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6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12-22 09:50:18  |  关键词:

  •  
  •  
  •  

2016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2016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张明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的视敏度的影响,李亮在日常的数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两人研究方法的不同在于
A有无自变量
B.有无因变量
C.控制额外变量的程度
D.有无研究假设
【解析】额外变量,又叫控制变量、无关变量,是指实验研究中除所规定的自变量以外切能够影响实验结果的变量。额外变量的控制程度是区分实验室实验与准实验(现场实验)的重要指标。本题中,在实验室考察不同颜色对人的视敏度的影响,对额外变量控制格:而日常的教学环境条件下考察不同教学方法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会受到更多外界因素,即额外变量的干扰,故选C。
【答案】C

2.1967年《认知心理学》一书的 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该书的作者是
A.斯腾伯格(R.Sternberg)
B.布鲁纳(J.Bruner》
C.奈塞尔(U.Neisser)
D.西蒙(H.Simon)
【解析】奈塞尔是英国认知心理学家,他于1967 年出版了《认知心理学》一书,提出认知是指感觉输入受到转换、简约、加工、存储、提取和使用的全部过程,从信息加工的角度明确了认知的含义。这本书的出版标志着现代认知心理学的诞生。故选C。
【答案】C

3.病人因题叶受伤而导致受损的功能主要是
A.听觉
B.视觉
C.嗅觉
D.味觉
【解析】常见的大脑分区及功能:


种类区域位置功能关系
大脑皮层感觉区
 
视觉区枕叶受损丧失视觉,成为全左右交叉、上下倒置、头部正直
 
听觉区颞叶受损丧失听觉,成为全
机体感觉区顶叶受损丧失触压觉、温度觉、痛觉、运动觉
 

本题中,颞叶主管听觉功能,顯叶受损丧失听觉,故选A。
【答案】A

4.在裂脑人实验中,假如给被试左视野呈现“苹果”图片,右视野呈现单词“杯子”,他能顺利完成的任务是
A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
B.用右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苹果
C.用左手选出屏幕后摆放的杯子
D.口头报告看到了“苹果”
【解析】科学家对药物治疗无效的癫病病人,采用切断胖胝体的办法。这么一来,獺病病发作虽然停止了,但大脑两半球却被分割开来,“ 老死不相往来”,不仅信息不通,连行动也互不配合,于是形成了所谓的“黎脑人”。人的左右脑有分工,左脑主要负责言语、阅读书写、数学运算与逻辑推理等,右脑主要负责知觉物体的空间关系,情绪、音乐和艺术欣赏等。
本题中,左视野的“苹果”图片投射到右半球,右半球可以支配左手去拿;而右视野的单词“杯子”投射到左半球,左半球可以支配右手去拿。由于左半球负贵盲语,因此被试可以说出“杯子”,不能说出“苹果”。故选A。【答案】A

5.若以黑色圆点为实验刺激材料,成人注意广度的平均水平是
A.3~4个
B.4~5个
C.6~7个
D.8~9个
【解析】注意广度是注意品质之一,也叫注意的范围,是指人在同一时间内所能清楚地把握的对象的数量。注意的范围受制于刺激的特点和任务的难度等多种因素,简单的任务下视觉注意的广度大约是“7±2”个单元或组块,每个单元或组块内部的信总量是可变的:互不关联的外文字母的注意广度是46个。以黑色圆点为实验刺激材料的注意广度大约是8~9个。故选D。
【答案】D

6.剥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后。让其重新入睡。其快速眼动睡眠通常会
A.增加
B.消失
C.减少
D.没有变化
【解析】睡眠的周期通常包括四个阶段和快速眼动睡眠阶段,具体如下表。


第一阶段混合的、频率和波幅都较低的脑电波,持续10分钟
第二阶段出现“睡眠锭”(即是一种短暂爆发的、频率高、波幅大的脑电波)脑电波,持续20分钟
第三阶段脑电波的频率会继续降低,波幅变大,出现5波。有时会有“睡眠锭”波,持续40分钟
第四阶段称深度睡眠,个体肌肉进一步放松,身体功能的名项指标变慢,梦游、梦吃、尿床等发生在此阶段
快速眼动睡眠(REMD)在此时,与个体在清醒状态时的脑电活动很相似,8波消失,高频本,低波幅的脑电波出现;睡眠者的眼球开始快速左右上下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梦境
大多数的快速眼动睡眠发生在睡眠的后期,持续的时间越来越长,第一次大约持续10分钟,最后一次大约1小时。研究发现,刹夺人的快速眼动睡眠,重新入睡后,快速眼动睡眠的时间通常会增加。故选A。

【答案】A

7.在声音传导的过程中,中耳三块听小骨把声音最终传递到
A.科搭氏器
B.正圆窗
C.卵圆窗
D.前庭器官
【解析】听觉系统由外耳、中耳、内耳以及毛细胞组成。本题中,三块听小骨和正圆窗、卵圆窗都是中耳的组成部分:科蒂氏器是内耳的组成部分,负责传导神经冲动到脑产生听感觉:前庭器官包括半规管、椭圆囊和球囊,是人体对自身运动状态和头在空间位置的感受器,与本题无关(排除D)。声音传导的顺序是:声波→外耳道→鼓膜→三块听小骨→卵圆窗→正圆窗一科带氏器(生成神经信号)。故选C。
【答案】C

