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年专注考研辅导
因为专注,所以出色

0371-60904200 全国咨询热线服务
您所在的位置: 首页 > 考研备考 > 正文
考研备考

2019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来源:天任考研  |  更新时间:2020-12-22 09:43:45  |  关键词:

  •  
  •  
  •  

2019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2019年312心理学专业基础综合试题答案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

1.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

A.机能主义

B.人本主义

C.行为主义

D.构造主义

【解析】各学派的主要观点如下:

学派基本观点

机能主义意识体验的适应性且的要比结构更重要

人本主义人是自主理性的动物,具有自我发展的潜能

行为主义心理学只研究可观察的外显行为

构造主义意识的内容可以分为感觉、意向、微情三种因素

所以,认为人类的主要任务是使自身的潜能得到不断发展的心理学派是人本主义,故选

【答案】B

2.当一个人非常开心的时候,大脑皮层最活跃的区域是

A.左侧颞叶

B.右侧颢叶

C.左侧前额叶

D.右侧前额叶

【解析】根据大脑皮层分区可知,额叶与情緒情感有关,而有研究表明积极情绪(如开心)会激活左侧前额叶,消极情绪( 如厌恶)会激活右侧前额叶。故选C。

【答案】C

3.甜味感受器主要分布在

A.舌尖

B.舌根

C.舌两侧前部

D.舌两侧后部

【解析1味觉的感受器是分布在舌面上:的味蕾。味觉主要有甜、成,酸、苦四种。舌尖对甜味最敏感,舌中对成味最敏感,舌两侧对酸味最敏感,舌后部对苦味最敏感。故选A。

【答案】A

4.天黑后刚走进房间会觉得黄色灯光刺眼,但过一段时间后, 灯光看起来就没有那么刺眼了。这种感觉现象是

A.颜色恒常性

B.色光适应

C.色光頡颜

D.视错觉

【解析】由于刺微物的持续作用而引起的感受性的变化,这种现象被称为感觉适应。本题中是黄色灯光的感受性发生变化,所以是色光适应。故选B。

【答案】 B

5.电影胶片上的陆面是静止的。但播放时人们看到的却是连续运动的画面。产生这种运动效果的视觉机制是

A.双眼视差

B.视轴辐合

C.视觉后像

D.线条透视

【解析】感觉后像是指刺激停止作用后,感觉印象仍滞留一段时间的现象。 本题中,电影画面本身是显现一系列静止的画面,因为视觉后像的存在就会产生似动现象。从而看到连续运动的画面。故选C。

【答案】 C

6.下列有关时间知觉的表述,错误的是

A.情绪、动机影响时间知觉

B.时间知觉需要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

C.时间知觉是对客观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

D.回忆往事时,同样-段时间,经历越丰富觉得时间越短

【解析】时间知觉是以某种客观现象作为参照,对客观事物连续性和顺序性的知觉。情绪、动机是影响时间知觉的重要因素,同样一段时间, 经历越丰富时间知觉越长,反之越短。所以,选项A、B. C正确,故选D。

【答案】D

7.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的特点是

A.低频率、高波幅

B.低频率、低波幅

C.高频率、高波幅

D.高频率、低波幅

【解析】快速眼动睡眠阶段,脑电波呈现高频率,低波幅的特点。身体如清醒状态或恐俱时的反应,肌肉松软,呼吸急促,血压不规则。睡眠者眼球快速上下左右移动,而且通常伴随着栩栩如生的梦境。故选D。

【答案】 D

8.系列位置效应被看作支持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划分的证据。如果在实验中加快单词系列中每个单词的呈现速度,最可能的结果是

A.对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有影响

B.对首因和近因效应都没有影响

C,对近因效应有影响,对首因效应没有影响

D.对首因效应有影响,对近因效应没有影响

【解析】系列位置效应是指记忆材料在系列位置中所处的位置对记忆效果产生的影响,通常接近开头和末尾的记忆材料的记忆效果好于中间部分的记忆效果。开头和结尾记忆效果较好,分别叫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

