史观,片面夸大了杰出人物的作用。马克思主义认为,人们自己创造自己的历史,但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历史的创造者,只有对历史进步起推动作用的人才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起推动作用的人则是历史的“参与者”而不是创造者,选项C错误。每个人都会对社会发展起作用,但至于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没有说明,选项D正确。故答案选AD。
19.【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货币的职能。所谓货币的职能,是指它在商品经济生活中所起的作用。货币具有价值尺度、流动手段、贮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五大职能。价值尺度职能是指货币充当衡量商品所包含价值量大小的社会尺度。流通手段职能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贮藏手段职能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被人们当做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而加以贮藏的职能。支付手段职能是指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发生赊购赊销,即用延期支付的方式买卖商品的情况下,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时执行的职能。世界货币职能是指货币在世界市场上作为一种购买手段、支付手段和社会财富的代表发挥作用。从材料中得知:赶考书生拿出十两银子付给店主,发挥的是货币的流通手段职能;旅店的房间标价十两银子,发挥的是货币的价值尺度职能;“店主立刻用它到隔壁的米店付了欠单,米店老板转身去屠夫处还了肉钱,屠夫马上去付清了赊帐的饲料款,饲料商赶紧到旅店还了房钱”,发挥的是货币的支付手段职能,故选ABC。
20.【答案】AC
【解析】本题考查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的变化。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形态发生的变化主要表现在:第一,危机对社会经济运行的干扰减轻、破坏性减弱;第二,危机周期的长度缩短;第三,经济危机的四个阶段(即危机阶段、萧条阶段、复苏阶段和高涨阶段)之间的差别有所减弱;第四,金融危机对整个经济危机的影响加强。在现代经济生活中,金融在一个国家中的地位越来越突出,经济危机很多由金融危机直接引起,更多表现为金融危机频繁发生。所以选项A正确,选项B错误。选项D说法明显错误,在经济全球化时代,经济危机的破坏作用已经远超出了资本主义国家的范围,往往是全球经济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故答案选AC。
21.【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列宁对社会主义的探索和邓小平探索社会主义建设之间的关系。列宁探索社会主义建设的理论成果主要包括:(1)建设社会主义作为一个长期探索、不断实践的过程;(2)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劳动生产率放在首要地位;(3)在不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条件下,利用商品、货币和市场发展经济;(4)利用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5)指出了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的极端重要性;(6)阐明了思想建设和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7)提出加强国家政权建设和发扬社会主义民主的一系列措施。
在探索、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征程中,邓小平继承并发展了列宁关于社会主义探索的理论观点,初步系统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一基本问题,回答了社会主义本质,形成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选项A是斯大林主导的苏联模式在经济发展战略上的表现。故答案选BCD。
22.【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经济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指出,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支柱,也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根基。公有制经济和非公有制经济都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都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本题最大的干扰选项是C,“非公有制经济是社会主义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说法错误,因为非公有制经济不是社会主义性质的经济,之所以将它纳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经济制度中是以为它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故答案选AB。
23.【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生态文明与经济建设的关系。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布局,就是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建设的五位一体,五者彼此之间协调推进,整体发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因而生态文明建设不能取代经济建设,选项C错误。故答案选ABD。
24.【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统筹区域发展。统筹区域发展,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缩小区域发展差距,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原则。统筹区域发展,缩小区域协调发展,不仅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不仅是关系现代化建设的全局,也关系社会稳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而西部发展在区域发展战略中具有优先位置。本题中,只要有利于增强西部经济社会发展的选项、有利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都是符合题意的。A选项说法错误,促进西部发展,并不一定要加大国家投入,而是应该发动各类国家主体充分发挥其积极性,促进西部经济社会的发展。故答案选BCD。