8.在夜空中,由于浮云的运动,使人们误以为浮云后面的月亮在动。这种现象称为
A.运动后效
B.诱导运动
C.自主运动
D.动景运动
【解析】似动现象的类型及其特点:


类型特点
运动后效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
诱导运动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共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
自主运动把眼睛静止不动地盯着屏幕上的一个固定光点,不一会儿会发现刺激
运景运动当两个刺激物按一定空间间隔和时间间隔相继呈现时,会看到从一个
 

本题中,由于浮云的运动使其相邻的静止的月亮产生运动现象,这是由一个物体的运动使其相邻的一个静止的物体产生运动的印象,属于诱导运动。故选B。
【答案】 B

9.右图所示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它所反映的距离知觉线索是


A.空气透视
B.线条透视
C.纹理梯度
D.对象重叠
【解析】深度知觉的线索包括肌肉线索,单眼线索,双眼线索等,具体特点如下:


产生线索具体分类特点
肌肉线索(生理线索)眼睛调节改变睫状肌的紧张度
双眼现轴辐合距离近,辐合角大,距高远,辐合角小
单眼线索
 
对象重叠(遮挡)一个物体掩盖或速挡另一物体,被掩盖的远
线条透视两条向远方延伸的平行战看起来趋于接近
空气透视近处物体清晰,远处物体模糊
相对高度其他条件相同,相对位置高,显得远
纹理梯度(结构极差)远处对象密度大,近处对象密度小
运动视差和运动透视观察者与物体相对运动,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运动速度和运动方向上将出现差异
观察者向前移动,视野中的景物也会连续活动
双眼线索(最常用)两眼相距65mm左右,物体的视像一般不会落在两眼视网膜的对应部位

本题中,图片中的向日葵近疏远密具有层次变化,这种线索是纹理梯度。故选C。
【答案】C

10.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
A.社会比较实验
B.监狱模拟实验
C.从众实验
D.社会助长实验
【解析】社会心理学经典实验情况:

实验名称开始时间研究者研究内容研究结果
社会比较实验1949年多伊奇等人让两名被试在个人专用线和共同近道线上选择路线,使自己的车辆以最快的速度,从起点到达终点双方都不愿意合作,虽然在实验中也会偶有合作,但大多数都是竞争的结果
监狱模拟实验1972年津巴多让22名男性大学生随机被指派扮演警卫或囚犯的角色一个简单假设的角色可以很快进入个人的社会现实中,他们从中获得自我认同,无法从他们扮演的角色区分自已的真实身份
从众长实验1951年阿希给被试呈现卡片时,让其判断abc三条线段哪条与标准线段x等长:7名被试中有6名是实验助手大约有1/4到1/3的被试始终保持独立性,无从众行为:约有15%的被试平均
作了总数3/4次的从众行为:所有被试平均作了总数1/3的从众行为
社会助长实验1898年特里普利特让被试在三种情境下骑车完成25英里路程研究发现别人在场或群体性的活动,会明显促进人们的行为效率
 

最早的社:会心理学实验是特里普利特(N Triplett) 1898 年所做的社会助长实验。故选D。
【答案】D

11.小明嚼口香糖玩耍时,不慎将10元纸币掉到狹缝里。几经尝试,自己无法用手将其取出。最后在别人建议下,他用口香糖将其粘出。小明在开始时没有采用这样的方法解决问题,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功能固着
B.原型启发
C.动机
D.知识的表征
【解析】问题解决除受策略、知识等因素影响外还受知识表征的方式。定势、功能固着原型启发、动机、情绪以及人际关系等影响。其中,功能固着是一种从物体的正常功能的角度来思考物体的定势,也就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子某种物体的倾向性。本题中,小明开始只将口香糖作为食物。而不能将其作为一种具有黏性的工具,就是受到功能固着的影响。一旦克服功能固着,则称为功能变通。故选A。【答案】A

12.进行三段论推理时,有时会出现错误的结论。例如,“ 有些哲学家是诗人。有些诗人是西家,所以有些哲学家是画家”。武德沃斯(R.s.Hoodworth)对这种错误推理的解释是
A前提逻辑量词产生的气氛影响人们的结论
B.没有根据前提建立更多的心理模型
C.在推理过程中没有集中注意力
D.个体错误地解释了前提
【解析】三段论推理是演绎推理中的一种简单推理判断,它包括一个包含大项和中项的命題(大前提)、一个包含小项和中项的命题(小前提)以及一个包含小项和大项的命题(结论)三部分。武德沃斯等人就人们在三段论推理中会犯错提出了他们的看法,认为在三段论中,前提所使用的逻辑量词(所有、一些等)产生了一种“气氛”,使人们容易接受包含有同一逻辑量词的结论。本题中是两个特称的前提“有些......”和“有些......”,容易使人得出特征的结论“有......,所以是前提逻辑最词产生的气氛影响人们的结论,故选A。
【答案】A

1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语言的特征的是
A具有社会性
B.具有句法规则
C.有限的词语能产生无限的语句
D.词语与其所代表意义的联系是必然的
【解析】语言具有社会性、主观性、结构性和产生性的特点。其中,语言社会性是指语宫是人类组成社会的条件之一。是社会成员之间最重要的联系纽带,因而它和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语言主观性指一个语文过程。是吉说者在言语交谈中航子词汇以个人的立场或态度:语音结构性是指语言具有句法规则等特点:语言产生性是指语言是一个 生成系统,有限的语宫材料可以创造性地生成无限的句子。本题中,“词语与其所代表意义的联系是必然的”,这不符合语台的主观性特点,因为言说者在言语交谈中赋予词汇以个人的立场或态度,故选D。
【答案】D