按照双重记忆理论对系列位置效应的解释,首因效应起作用是因为首先接触的材料有足够时间进入长时记忆,而近因效应采用的是短时记忆。改变单词呈现的速度会增加中间部分容易遗忘的单词重复次数,从而使短时记忆变成长时记忆,所以呈现速度改变会影响首因效应,而对近因效应没有影响。故选D。

【答案】D

9.在一项实验中,先让潜水员在海滩上或者在水下学习一些单词。然后再检测其识记效果。其中一组被试的测验环境与学习环境一样,另一组的测验环境与学习环境不同。结果发现,前者的测验成绩优于后者,能够较好解释这种现象的是

A.编码的特异性

B.信息的易提取性

C.状态依存性效应

D.逆行性遗忘

【解析】当记忆提取的背最与编码的背最相匹配时,记忆最为有效,这个原则称为编码特异性原则。本题中,被试的测验环境与学习环境一样时识记效果更优,体现了编码的特异性,故选A。选项B,信息的易提取性强调提取线索对提取的影响,没有选项A恰当:选项C,状态依存性效应是指生理或情绪状态对回忆起到的线索作用,在-定的身心状态下识记的材料,在同样的状态下比较容易回忆出来:选项D,逆行性速忘是指对过去的事情遗忘了,但新的记忆还是能够形成。

【答案】A

10.要成功解决“用6根火柴接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这一问题(答案见下图),需要克服的消极影响是



A.定势

B.原型启发

C.功能固着

D.无关信息

【解析】定势是指心理活动的一种准备状态,它影响解决问题时的倾向性。定势使人们在解决问题时具有一种傾向习性,并影响问题是否顺利解决。定势有时可以促进问题的解决,但有时使问题解决的思维活动变得呆板。原型启发足指在问题解决过程中通过“原型“获得一些原理的启发,使其结合当前问题的有关知识,形成解决方案。从而创造性地解决问题。功能固着是人们把某种功能赋子某种物体的倾向。在功能固着的影响下,人们不易摆脱事物用途的固有观念,因而直接影响到人们灵活地解决问题。本题“用6根火柴排列成4个等边三角形”。容易产生在一个平面上排列的定势,从而影响问题的解决,只有克服定势的消极影响,才能解决问题。故选A。

【答案】A

11.人在高兴时眉开眼笑,愤怒时双目四瞪。这些表情是

A.身段表情

B.姿态表情

C.面部表情

D.言语表情

【解析】表情分为面部表情、言语表情和姿态表情。其中,面部表情是指通过眼部肌肉、脸部肌肉和口部肌肉的变化来表现各种情绪状态:言语表情是通过言语的声调、节奏和速度等方面的变化来表达情绪:姿态表情可分为身段表情和手势表情。身段表情诸如捧腹大笑、坐立不安等。手势表情是后天习得的,受社会文化影响,通常与言语-起使用,也可以单独地表达态度,如振臂高呼、双手一摊等。 本题中“眉开眼笑、双目國瞪”都是面部表情,故选C。

【答案】C

1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普拉切克(R.Plutchik)提出的情绪维度是

A.强度

B.相似性

C.两极性

D.紧张度

【解析】普拉切克提出情绪具有相似性。两极性以及强度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维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锥体截面划分为八种原始情绪,相邻的情绪是相似的,对角位置的情绪是对立的,锥体自下而上表明情绪由弱到强的变化。紧张度不是普拉切克提出的情绪维度,故选D。

【答案】D

13.小宏因为调换工作单位的事情犹豫不决。新单位虽然待遇优厚,但是工作压力大;原单位虽然待遇较差,但是工作压力小。这种动机冲突是

A.双趋冲突

B.双避冲突

C.趋避冲突

D.多重趋避冲突

【解析】动机冲突的类型:

类型含义

双趋冲突当两种同样具有吸引力的目标同时存在。但是人们不能同时达到,只能选择其中一种目标,而放弃另一目标时所产生的冲突

双避冲突指当两种人们同样力图回避的目标同时并存,但是人们不可能同时回避它们,只能回避其中一种时产生的冲突

趋避冲突同一事物对人们既有吸引力,又有排斥力,人们既想接近它。又想回避它时产生的冲突

多重趋避冲突是一种最复杂的冲突,人们面对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目标,而每个目标都对人们既具有吸引力又具有排斥力,人们需要进行多种选择,审慎地权衡利弊