25.【答案】ABD
【解析】本题考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成立时直接依法申请登记。加强对社会组织和在华境外非政府组织的管理,引导它们依法开展活动。所以,选项A、B、D正确。限期实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的目的是降低政府治理成本,扩大政府管理权限提高了政府的治理成本,选项C排除。故答案选ABD。
26.【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对外开放。新时期以来,我们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从建立经济特区到开放沿海、沿江、沿边、内陆地区再到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从大规模“引进来”到大踏步“走出去”,利用国际和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的水平显著提高,国际竞争力不断增强。十八大报告提出要全面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坚持出口和进口并重,强化贸易政策和产业政策协调,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争新优势,促进加工贸易转型升级,发展服务贸易,推动对外贸易平衡发展。提高利用外资综合优势和总体效益,推动引资、引技、引智有机结合。加快走出去步伐,增强企业国际化经营能力,培育一批世界水平的跨国公司。故本题选择ABCD。
27.【答案】B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华民国临时约法》的意义。1912年3月,临时参议院颁布《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步具有资产阶级共和国宪法性质的法典,它规定:第一,“中华民国之主权属于国民全体”,而“以参议院、临时大总统、国务员、法院行使统治权”。第二,增设国务总理,作为政府首脑。实行三权分立。第三,中华民国国民一律平等,享有人身、财产、集会、结社、出版、言论等自由,享有请愿、陈述、考试、选举与被选举等民主权利。这样《临时约法》就以根本大法的形式废除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确认了资产阶级共和国的政治制度。但是,南京临时政府也有他的局限性。在南京临时政府的《告友邦书》中,就企图承认清政府与列强所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和清政府所欠的一切外债,来换取列强承认中华民国。南京临时政府也没有提出任何可以满足农民土地要求的政策和措施,反而以保护私有财产为借口去维护封建土地制度、地主所占有的土地和财产。选项B、C、D正确。选项A说法错误,排除。故答案选BCD。
28.【答案】ABC
【解析】本题考查台湾及其附属岛屿钓鱼岛归还中国的国际文件。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1895年,甲午中日战争中国战败,日本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马关条约》,割让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1943年12月,中英美三国首脑发表《开罗宣言》,规定将日本窃取中国之领土归还中国。1945年7月《波茨坦公告》重申,《开罗宣言》之条件必将实施。1945年8月,日本天皇发表投降诏书,宣布接受《波茨坦公告》,无条件投降。1972年9月,中日邦交正常化时签署的《中日联合声明》载明,“日方将坚持遵循《波茨坦公告》第八条的立场。D选项《德黑兰宣言》虽然也发表于二战期间,但是与中国的钓鱼岛问题无关。故答案选ABC。
29.【答案】AB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后争取民主和平的斗争。1945年8月,蒋介石连发三电,邀请毛泽东赴重庆谈判。8月28日,毛泽东偕同周恩来、王若飞,在国民党政府代表张治中和美国驻华大使赫尔利陪同下,赴重庆与国民党当局进行谈判。选项A正确。谈判期间,毛泽东直接与蒋介石就国共两党关系的重大问题进行多次商谈。10月10日,双方签署《政府与中共代表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确认和平建国的基本方针,同意“长期合作,坚决避免内战”。1946年1月10日,国共双方下达停战令。同一天,政治协商会议在重庆开幕,出席会议的有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同盟、青年党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38人。会上,共产党与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的代表密切合作,推动政协会议达成了政府组织、国民大会、和平建国纲领、宪法草案、军事问题等五项协议。这些决议贯彻了和平民主原则,确认了和平建国方针,确定了国会制、内阁制和省自治的政治制度。政协会议结束以后,中国共产党是决心严格履行政协协议的。同时,中共中央也指出,中国民主化的道路依然是曲折的、长期的。选项A正确。选项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答案选AB。
30.【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查法律规范的作用。根据法律的规范作用的指向和侧重,可以将公共生活中法律规范的作用分为指引作用、预测作用、评价作用、强制作用和教育作用。选项B说法错误,排除;预测作用指法律通过其规定,告知人们某种行为所具有的、为法律所肯定或否定的性质以及它所导致的法律后果,使人们可以预先估计到自己行为的后果,以及他人行为的趋向于后果。强制作用指法律能运用国家强制力制裁违法和犯罪,保障自己得以实施的作用。法律的教育作用指法律所具有的、通过其规定和实施而影响人们思想,培养和提高人们法律意识,引导人们依法行为的作用。柏拉图的话,前半句凸显法律的教育作用,后半句凸显法律的强制作用,故答案选AD。
31.【答案】ABCD
【解析】本题考查爱国主义优良传统。爱国主义优良传统包括:第一,热爱祖国,矢志不渝;第二,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第三,维护统一,反对分裂;第四,同仇敌忾,抗御外侮。选项A、B、C、D都符合题意,故答案选ABCD。
32.【答案】ABCD
【解析】形势与政策。本题考查上海自由贸易区的主要任务。中国(上海)自由贸易试验区于2013年9月29日正式挂牌,标志着上海自贸区进入实际运营阶段。设立上海自贸区是国家启动新一轮改革开放与发展的重要战略布局。上海自贸区承担着贸易自由化、投资自由化、金融国际化和行政精简化四项使命。上海自贸区建设是中国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肩负着我国在新时期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积极探索管理模式创新、促进贸易和投资便利化,为全面深化改革和扩大开放探索新途径,积累新经验的重要使命。