14.一般认为,口吃属于
A.语言理解障碍
B.语言产生障碍
C.语言知觉障碍
D.语义加工障碍
【解析】语言产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 词汇选择阶段,说话者根据交流的情景把自己想要表达的想法或者观点转变成具体的概念:(2) 语音形式编码阶段,前面选择好的词条激活跟它对应的语音代码: (3) 发音运动阶段,大脑物音位編码阶段形成的发音动作指令发送给发音运动系统来执行。
前两个阶段均属于言语计划阶段的过程,而发音运动阶段属于执行阶段,这两个阶段是交互进行的,言语能力正常,说话者可以自行调整计划与运动之间的时间关系,如果言语能力有缺陷,就有可能在言语计划和执行之间出现问题,导致言语不流畅,如口吃。所以,口吃是语言产生障碍,故选B。
【答案】B

15.根据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如果一个孩子的心理年龄与生理年龄一一致,则其智商是
A.50
B.75
C.100
D.125
【解析】比率智商的计算公式:智商= (心理年龄/实际年齡)×100;本题中,心理年龄等于生理年龄,所以,智商=100,故逸C。
【答案】 C

16.在智力的PASS模型中,处于最高层次的认知过程是
A.注意
B.计划
C.同时性加工
D.继时性加工
【解析】 PASS模型包含三层认知系统和四种认知过程。三层认知系统之间是一种动态联系,并相互作用、相影响:注意系统是基础,加工系统处于中间层次,计划系统处于最高层次,它负责监督。管理、调节其他的心理过程。故选B。
【答案】 B

17.人们在自我表露时通常遵循的原则是
A.相互性原则
B.折扣原则
C.公平性原则
D.自我监控原则
【解析】自我表露是指个体口头将自己的信息(包括思想、感受和经历)表露给他人。自我表露通常遵循的原则是相互性原则,主要表现为:(1)自我表露是双向、持续的循环过程,而不是一个单独事件: (2)自我表露过程中的所有成分相互依赖、相互影响。故选A。
【答案】A

18.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大五人格因素特质的是
A.开放性
B.精神质
C.神经质
D.宜人性
【解析】大五人格的五个因素分别为外倾性、宜人性(或随和性、和悦性)、责任心(或尽责性、公平性)、神经质(或情绪稳定性、情绪性)和开放性(或创造性)。
本题中,精神质是艾森克提出的三因素人格特质之一。表现为孤独、冷酷、敌视、怪异等偏于负面的人格特征。故选B。
【答案】B

19.将潜意识理论从个体潜意识发展为集体潜意识的学者是
A.阿德勒
B.罗杰斯
C.荣格
D.弗洛伊德
【解析】荣格创立了分析心理学,在弗洛伊德个体潜意识的基础上,把人格分为意识、个体潜意识和集体潜意识三层:意识指心灵中能够被人觉知的部分,如知觉、记忆、思维和情绪等;个体潜意识指一切被遗忘的记忆、知觉和被压抑的经验,以及属于个体性质的梦等,相于弗洛伊德的前意识:集体潜意识指世世代代活动方式和经验库存在人脑结构中的遗传痕迹,由全部本能和它相联系的原型所组成。故选C。
【答案】C

20.当玩具在眼前消失,儿童认为它仍然是存在的。与这个描述对应的概念是
A.客体永久性
B.知觉恒常性
C.运算
D.守恒
【解析】客体永久性是指儿童理解了物体是作为独立实体而存在的,即使个体不能知觉到物体的存在。它们仍然是存在的。本题中,“ 当玩具在眼前消失,儿童认为它仍然是存在的”这就是客体永久性的表现,故选A。
【答案】A

21.大多数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年龄增长而提高。持信息加工观点的研究者对这一现象最可能的解释是
A.发展过程中具体的记忆发生质性变化
B.父母和老师的强化效应随儿童年龄逐渐积累
C.随儿童的成长,他们习得并使用更多样化的记忆策略
D.对儿童而言,记忆能力的测量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前变得更可靠
【解析】儿童在许多记忆任务上的成绩随普年龄增长而提高,从皮亚杰认知发展阶段论的观点来看,是因为儿童的认知发展存在阶段的变化,不同阶段存在质的差异:从信息加工的观点来看,是因为儿童记忆等认知能力的发展存在量的变化,如工作记忆容量的提高、记忆策略使用的变化。所以,随着儿童的成长,他们习得井使用更多样化的记忆策略,故选C。
【答案】C

22.在同伴提名中,受到同伴正向提名较少、负向提名较多的是
A.受欢迎儿童
B.被拒斥儿童
c.有争议儿童
D.受忽视儿童
【解析】同伴提名法是让被试根据某种心理品质或行为特征的描述,从同伴团体中找出最符合这些描述特征的人来。根据其提名结果将儿童划分为不同的社交类型,如受欢迎型、被拒绝型、有争议型、被忽视型等。其中,受欢迎型。被较多的人所喜欢,被较少的人所拒绝:被拒绝型,被较多的人所拒绝,被较少的人所喜欢:有争议型,喜欢他和拒绝他的人都比较多:受忽视型,喜欢他和拒绝他的人都比较少。本题中,受到同伴正向提名(喜欢)较少、负向提名(拒绝)较多,属于被拒绝型,故选B。
【答案】 B