本题中,两种选择都对小宏有吸引力和排斥力。故选D。

【答案】D

14.一位科研人员希望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这种动机属于

A.权力动机

B.利他动机

C.交往动机

D.成就动机

【解析】成就动机是在人的成就需婴基础上产生的,激励个体乐于从事自已认为重要的或有价值的工作,并力求获得成功的一种内在驱动力,这是人类的一种主要的学习动机。本题中,发表更多高质量的学术论文是科研人员自身价值和成就的体现,是一种追求成功的内在驱动力,故选D。

【答案】D

15.西家的色彩鉴别力属于

A.抽象能力

B.一般能力

C.特殊能力

D.模仿能力

【解析】一般能力和特殊能力基于斯皮尔曼的二因素说。一般能力是指在不同种类的活动中都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观察力、记忆力、抽象概括力、想象力、创造力等。特殊能力是在某种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是顺利完成专业活动的心理条件。本题中,画家的色彩鉴别力不是普通人都具备的能力。而是从事画画这个专业活动中表现出来的能力,故选C。

【答案】C

16.下列选项中,属于品体智力的是

A.词汇理解能力

B.类比推理能力

C.演绎推理能力

D.运算速度

【解析】美国心理学家卡特尔把智力的构成区分为流体智力和品体智力两大类,流体智力是在信息加工和问题解决过程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如认知、类比、归纳演绎等。一般人20岁以后源体智力达到顶峰,30岁开始下降。流体智力属于人类的基本能力,个体差异受教育文化影响较少。晶体智力是一个人所获得的知识以及获得知识的能力,它取决于后天学习和社会文化,晶体智力在一生中一直发展,25岁后发展较平缓。本题中,词汇理解能力是通过后天数育和经验而习得的,属于晶体智力。故选A。

【答案】A

17.东方人比较含器,西方人比较直率。根据奧尔波特的人格理论。这种某一群体所具有的特质称为

A.共同特质

B.首要特质

C.中心特质

D.次要特质

【解析】奥尔波特把特质分为共同特质和个人特质。共同特质是属于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性格特征。个人特质是个人独特的性格特征。个人特质又有三个不同层次:①首要特质,是一个人最典型、最有概括性的特质,它影响到-个人各方面的行为;②中心特质,是构成个体独特性的几个重要特质,虽影响不遍及个体的每一行动, 但也代表了个性的重要特征:③次要特质,是个体的-些不太重要的特质,往往只有在特殊的情况下才会表现出来,多作为人适应环境时的某些暂时性行为。如独特偏好以及因环境影响而表现出的特点。本题中,东西方人的“含留”或“直率”性格特征是同一文化形态下人们所具有的一般性格特征,故选A。

【答案】A

18.在弗洛伊德提出的人格理论中,本我、自我和超我所遵循的原则分别是

A.现实原则、道德原则、快乐原则

B.现实原则、快乐原则、道德原则

C.道德原则、现实原则、快乐原则

D.快乐原则、现实原则、道德原则

【解析】弗洛伊德认为人格包括本我、自我和超我三个成分,其中,本我遵从快乐原则,自我遵从现实原则,超我遵从道德原则。故途D。

【答案】 D

19.艾森克用内外倾和神经质两个维度来描述人格,其中“内倾、情绪稳定”的人格特质所对,应的气质类型是

A.多血质

B.黏液质

C.胆汁质

D.抑郁质

【解析】艾森克的内外倾和神经质对应的4种气质类型的特点如下表:

内外倾神经质

多血质外倾稳定

胆汁质外倾不稳定

黏液质内倾稳定

抑郁质内倾不稳定

按照上面表格,内倾、情绪稳定对应的是黏液质,故选B。

【答案】B

20.不同年龄儿童认知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持此观点的学派是

A.皮亚杰学派

B.新皮亚杰学派

C.社会文化历史学派

D.精神分析学派

【解析】新皮亚杰学派,又称“后皮亚杰学派”。即把信息加工观点和皮亚杰发生认识论结合起来而形成的研究儿童认知发展的心理学流派。该学派认为不同年龄儿童认知能力的差异主要是由加工容量、加工策略等方面的差异造成的。故选B。