33.【答案】ACD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的周边外交。周边外交是领导人外交的重点。俄国、印度、蒙古都与中国有着漫长的边界线。三国总理齐访华,巧合后面有必然。第一,反映论中国周边外交行动的延续和加速;第二,体现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吸引力;第三,顺应了互利共赢的时代潮流。中国奉行不结盟政策,选项B错误,排除。故答案选ACD。

三、分析题
34.【参考答案】
(1)唯物辩证法认为,事物是普遍联系的,事物的普遍联系是通过中介实现的。事物的相互联系即相互作用构成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材料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形成了环环相扣的产业链“大循环”,“巧”就巧在人们能敏锐地发现事物固有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新的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
(2)上述事例给我们的启示主要有:要从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把握事物的普遍联系;要从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发展中找出路;要运用矛盾分析方法,找出解决矛盾的正确办法;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勤于实践,勇于创新。
(注:如果考生能围绕上述材料的主题,灵活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加以分析论述,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解题思路】
第(1)题要求从“唯物辩证法”的角度分析,给出了明确的答题方向。唯物辩证法有很多原理,具体需要结合材料确定。本题中“秸秆养菇—菌渣制肥—林果肥育—生态改善”之间环环相扣的产业链的“大循环”,其中的“巧”就在于抓住了事物之间的“联系”,并能动地建立了联系,进而利用这种联系来促进事物的良性发展。辩证唯物主义认为,相互联系包含着相互作用,相互作用必然导致事物的运动、变化、发展。故可从“联系和发展”的角度来阐述、回答这个问题。若阐述矛盾转化、客观规律性和主观能动性等原理,并结合材料展开论述,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第(2)题考查启示,这种问法是开放性的。回答此题,可以有一些发散性、创新性的思路,但这种开放性有一定的边界和范围。本题切入点是“当你生活中遇到难题和矛盾问题”,要求考生注意“矛盾”方面的原理—“矛盾分析法”,如矛盾特殊性的方法,对立中把握统一和统一中把握对立的方法,“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的方法等。若根据材料联系其他原理谈启示,言之有理也可得分。

35.【参考答案】
(1)“中国式奇迹”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坚持不懈推进改革开放的结果。改革开放是一次新的伟大革命,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激发了整个社会的活力。“中国式难题”是发展中的问题。许多深层次矛盾和问题尚未得到根本解决,制约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仍然很多,必须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来解决。
(2)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只有通过改革不断地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才能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在改革开放进程中,旧问题的解决和新问题的产生不断交替,停顿和倒退没有出路。改革开放是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过程,必须以更大的政治勇气和智慧,坚定不移地推进改革开放。
【解题思路】
本题旨在引导学生对“中国式奇迹”和“中国式难题”的分析和思考,进一步加深对改革开放伟大进程的理解,深化对“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这一论断的认识。
第(1)题,“中国式奇迹”“中国式难题”分别对应的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成就和所面临的问题,这一问题实际上要求考生辩证地、全面地、客观地评价改革开放的进程。考生需结合材料对“中国式奇迹”和“中国式难题”分别阐述即可。
第(2)题,“改革开放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说明改革开放是一个持续不断的过程。要回答此题,需要从两个方面着手:一是要指出社会基本矛盾的内容,即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这些矛盾不但表现在社会的各个方面,而且贯穿于社会主义社会的始终,是推动社会主义社会不断前进的根本动力。社会主义基本矛盾是不断变化发展的,因此,调整生产关系、完善上层建筑要不断进行下去,社会主义只有经过不断地改革开放才能实现自我完善和发展;二是结合我国改革开放的实践加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用改革开放的办法解决了一系列的问题,创造了“中国式奇迹”。但是在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后,我国又有许多层次的矛盾和问题未解决,解决矛盾的同时又不可避免产生新的矛盾、新的问题。因此,改革开放不可能一蹴而就,也不可能一劳永逸。

36.【参考答案】
(1)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正确评价毛泽东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否定毛泽东必然导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2)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的两个时期本质上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两个时期都应该肯定。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发展。两个时期不能互相否定。“两个不能否定”有助于统一历史认识,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解题思路】