23.特雷恩(R.Tryon)的选择性繁殖实验证明了
A.可以通过训练改善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
B.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与其自然成熟相关
C.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受其基因组成的影响
D.老鼠比鸽子具有更好的迷宫学习能力
【解析】特雷恩选择性繁殖实验,是让走迷宫聪明的老鼠与走迷宫聪明的老鼠走迷宫愚蠢的老鼠与走迷宫愚猛的老鼠相互交配产生后代,代代相传,聪明和愚盘两大亲系的后代学习走迷宫能力差异越变越大。结果表明,迷宫学习能力强的老鼠进行交配的子代迷宫学习能力也强,迷宫学习能力差的老队进行交配的子代迷宫学习能力也差,故老鼠的迷宫学习能力受其基因组成的影响。故选C。
【答案】C

24.根据屈布勒-罗斯(E. Kibler-Ross)的观点,死亡应对可以分为五个阶段。这些阶段依次是
A.愤怒—否认—抑郁—乞求—接纳
B.否认—抑郁—乞求—愤怒—接纳
C.愤怒—抑郁—否认—乞求—接纳
D.否认—愤怒—乞求—抑郁—接納
【解析】根据屈布勒--罗斯的观点。临终病人心理和行为会发生变化,临终的状态过程大致可分为五个阶段:①香认阶段:病人对疾病的严重性尚无思想准备,否认是为了暂时躲避病症给予的压迫感;②愤怒阶段:当病情趋于危重、难以否定时,病人表现出生气、愤怒及怨天尤人的情绪,常迁怒家属及医护人员:③乞求阶段:此时期,病人存有发生奇迹的幻想,期盼延长寿命,提出种种要求,要求活到完成某些重要事情等:④抑郁阶段:当病人知道死亡无法逃脱之后,便进入重度抑郁,表现为悲伤,情绪低落,食欲减退,体重下降等:⑤接纳阶段:此阶段病人准备接纳与之俱来的一切,多数病人对即将面临的死亡有所准备。心情相当平静,对高兴或悲哀麻木默然,置之度外。故选D。
【答案】 D

25.下列关于皮亚杰认知发展理论中“图式”的表述,错误的是
A.图式是知识的-种表征方式
B.图式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
C.图式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
D.图式是凡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
【解析】皮亚杰认为图式是人脑中已有的知识经验的网络,表征特定概念,事物或事件的认知结构,它影响对相关信息的加工过程。皮亚杰认为图式内涵包括:图式是知识的一种表征方式,是概括化的动作模式,也是动作的结构或组织。本题中,“ 阳式是具有可逆性的一种操作”的说法过于笼统,按照皮亚杰的观点,处于感知运动阶段和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图式是具有不可逆性的。故选D。
【答案】D


26.布鲁纳认为,学生学习必须“超越给定信息”。这一观点强调的学习过程是
A.获得
B.转化
C.评价
D.动机
【解析】布鲁纳认为学习者的学习过程包括新知识的获得、知识的转化和评价三个阶段。其中,知识的转化是指超越给定的信息运用各种方法将它们变成另外的形式。以适合新的任务,井获得更多的知识。本题中,学生学习必领“超越给定信息”,这是强调学习的知识转化阶段,故选B。
【答案】B

27,根据加涅的观点。属于连锁学习范畴的是
A.辨别学习
B.言语联想学习
C.具体概念学习
D.定义概念学习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水平的高低提出八类学习: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的学习以及高级规则的学习。其中,连锁学习是指学习联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联结。在刺激—反应学习中可能涉及词语的和非词语的刺激所引起的肌肉等效应器官的反应。而连锁学习则主要指非词语的刺激—反应行为的联结序列。本题中,言语联想学习指学习由言语刺激和言语反应组合而成的言语序列,是一种特殊形式的连锁学习,形成的是一系列语音单位的联结,而不是动作的联结。如,将单音节连成复合音节,将单词或词组连成句子,将中文词译成英文等。故选B。
【答案】 B

28.根据多伊奇(M. Deutsch)的观点,最能激发学生掌握目标动机系统的课堂结构是
A.竞争型课堂结构
B.合作型课堂结构
C.个体化型课堂结构
D.混合型课堂结构
【解析】个体化激发的动机系统是任务掌握的动机系统,因为个体型结构很少注重外部标准,强调自我发展和自身进步。由于个体型结构强调的是完成学习活动本身,即个体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不注重他人是否完成学习。因此它强调只要自已努力就会完成学习,获得自我的进步和水平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往往将成功归因于自己的努力,产生很强的自豪感:失败则会产生内疚感,但也不会认为自己无能,而是通过增加努力或寻找更好的学习方法来争取下次的成功。所以,个体化型课堂结构是最能激发学生以掌握日标为中心的动机系统。故选C。
【答案】 C