【答案】B

21.在孕期的个体发展中,致畸因素最容易造成潜在危害的时期是

A.胚囊期

B.胎儿期

C.胚胎期

D.受精卵期

【解析】3至8周是胚胎阶段,这个阶段是一个关键阶段,这时如果有害物质进入胚胎,会产生永久的、不可逆转的损伤。所以,该阶段是胎儿发育的致畸敏感期。故选C。

【答案】C

22.给6个月的婴儿反复呈现一个红色的气球,开始时婴儿会一直盯着看,后来婴儿的注视时间减少。这时换一个黄色的气球呈现给婴儿,婴儿的注视时间又会增加。这一过程称为

A.同化与顺应

B.延迟模仿

C.操作性条件反射

D.习惯化与去习惯化

【解析】习惯化与去习惯化是婴儿认知研究的重要范式之一。习惯化是指婴儿对一个重复出现的刺激逐渐熟悉,兴趣下降,表现为注视时间减少或吸吮频率恢复到基线水平;去习惯化是指当刺激发生变化时,婴儿再次对刺激物产生兴趣,注视时间增加或吸吮频率下降。该程序可以揭示婴儿是否能够辨别刺激之问的差异。本题中,注视时间减少成增加符合习惯化与去习惯化的范式,故选D。

【答案】D

23.根据柯尔伯格的观点,儿童性别角色的发展需依次经过的阶段是

A.性别稳定性。性別恒常性。性别认同

B.性别稳定性、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

C.性别认同、性别恒常性、性别稳定性

D.性别认同、性别稳定性、性别恒常性

【解析】柯尔伯格认为儿童性别角色的形成经过三个阶段:①性别认同,儿童开始了解自己是女孩还是男孩,同时也知道别人的性别:②性别稳定性,儿童认识到一个人的性别不改变,现在自己是女孩,长大了能当妈妈,不能是一个男人:③性别恒常性,儿童一方面认识到性别不能随自己的意愿改变,另一方面也自愿接纳自己的性别,使自己的行为表现与性别一致。故选D。

【答案】 D

24.发展心理学家劳拉认为: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儿童之间会有差异,聪明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只要儿童面临疑难或挑战,其才能就会显现出来。劳拉所持的发展观是

A连续观、教养观和被动观

B.阶段观、天性观和主动观

C.阶段观、天性观和被动观

D.连续观、教养观和主动观

【解析】本题中,“所有儿童在智力发展过程中都会经历同样的阶段,实际上是对儿童心理发展阶段的认识,应该是阶段观:“儿童之困会有差异,聪明的父母会生出聪明的孩子”,实际上是强调遗传对智力的作用,应该是天性观:“ 只要儿童面临疑难或挑战,其才能就会显现出来”,实际上是体现儿童智力发展的主动性。故选B。

【答案】B

25.根据生态系统理论,在个体发展的环境因素中,父母属于

A.微观系统

B.中间系统

C.外层系统

D.宏观系统

【解析】布朗芬布伦纳把正在成长中的个体看成是受他周围环境多种水平影响的复杂关系系统。把环境看成是互相关联的从内向外的一层包一层的结构系统,每一层环境与人的关系都是双向的和交互作用的,都对心理发展有重要影响。生态系统理论把环境分为4个层次。

①微观系统。微观系统处于环境的最内层。是个体直接接触的环境以及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模式,包括家庭、托儿所。幼儿园或学校班级等。

②中介系统。中介系统是环境的第二个层次,指促进儿童发展的各种微观环境之间的联系,比如学校和家庭对于儿童教育的一致性程度等

③外层系统。外层系统指儿童生活的社会环境,如邻里社区、儿童的医疗保险,父母的职业和工作单位、亲朋友等。

④宏观系统。宏观系统位于环境的最外屈,指社会文化价值观。风俗、法律及别的文化资源。宏观系统不直接满足儿童的需要,它对较内层的各个环境系统提供支持。所以,本题中父母属于微观系统,故选A。

