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中国教育史复习:《大学》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3-09-12 11:52:10  |  关键词: 中国教育史考研大纲解析

  •  
  •  
  •  

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中国教育史复习:《大学》”相关内容,为教育学专硕考研的考生们提供指导。更多有关333考研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中国教育史知识点:《大学》

  《大学》原是《礼记》中的一篇,“四书”之首。它是儒家学者论述大学教育的一篇论文,着重阐明“大学之道”—大学教育的纲领,与论述大学教育之法的《学记》互为表里之作。《大学》是儒家思孟学派的作品,它对大学教育的目的、程序和要求做了完整、明确的概括,对为学过程的表述有一定的逻辑严密性和程序的合理性,影响深远。

  1.“三纲领”

  《大学》开篇讲“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这是儒家对大学教育目的和为学做人目标的纲领性表述,“明明德”“亲民”“止于至善”被称为是“三纲领”。

  所谓“明明德”,就是发扬光大人天生的善性,这是每个人为学做人的第一步;所谓“亲民”,是指发扬了善性之后,即从事治民,治民要亲爱人民;

  所谓“止于至善”,就是要求每个人在具有不同身份时要做到尽善尽美。这是儒家封建伦理道德的至善境界,大学教育的终极目标。

  2.“八条目”

  为了实现“三纲领”,《大学》提出了一系列具体的步骤:格物、致知、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被后世称为《大学》的“八条目”。

  “格物”“致知”是八条目的基础,被视为大学始教的内容。格物指穷尽事物之理,即

  学习儒家的“六德”“六艺”“六行”之类的经典。致知指获得知识,从寻求事物的理开始,旨在综合而得到最后的启迪。这里所格的“物”、所致的“知”都是指伦理和道德原则,其实就是指学习儒家经典,提高自身素质。

  “诚意”,就是要不自欺,人的意念和动机要纯正;“正心”就是不受各种情绪的左右,始终保持认识的中正。诚意和正心是行为发生前的心理活动,局限于自我。

  “修身”是人的一种综合修养过程,是人品质的全面养成,是从“明明德”到“亲民”的转折点。

  齐家、治国、平天下是个人完善的最高境界。其中的中心环节是“修身”。“八条目”表现出了极强的逻辑性,层层递进,由内及外,逐渐向高层次发展,对中国知识分子的为学、为人和为政有极大景响。

  《大学》的特点是有极强的伦理性、逻辑性和人文色彩。“三纲领”与“八条目”环环紧扣地加以推演,极易为人理解、接受和实行。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中国教育史复习:《大学》”,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想了解更多教育学专硕考研备考相关内容请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