29.外部动机和内部动机不是相互对立的,学习动机激发的重点在于外部动机的不断内化。持这一观点的动机理论是
A.成败归因理论
B.成就目标理论
C.自我价值理论
D.自我决定理论
【解析】自我决定理论认为,动机实际上是一个从外部控制到自我决定的连续体。连续体的一个极端是完全外控的行为(如为了迷避惩罚而采取的行为),另一个极端则是受到内部激励的行为(如能够带来快乐的活动).处于连续体中间部分的行为,最初需要通过外部诱因激发而来,不过在行为过程中个体还渐体验到自我决定和自我调节的快乐,从而产生了自我满足感。换句话说,个体在以后过程中之所以继续实施这些行为,是因为在活动中感受到了自我的价值和活动的意义。故选D。
【答案】 D

30.普雷马克原理是指
A.用低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B.用高频活动作为低颇活动的强化物
C.用低频活动作为低频活动的强化物
D.用高频活动作为高频活动的强化物
【解析】普雷马克原理就是用来帮助教师选择最有效强化物的一种方法,是指用高频行为(喜欢的行为)作为低賴行为(不喜欢的行为)的有效强化物,故选B。
【答案】B

31.在以前学习中得到提高的某种官能,对后来涉及该官能的学习产生促进作用,从而表现出迁移效应。持这一观点的迁移理论是
A.形式训练说
B.共同因素说
c.概括原理说
D.关系转换说
【解析】学习迁移的理论及其主要观点

迁移理论主要观点
形式训假定人类大脑的许多区域代表了许多不同的官能。某些官能如果受到训练,
共同因当两种训练机能具有相同的要素时,不管学习者是否觉察到这些共同性,
概括原迁移产生的关键在于学习者能够概括出两组活动之间的共同原理,在经验
关系转迁移的发生取决于能否突然发现两种学习情境中的各种要素构成的关系是
 

本题中,某些官能如果受到训练就能促进涉及该官能的学习是形式训练说的观点,故选
【答案】 A

32.首先提出“实验心理学”一词的学者是
A.笛卡儿
B.冯特
C.铁钦纳
D.赫尔姆霍茨
【解析】冯特在《对感官知觉理论的贡献》(1862)一书中首次提出了“实验心理学”的概念。这部书常和费希纳的《心理物理学纲要》一起被认为促进 了新心理学(即实验心理学)的诞生。故选B。【答案】 B

33.在研究的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点上发生的各种社会事件都可能影响被试的行为。从前混淆实验处理的效果。这种影响研究内部效度的因素属于
A.历史因素
B.成熟因素
C.统计回归效应
D.研究变量与被试特点的交作用
【解析】内部效度是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实性程度,是实验结论的真实性。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包括主试因素、被试因素、历史因素、成熟因素以及统计回归等。其中,历史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历史(经历)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结果产生影响的特定时间。当出现这种情况时,研究者无法判断实验结果是由自变量引起还是由特定时间引起,本题中,某一时期内或特定时间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这属于历史因素对内部效度的影响,故选A。
【答案】A

34.既能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每个加工阶段特点的实验是
A.库珀(L. Cooper)的心理旋转实验
B.汉密尔顿(W.Hamilton)的字母转换实验
C.克拉克(HL Clark)的句子一图形匹配实验
D.斯腾伯格(s.Sternberg)的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实验
【解析】汉密尔顿的字母转换实验能够比较直接地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而且也能比较明显地看出这些加阶段,就像打开窗户一览无遗一样。 所以,这种实验技术也是开窗实验的经典范式。它是反应时实验的一种新形式。本题中,能直接测量每个加工阶段的时间,并且 看出每个阶段加工特点的实验是汉密尔顿的字母转换实验。故选B。
【答案】 B

35.功能性磁共振成像技术的缩写是
A.PEt
B.fMRI
C.MEG
D.ERPs:
【解析】 PET是“positron emission tomograph” 的缩写,中文名为正电子放射层扫描术: FMRI 是“functional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的缩写,中文名为功能性磁共振成像: MEG是“magne toencephalography”的缩写,中文名为脑磁图; ERPs是“event relatedpotentials”的缩写,中文名为事件相关单位。改选B。
【答案】B。

36.根据表中所列的信号检测论实验结果,可计算出d”值为
某信号检测实验结果

P(y/M)P(y/SM)ZZ00
0.040.29-10.550.090.34

A.-1.20
B.0.25
C.0.43
D.2.30
【解析】被试的辨别力或敏感性可以用噪音分布f, (X)与信号加噪音分布fsw (D)的分离程度,即两个分布之间的距高来表示,称为辨别力指数d'。辨别力指数d”等于击中率对应的2分数与虚报率对应的Z分数之差,公式是; d”=2.r-Z%。o 本题中,将两者的数值代入公式d”=0.55-(-1. 75) =2. 30,故选D。
【答案】D

37.在研究双眼辐合对大小-距离判断的影响实验中,发现在刺激物的实际大小和实际距离都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辐合角度的增大
A.个体知觉的距离愈近
B.个体知觉的距离愈远
C.个体的距离知觉愈好
D.个体的距离知觉愈差
【解析】双眼辐合,又称视轴辐合,是指双眼看物体时产生深度知觉所依赖的线索之一。两眼对推一个物体时,视轴必须完成一定 的辐合运动。看近距离的物体,视轴趋于集中,辐合角度增大:看远距离的物体,视轴趋于分散,辐合角度变小。视轴的辐合运动可帮助人们精确地知觉物体的距离。惠特斯通研究印证在刺激物的实际大小和实际距离都固定不变的情况下,随着辐合角增大会使人感到物体近了,故选A。
【答案】 A