【答案】A

26.学生掌握了某-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后,对于此类题目都可以顺利解决。根据加涅的学习分类,这一水平的学习属于

A.连锁学习

B.概念学习

C.规则学习

D.问题解决学习

【解析】加涅根据学习的复杂程度,把学习分为信号学习、刺激反应学习、连锁学习、言语联想学习、辨别学习、概念学习规则学习或原理学习、高级规则学习或问题解决学习等8类。其中,规则学习也称原理学习法则学习。当原理或定律指导人的行为,按原理或定律办事时,原理或定律变成了规则。而高级规则学习,即“问题解决”,指学会在不同条件下运用原理或规则解决问题,以达到最终学习的目的,是比规则学习更高一级或更为复杂的学习类型本题中,“学生掌握了某一道数学题的解题方法”属于规则学习,学生运用所学的规则解决此类题目则属于高级规则的学习,即问题解决学习。故选D。

【答案】D

27.下列关于布鲁纳“发现学习”的陈述,错误的是

A.注重分析思维的培养

B.可以提高学生的智能

C.有利于问题解决能力的培养

D.有利于内部动机的培养

【解析】发现学习是个体在缺乏经验传投的条件下独立去发现、创造经验并内化的过程。发现学习的优点在于:①促进智力发展。它可以使人按照促使信息更迅速地用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去获得信息。②微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现学习具有刺激学生“发现的兴奋感”的作用,它可以使学生体会到发现的乐趣,享受某种愉快的感受,从而将外部动机转化为内部动机,增强对学习本身的兴趣。③有利于学生掌提发现的方法和探究的方式。这种发现方法和探究方式是解决各种问题以及将来进行科学探索时所需要的,一经掌握就具有迁移价值。

本题中,注重分析思维的培养不是发现学习的特点,故选A。

【答案】A

28.根据乔纳森(DJonassen)的知识获得三阶段模式,下列关于初级阶段学习的表述正确的是

A.经验起主要作用

B.通过学徒关系引导而进行

C.主要涉及结构不良领域的知识

D.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靠字面编码

【解析】乔纳森认为知识获得包括初级学与、高级学习和专家知识学习三阶段。其中,在初级知识的获得阶段,学习者往往还缺少可以直接迁移的关于某领域的知识,这时的理解大多依靠简单的字面编码。在高级知识的获得阶段。学习者开始涉及大量结构不良领域的问题,这时的教学主要以对知识的理解为基础,通过师徒式的引导而进行。在专家知识的学习阶段,所涉及的问题则更加复杂和丰富。这时,学习者已有大量的图式化的模式,而且其间已建立了丰富的联系,因而可以灵活地对问题进行表征。本题中,初级阶段学习对知识的理解主要依靠字面编码,故选D。

【答案】 D

29.认为考试焦虑、掩饰努力、故意拖延是个体逃避失败的策略。持这一观点的学习动机理论是

A.自我价值理论

B.自我效能理论

C.成就目标理论

D.成败归因理论

【解析】自我价值理论认为自我价值是个人追求成功的内在动力。成功会使人感到有价值,失败会使人感到无价值。基于自我价值理论,学生学习动机可分为四类:高驱低避型、低驱高避型、高驱高避型、低驱低避型。其中,低驱高避型学生更看重逃避失败而非期望成功。他们常常采用自我设障、回避挑战、考试焦虑、掩饰努力,故意拖延等逃避失败策略而获得自我价值的肯定。故本题选A。

【答案】A

30.在科学概念的学习过程中,引发与解决认知冲突,其目的是实现

A.概念同化

B.概念形成

C.概念转变

D.概念整合

【解析】概念转变指个体原有的某种知识经验由于受到与此不一致的新经 验的影响而发生的重大转变,其实质就足认知冲突的引发和解决的过程。所以,本题中“引发与解决认知冲突”实际上是为了实现概念转变,故选C。