第(1)题,考查评价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问题。作答此题可从以下三个角度分析:第一,“1980年”,即改革开放初期。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有人试图通过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来否定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因此,正确评价毛泽东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第二,“保留”,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之所以要保留,是因为毛泽东虽然晚年犯了严重的错误,但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不可磨灭的功勋。第三,“永远”。天安门上的毛泽东像不仅要保留下去,而且要“永远保留下去”,这不仅仅是因为毛泽东作出了伟大的历史贡献,更是因为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尽管今天的形势发生了变化,但是毛泽东思想仍是我们的指导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第(2)题实际是对第(1)题的展开和深化,因为改革开放前的历史时期是同毛泽东同志紧密联系在一起的。根据题干,可以从内涵和意义两个层面进行分析。
首先,从内涵上看,“两个不能否定”包含了三层含义。一是“改革开放前”和“改革开放后”是两个既相互联系又重大区别的时期。所谓“相互联系”,并不只是时间上的顺延和承续,而是在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基本制度、根本任务、奋斗目标基础之上的联系。所谓“重大区别”,既包括两个时期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思想指导、方针政策、实际工作上存在的很大区别,又包括进行社会主义实践探索的内外条件、实践基础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别。二是两个时期都不能否定,都应当肯定。这是因为这两个时期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都是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探索。三是两个时期不能相互否定。站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全局看,两个历史时期虽然有重大区别,但是两者更具有本质的联系。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为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提供了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改革开放后的实践探索是对改革开放前的实践探索的坚持、改革和发展。
其次,从意义上看,正确认识和把握感改革开放前后社会主义实践的关系,不只是一个历史问题,更是一个现实的政治问题。如果这个问题处理不好,就会产生严重政治后果。

37.【参考答案】
(1)他们选择了甘于寂寞,乐于奉献的生活方式。他们不畏艰辛,淡泊名利,坚持个人与国家相结合,个人与群众相结合,当前与长远相结合,专业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一份职业,背负三份责任,从而实现了人生价值的最大化,找到人生的远大目标。
(注:考生围绕人生观和人生价值的主题加以分析,言之有理,亦可给分)
(2)“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这一说法,反映了人生选择中所遇到的如何处理理想与现实关系的困惑。理想与现实既有联系又有区别,理想是圆满的,现实则是复杂的,理想源于现实又超越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解题思路】
第(1)题中,由材料和题目可知该题考查人生价值。关于人生价值的知识点主要有人生价值的含义、人生价值评价的标准、在实践中怎样创造有价值的人生三点,回答此题,考生只需把以上三个知识点阐述清楚并结合材料加以分析即可。
第(2)题,从题干可知要求正确认识和把握理想与现实的关系。考生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分析:首先,要辩证地看待和处理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一方面,理想和现实存在着对立的一面。理想受现实的规定和制约,不能脱离现实而幻想未来。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与冲突,属于“应然”和“实然”的矛盾。另一方面,理想与现实又是统一的。理想扎根于现实,现实是理想的基础,理想是未来的现实。其次,坚定的信念是实现理想的重要条件,这是实现理想的强大精神力量。最后,勇于实践、艰苦奋斗是实现理想的根本途径。

38.【参考答案】
(1)在全球化时代,世界正发生深刻变化,现代科技加速发展,求和平,谋发展是时代主旋律,国际分工和社会分工不断深化,人类的各种活动紧密联系在一起,各国各地区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开放。人们的生存方式发生了重大改变,既相互竞争又密不可分。每个人只有不断学习、不断创新,才能适应世界的急剧变化,在激烈的竞争中不断提升和完善自我。
(2)不断发展的中国、印度等新兴国家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越来越大;信息化时代的劳动力市场和工作方式发生了根本改变;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国家面对国际竞争的压力,担心自身优势地位丧失,竭力维护其经济、科技的主导地位,不断抛出类似“中国威胁”论;人才竞争在国际竞争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世界各国更加重视科技发展和人才培养,促进了各国在竞争中共同发展。
【解题思路】
第(1)题要求回答以下两个问题:一是为什么说“世界是平的”?材料中也做出了回答。“世界是平的”并不是说地球已经改变了他的物理形态,而是揭示了当今世界正在发生的深刻而又令人激动的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因此,考生要先对“经济全球化”这一概念及其基本特征做出回答。二是为什么每个人“要培养‘学习如何学习’的能力”?实际上考查的是经济全球化浪潮下每个人应如何抓住机遇迎接挑战的问题。要想在迅速变化的环境中取得成功,最重要的一点是要与时俱进,勇敢地面对挑战,通过不断的学习来培养和提升自己妥善处理旧事物、善于接受新事物的观念、能力以及方式,不断增强自己的竞争力。
第(2)题较为开放,作答此题需围绕两个问题展开。第一要懂得从“抢饭吃”到“抢饭碗”是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生的。二是根据材料2“中国”和“印度”之前的“没饭吃”到现在“正在等着抢你的饭碗”,可以判断出这里讲的是发展中国家崛起问题。明确了上述两点,该题就迎刃而解了。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