38.黄色颜料和绿色颜料混合所得到的颜色,其明度是
A.与黄色保持一致
B.与绿色保持一致
C.两种颜色的明度相加
D.两种颜色的明度相减
【解析】颜色混合,是指两种或者多种颜色混合在一起会产生-种新的颜色。颜色混合有两种,即色光混合和颜料混合。其中,色光混合遵循加法原则,色光混合得来的颜色,是各种参加混合色强度的相加,因而更亮:而颜料混合遵循减法原则,参加混合的各种颜色互相吸收,最后看到的是彼此都不吸收的颜色,其明度也会比参加混合的颜色暗。本题中,是颜料混合,所以黄色和绿色的明度相减,故选D。
【答案】 D

39.探讨注意在多个并行任务间的指向和调节作用时,常用的研究范式是
A.双侧任务范式
B.双任务范式
C.提示范式
D.搜索范式
【解析】双任务范式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本题中,研究多个并行任务间的指向和调节时的注意,常使用双任务范式,故选B。
【答案】 B

40.采用拉丁方设计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
A.消除法
B.恒定法
C.抵消法
D.随机控制法
【解析】拉丁方是一种为减少实验顺序对实验的影响,而采取的一种平衡实验顺序的技术,实际上是平衡抵消了实验顺序(额外变量)对结果的影响,所以,采用拉丁方设计控制额外变量的方法属于抵消法。故选C.
【答案】 C

41.在进行视觉实验时,视觉刺激会对视觉感受性产生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为
A.只有强光会降低视觉感受性
B.只有弱光会降低视觉感受性
C.强光和弱光都会降低视觉感受性
D.强光和弱光都会提高视觉感受性
【解析】视觉感受性是视觉系统对刺激物的视觉能力。感受性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受内外条件的影响,例如适应、对比、感官之间的相互作用、生活需要和训练等。本题中,不管强光还是弱光,持续的光刺激都会导致视觉适应,从而降低视觉感受性。故选C。
【答案】C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42~44题
下表为一个考察学生几何题解决能力的实验设计模式及假设结果。其中,几何题解决能力采用测验进行测定,满分100分。

问题难度训练方法
方法一方法二
9597
3060
 

42.该研究最恰当的实验设计是
A.被试内设计
B.被试间设计
C.嵌套设计
D.事后回溯设计
【解析】从表中可知,该实验研究中有两个独立的自变量:问题难度(难与易)、训练方法(方法一与方法二),且每个自变量各有两个水平。如果采用被试内设计,会产生前后实验处理的影响,而采用被试间设计,不同组的被试分别进行各自的实验处理,可以有效规避这种误差。本题中,嵌套设计不适用于两个独立的自变量的实验,而事后回溯设计是所研究的现象已经发生之后对其发生原因进行追溯,是一种准实验设计,不涉及自变量的操作、额外变量的控制,故选B。
【答案】 B

43.根据所列结果,该实验可能存在
A.交互作用
B.易化作用
C.抑制作用
D.强化作用
【解析】交互作用是指当一-个自变量对因变量影响大小因其他自变量的水平不同而有所不同时,所产生的交互作用影响因变量的结果。本题中,在自变量问题难度的“易”水平上,训练方法一和二几乎没有差别。 在自变量问题难度的“难”水平上,训练方法二优于训练方法一。因此,两个自变量之间可能存在交互作用。故选A。
【答案】A

44.根据所列结果,还应考虑实验可能存在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地板效应
D.天花板效应
【解析】额外变量控制可能存在的实验效应类型及其特点:

实验效应特点
霍桑效应指当被观察者知道自已成为被观察对象而改变行为倾向的反应
安慰剂效又名伪药效应、假药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
天花板效应又称高限效应,测量指标选择得过于容易。即被试会轻易获得高分
地板效应又称低限效应,测量指标选择得过于困难,即被试的分数都会很低
 

本题中,在问题难度较易的情况下,被试在两种训练方法中都获得了极高的分数,都接
近满分,此时很有可能产生了天花板效应。故选D。
【答案】D

45.信度系数的定义公式是


【解析】在经典测验理论中,信度被定义为真分数的变异数与观测分数的变异数的比值,即r。二故选A
【答案】 A

46.某个测验由于条件限制,只得到了一次施测数据。此时计算该测验的信度应该使用
A.多质多法
B.复本法
C.分半法
D.重测法
【解析】多质多法是效度评估的方法,复本法需要两个平行的测验测量,重测法需要同一组被试施测两次,均不符合本题中的测验条件。而分半法只需要将本次测验分成对等的两半后,分析所有被试在这两半上所得分数的一致性程度即可,故选C。
【答案】 C

47.某研究中共有3组被试,每组12人,进行方差分析时,误差自由度为
A.2
B.11
C.33
D.35
【解析】本题中的实验设计属于被试间设计,组间自由度dt=k-1,组内自由度dfi=k(1r1)。在这种情况下,误差自由度即组内自由度。本题中共有3个小组(k-3),每个小组12人(r=12),即df-3X (12-1) =33,故选C。
【答案】C