【答案】C

31.根据加里培林的心智技能按阶段形成理论。个体对实际事物本身或其模型、图表等进行操作的阶段是

A.活动定向阶段

B.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

C.外部言语阶段

D.不出声的内部言语阶段

【解析】苏联心理学家加里培林认为心智活动是通过实践活动“内化”而实现的,学生的心智技能是外部物质活动转化到知觉、表象和椒念水平的结果,这种转化过程包括活动定向阶段、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有声的外部言语阶段、无声的外部言语阶段以及内部言语阶段等五个阶段。其中,物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把活动分为大大小小的各种操作,指出其间的联系,然后再进行概括,使学生从对象的各种属性中区分出这一活动所需的属性,概括出进行这一智力活动的法则。该阶段是利用实物或其模型、图表等进行操作活动。故选B。

【答案】 B

32.一项研究想要了解当12个人(男女各半挤在一部电梯里,是男性还是女性会感到更不舒服。实验的自变量是

A.被试性别

B.被试人数

C.电梯间的大小

D.不舒服程度

【解析】自变量又叫刺激变量、独立变量,它是实验者在研究问题、实施实验时有意加以选择和操纵的变量。因变量又叫反应变量、依从变量,它是研究者要观察的指标,是被试心理特征变化的反映和表现,它随着自变量或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变化。

本题中,考察“是男性还足女性会感到更不舒服”,实际上是考察性别对不舒服程度的影响,所以,性别是自变量,不舒服程度是因变量。故选A。

【答案】A

33.用排除法控制额外变量的实验设计是

A.ABA设计

B.拉丁方设计

C.双盲实验设计

D.多基线设计

【解析】双盲实验旨在消除可能出现在实验者和参与者意识当中的主观偏差和个人偏好。双盲实验的操作者和实验被试都不知道实验的内容和目的,由于实验者和研究参加者都不知道哪些被试接受了哪种实验条件,从而避免了主试。被试双方因为主观期塑所引发的额外变量。所以,双百实验是使用排除法把额外变量直接排除。故选C。

【答案】C

34.内隐联想测验依据的法则是

A.简单反应时法则

B.加法反应时法则

C.诚法反应时法则

D.“开窗”反应时法则

【解析】内隐联想测验是用来测最概念之间自动化联系强度的一般用途的程序。内隐联想测验采用的是一种计算 机化的辨别分类任务,以辨别反应时为指标,通过对概念词和属性词之间自动化联系的评估来对个人的内隐态度进行间接的测量。而辨别反应时测量依照的是减法反应时法则,故选C。

【答案】C

35.依据费希纳定律制定的心理量表,采用的方法是

A.数量估计法

B.绝对阂限法

C.差别阈限法

D.信号检测法

【解析】费希纳定律是以书伯定律为基础通过数学推导的方式获得的,当确定了某感觉的绝对阅限后,再通过书伯定律计算出若干整别國限。每个差别國限的增加是物理量的变化。由书伯定律可知这个变化是以几何级数增长每个差别烟限的增加所导致的心理量的变化就是最小可觉差,费希纳认为每个最小可觉差主观相等,这样心理量以算数级数增长,由此他认为感觉的大小是刺激强度的对数函数。所以,依据费希纳定律制定的心理量表,采用的方法是差别阙限法。故选C。

【答案】C

36.在信号检测实验中,如果实验结果以下表方式呈现,则击中率是



A.f/(5+ f)

B.f/(E+ f)

C.f/(+的)

D.f/(f+ f)

【解析】在信号检测实验中,信号总是伴随噪声,在噪声背澩上出现。如果正确检测出噪声背景上的信号,就称为“击中”,也即对信号的正确肯定:如果没有检测出混杂在背景中的信号,则称为“漏报”,即漏掉信号:如果正确判断了背景中没有信号,则为“正确拒斥”:如果把无信号报告成有信号,则称为“虚报”。击中率,即P(/D为击中次数/信号出现总次数。本题中,击中次数为术而信号出现总次数为击中次数与漏报次数之和,即(f+f>,所以,击中率为f/ (f+ 5)。故本题选A。