48.关于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的表述,错误的是
A.均可用于大规模的团体施测
B.可用于官兵选拔和职位配置
C.可用于企事业领域人员选拔
D.前者为非文字测验,后者为文字测验
【解析】陆军甲种测验和陆军乙种测验是-种团体智力测验。是在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为了快速选拔官兵和分派兵种而编制的测验。其中,陆军甲种测验由8个分测验组成,属于文字测验:陆军乙种测验由7个分测验组成,属于非文字测验。该测验也可用于企事业领域的人员选拔。故选D。
【答案】 D

49.根据因素分析的结果,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测查的能力因素主要包括
A.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加工速度
B.分析能力、人际关系、图形分析、类比推理
C.语词关系、认知风格、工作记忆、空间推理
D.词汇能力、知觉组织、创造能力、抽象推理
【解析】韦克斯勒儿童智力测验(第四版)从以往测量言语和操作能力的两因素结构改为四因素结构,测量的能力因素包括言语理解、知觉组织、工作记忆和加工速度。故选A。
【答案】A

50.测量的基本要素是
A.信度、效度
B.参照点、单位
C.参照点、信度
D.单位、效度
【解析】测量的原始起点。即测量前测量对象的数量的固定原点被称作参照点。一般情况下,测量的参照点的数字被定为“0”。在通常见到的测量工具中,我们可以看到的刻度(1, 2. .....就是测量的单位。也就是说测量的基本单位是“I”,当然,对于不同的测量工具中的测量单位的解释是不同的。因此,参照点和单位是测量的基本要素。故选B。
【答案】B

51.一个呈负偏态分布的随机变量,其众数、中数、算术平均数的大小关系是
A.三者相等
B.众数最小
C.中数最小
D.算术平均数最小
【解析】在负偏态分布中,KM<m,其中,m为众数,起为中数,m为平均数。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數永远位于尾端,中数位于把分布下的面积分成两等份的点值上,众数则在波峰对应的点值上。故选d。
【答案】 D
52.关于下列四个图形的描述,错误的是


A.图a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不同,方差相同
B.图b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不相同
C.图c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方差均不相同
D.图d中两个随机变量的均值相同,方差也相同
【解析】在随机变量的分布图中,横坐标中能够找到平均数的位置。在正态分布中,波峰对应的点值即平均数,在偏态分布中,平均数在尾端。随机变量分布曲线的特征可以反映标准差或方差的大小,随机变量的集中程度越高,标准差或方差越小,分布图越高狭,反之,分布图则低留。本题中,图d中两个变量均值相同,方差却不同。故选D。
【答案】D

53.下列关于概化理论的表述,错误的是
A.属于随机抽样理论
B.关于行为测量可靠性的理论
C.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
D.全域分数类似经典测量理论的真分数
【解析】测量的三大理论是经典测量理论(CTT)、概化理论(GT)和项目反应理论(IRT)都是关于行为测量可靠性的理论。本题中,“ 关于被试能力估计的理论”是项目反应理论。一般在应用项目反应理论时,必须进行项目多数与被试能力的估计。因为项目反应理论也称潜在特质理论或潜在特质模型,该理论假设被试有一种“潜在特质”。潜在特质就是在观察分析测验反应基础上提出的一种统计构想。在实际测验中,潜在特质一股是指潜在的能力。故选C
【答案】C

54.关于克龙巴赫口系数的表述,错误的是
A.。系数可用来描述0.1计分测验的信度
B.。值是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
C. a值大,测验信度一定高
D. σ值小,测验信度一定低
【解析1克隆巴赫。系数公式a=_”0-Z 告)。其中,a为信度系数,n为测验题n-1目数,s于 为每题各被试得分的方差,s; 为所有被试所得总分的方差。测验不管是c0. 1)计分还是其他方式计分都可以计算克隆巴赫a系数。信度系数的一种粗略估计方法是求测验的分半信度。但分半方法多种多样,所得结果不太稳定,而克隆巴赫a系数是所有可能的分半信度的平均值。在同属测验中,克隆巴赫。系数是测量信度估计的下界,当o值大时,测量信度必要,当σ值小时,则不能判定测量信度不高。故选D。
【答案】D

55.美国教育考试服务中心采用0=13+4XZ表述题目难度,式中字母o表示题目难度值,2表示由P值转换得来的标准分数,其取值范围为-3~3.根据正态分布表,下列表述错误的是
A.占属于等比量尺
B.△值越大,题目越难
C.通过率P0.50时,A=13
D.△以25为上限,1为下限
【解析】从公式s =13+4X2 (Z的取值范围是-3~3)可知,△的范围是1~25,故s值无零点,所以8不属于等比量尺(A选项错误》。当通过率P-0.50时,2值为0,^值为13,因为P值对应于正态曲线下的面积,P值越大,对应的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就越大,Z值就越小,0值就越小:反之,P值越小,对应的正态曲线下的面积就越小,Z值就越大。所以,△值越大,难度越高,0值越小,难度越小。故选A。
【答案】A

56.在Logistic 三参数模型项目特征曲线(1CC) 上。 拐点处的斜率表示的参数是
A.难度
B.区分度
C.猜测度
D.能力值
【解析】项目特征曲线假设是指被试对湖验项目所作反应的概率遵循一定的函数关系这种函关系可以用项目特征曲线表示出来。用来报合项目特征曲线的函數,称作项目特征函数(Item charneteristic function, ICF) 。其中,Logistic 函数的表达式为:
1+e-105
其中,θ是潜在特质变量,P( 0)是潜在特质值为θ的被试在该试题上正确作答的概率: a是项目区分度系数,理论上可以取(-∞,+∞),典型值在【-2.8, 2.8】上: b是项目难度系数,理论上可以取(-∞,+∞),典型值在【-3, 8】上。直观上看,曲线上通过率为50%的那个点( 曲线拐点,b值)能反映该题目的难度,该点对应的总分越高,说明这个题目的难度值越小,即难度越大:该点的斜率(a值)能反映该项目的区分度,越陡峭,区分度就越好。故选B。
【答案】B

57.在各类选拔性测验中,若不同测验分数可以互相补偿,则用来合成不同测验分数的最恰当方法是
A.原始分数相加法
B.线性等值法
C.多元回归方法
D.汇编栅格法
【解析】当需将几个分数或几个预测源组合起来,以获得一个合成分数或作总的预测时就需要进行分数合成。分数合成的方法有直觉合成法、加权求和合成法、多重回归法,多重划分法(连续栅栏法)。加权求和合成法和多重回归法都适用于各个测验所测特质间具有相互代偿作用的情况。但是对于选拔性考试,需要用测验结果对预测效标作出估计,此时要选用多元回归分析组合分数。故选C。
【答案】C

58.两个变量分布都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要计算两者之间相关系数,最恰当的方法是
A.四分相关
B.φ相关
C.二列相关
D.点二列相关
【解析】常用相关分析类型及其适用条件:

类型适用条件
四分相关适用于两个变量都是连续变量,且每一个变量的变化都被人为地划分为
φ相关当两个变量都是二分变量,无论是真正的二分变量还是人为的二分变量
二列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都来自正态总体的等距和等比变量,但其中一列变量被
点二列相关适用于两列变量中一列为等距或比率的测量数据而且总体分布为正态,

本题中,两个二分变量的相关适用于φ相关分析,故选B。
【答案】 B

59.当样本容量增大1倍时,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长度会
A.扩大1倍
B.编小1倍
C.扩大1.414倍
D.缩小1.414倍
【解析】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估计的公式:
当样本容量增大1倍时,n变成了2n, 2的平方根是1. 414,因此总体平均数的置信区间长度缩小1.414倍。故选D。
【答案】D

60.一元线性回归方程有效性检验及解释率的计算方法是
A.偏相关分析和计算信度系数B.方差分析和计算决定系数
C.多重t检验和计算回归系数D.因素分析和计算拟合指数
【解析】回归模型有效性检验是对求得的回归方程进行显著性检验,看是否真实地反映了变量间的线性关系,有效性检驗常利用方差分析原理。解释率则计算决定系数R。决定系数等于回归平方和在总平方和中所占比例,能够说明r变量的变异有多少可以由X解释。故选B。
【答案】 B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61 ^63题。
下表是一次大规模考试中-道单项选择题的数据统计表。表中样本总人数为2320人,分成五组,每组464人。该选择题满分2分,正确答案为D。

选项组一组二组三组四组五选择
A125805139370.143
B1401339598900.235
C59557557360.122
D1401962432703110.500
 

61.所有考生在该选择题上得分的平均分是
A.0.3
B.0.5
C.1.0
D.1.2
【解析】从表中可知,正确选项D的选择率是0.5,表示总人数中有一半的人选择正确,得2分,另外一半的人得0分,所有考生的得分平均分则应该是1分。故选C。
【答案】 C
62.该题目得分的标准差为
A.0.3
C.0.8
D.1.0
【解析】标准差的公式是:
其中,前起- x为样本值,其平均值(算术平均值)为1。平均分是1分,160人的得分是0分,1160 人的得分是2分,将其代入。可得标准差为1。因此本题选D。
【答案】 D

63.如果正确回答该题的考生其测验总分的平均值为75分,错误回答该题的考生其总分的平均值为65分,所有考生测验总分的方差为100,那么该题的区分度为
A.0.1
B.0.5
C.0.86
D.1
【解析】本题中,题目的记分方式是二分变量,测验总分是连续变量,因此区分度的计算应该使用点二列相关系数,具体公式如下:
代表通过该项目被试的平均效标分数(本题中是75分),x为未通过该项目被试的平均效标分数(本题中是65分):口和a分别是通过和未通过该项目的被试人数的百分比(本题中都是50%);0是考生测验总分的标准差( 0=100,故0=10) ,将数值代入公式,得到区分度为0.50,故选B。
【答案】 B

64.一次测验的分数服从方差为25的正态分布,某学校共有100 名学生参加测试,其均值为70分,若置信水平为0. 99,则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为
A.【69.50, 70.50】
B.【68.71.71. 29】
C.【67.52,72.48】
D.【63.55,76.45】
【解析】总体方差o'已知,且为正态分布,故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估计公式为:99%的置信水平的z值为2.58,将样本平均值70、样本标准差5 (由方差得到)样本容量100代入公式,得到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是【68.71, 71. 29】。故选B。
【答案】B

65.有300名考生,期中和期末专试成绩的相关系数为0.62,两次考试成绩平均分数均为80分。如果给所有考生的期中成绩各加8分。加分后两次成績的相关系数是
A 0.52
B.0.62
C.0.70
D.0.72
【解析】本题中的相关系数是两列连续变量的相关系数,所以,是积差相关系数,其公式为:
之(x,-0)(;-7)nSySr
其中X一天是X变量的高均差,r-8 是Y变量的标准差,S,为 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