【答案】A

37.在下列仪器中,用来测评个体人格特征的是

A.镜画仪

B.双手调节器

C.棒框仪

D.雀瓦一多尔曼(Haward-Do1man)仪

【解析】镜画仪,是一种研究练习效果和技能迁移作用的实验仪器。根据被试用操作笔沿镜像图案移动一周的时间及离轨次数,来检测个体练习和技能迁移的效果,通过测试可以了解个体情绪、记忆、注意集中、逻辑思维、感知运动、个性特征等。

双手调节器,是用于测量个体在同一-时 间内把注意分配到两种或两种以上对象或动作上能力的心理学实验仪器。

棒框仪,让被试在倾斜一定角度的框内部准确地将棒调节到与地面垂直状态。外在的视野线索(框)与内在线索(身体的垂直知觉)发生矛盾,通过测定棒与垂直角度的误差大小,判断被试究竟参照哪个线索为主进行垂直判断,推断被试是场独立性还是场依存性的认知方式,反映了个体认知方式方面的人格特征。

霍瓦-多尔曼仪,用于测量个体深度知觉的心理学实验仪器。

故选C。

【答案】C

38.用来研究知觉拓扑不变性和似动现象关系的范式是

A.运动竞争范式

B.中央线索范式

C.点探测范式

D.停止信号范式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陈霖采用“运动竞争技术”研究了拓扑不变性与似动现象的关系。运动竞争技术是指在实验中先后至现两幅刺激图形,在第-幅中包含位于图形正中的单个刺激图形,第二幅包含位于两边的与中心等距离的两幅刺激图形。对于每一位被试来说, 可以调节两幅刺激图形各自呈现的时间和两者之间的时间间隔,以便被试在此实验条件下产生似动知觉。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任务是判断中间的刺激图形看起来是向左边的图形运动,还是向右边的图形运动。故选A。

【答案】A

39.常用来克服安慰剂效应的方法是

A.ABBA法

B.确保主试不知道实验目的

C.恒定法

D.控制组接受虚假实验处理

【解析】安慰剂效应,又称枝试期望效应,是指被试在实验过程中的预期心理。他们在接受实验处理之后,往往对实验目的进行猜测以调整自己的心理和行为反应方式,从而对实验处理的真正效果产生影响。为了克服这种影响,t股建立一个对照组或控制组,也同样接受虛假的实验处理,以考察安慰剂效应大小。然后实验组的测量结果减去安慰剂效应的量,就可以得到真正的实验处理效果。故选D。

【答案】D

40.下列选项中,属于情绪主观体验测评方法的是

A.情绪圆形量表

B.分化情绪量表

C.面部动作编码系统

D.情绪三维模式图

【解析】情绪圆形量表是测量面部表情的量表。它有两个维度,纵轴是愉快—不愉快,横轴是注意一厌弃,每个维度分9个等级。面部动作编码系统由艾克曼(Ekman) 和弗里森(friesen)在1978年提出,他们用人脸运动单元描述面部表情。分化情绪量表是让被试按照具体情绪的形容词,选择各种情緒成分的五级强度记分或频率记分,用来测评个体的情绪主观体验。情緒三维模式图由普拉切克提出。他认为情绪具有相似性、两极性以及强度三个维度,并用一个倒锥体来说明三个维度之间的关系。本题中,只有分化情绪量表属于情绪主观体验测评方法,故选B。

【答案】B

41.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是

A.搜索范式

B.负启动范式

C.双任务范式

D.整体局部范式

【解析】双任务范式是让被试执行两个明显不同的任务,然后研究者来评估这两个任务间相互影响的程度,就是把一个任务中的作业定义为另一个任务的作业水平的函数。双任务范式是探讨注意分配的经典实验范式。故选C。

【答案】C

42.一项实验的指导语为:“请你注意仪器窗口内的两根直棍,其中一个是固定的标准刺激,一个是可移动的比较刺激。请你按手中的两个按钮(前、后方向),调节比较刺激,直到你感觉两根直棍在与你视线垂直的同一个平面上。”该实验程序测量的是

A.运动知觉

B.速度知觉

C,深度知觉

D.方位知觉

【解析】深度知觉也称立体知觉、距离知觉,是人将远近物体判断成辨识为立体的视知觉。本题中,通过“固定的标准剩激。一个是可移动的比较刺激”可知该实验测量的是深度知觉。故选C。

【答案】C

43.先向被试呈现有一定次序或位置的刺激系列,然后将刺微系列打乱,要求被试按照刺激呈现的次序或位置复原。这种研究记忆的方法属于

A.回忆法

B.再认法

C.再学法

D.重建法

【解析】重建法是一种记忆研究方法.首先把-些刺激材料按照一定 的排列呈现给被试。然后将次序打乱再交给被试,要求被试将刺激材料按原来的次序重新排列起来。故选D。

【答案】D

44.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误差变异越小,信度越高。这里的误差指的是

A.抽样误差

B.随机误差

C.系统误差

D.计算误差

【解析】1随机误差是由于在测定过程中一系列有关因素微小的随机波动而形成的具有相互抵偿性的误差。其产生的原因是分析过程中种种不稳定随机因素的影响,如室温、相对湿度和气压等环境条件的不稳定,实验者操作的微小差异以及仪器的不稳定,等等。随机误差不能用修正或采取某种技术措施的办法来消除。

信度是指测验结果的一致性稳定性及可靠性,一般多以内部一致性来表示该测验信度的高低。信度系数愈高即表示该测验的结果愈一致。系统误差对信度没什么影响,因为系统误差总是以相同的方式影响测量值的,因此不会造成不一致性。 而随机误差变异越大,信度越低:随机误差变异越小,信度越高。故选B。

【答案】B

45.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PI)采用的编制方法是

A.理论推演法

B.经验效标法

C.因素分析法

D.序列系统法

【解析】经验效标法的问卷编制完全建立在经验上,根据经验来选择题目。具体做法是:抽取已被公认的不同类型的几组被试来作为经验效标,对这些被试施以大量的题目,选出那些最能区分出不同种类被试的题目组成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项人格调查表(MPI)就是采用经验效标法编制的,故选B。

【答案】B

46.心理测验实质上制量的是

A.人的行为指数

B.人的行为整体

C.人的行为标准

D.人的行为样本

【解析】心理学家安娜斯塔西(Anastasi) 认为测量某种心理特质时,无法测量与该种心理特质有关的所有行为,此时就需要逃取行为样本来进行测量。因此,心理测验实质上是对行为样本的客观和标准化的测最。故选D.

【答案】D

47.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使用心理则验对被试进行测试的主要目的是

A.心理诊断

B.描述评价

C.控制观察

D.取样分组

【解析】在心理学实验准备阶段一般都要对被试进行取样分组,而无论是随机分组或匹配分组都需要了解被试的性别、年龄等基本背景变量以及与实验相关的背景变量或心理变量的情况,以便对额外变量进行控制。故选D。【答案】D

48.在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第四版)中,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的是

A.言语理解指数

B.知觉推理指数

C.数量关系指数

D.加工速度指数

【解析】韦克斯勒儿童智力量表是美国心理学家书克斯勒編制的一组采用个别施测的方法。评估6—16岁儿童 智力水平的智力测验工具。其测量结果提供一个全量表的总智商,用以说明儿童的总体认知能力,同时也导出言语理解指數、知觉推理指数、工作记忆指数和加工速度指数四个合成分数,用以说明儿童在不同领域中的认知能力。本题中,数量关系指数不属于四种合成分数指数,故选C。

【答案】C

49.根据样本数据推断总体时,可能犯如下错误:虛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假设检验中的这类错误被称为

A.I型错误

B.II 型错误

C.H型错误

D.H,型错误

【解析】统计检验中有两类错误:一类是 I型错误,当零假设成立时,拒绝零假设犯的“弃真”错误:一类是 I型错误,当零假设不成立时,米拒绝零假设所犯的“取伪”错误。本题中,“虚无假设正确,但被拒绝”是I型错误,故选A。

【答案】A

50.运用方差分析原理估计信度的方法是

A荷伊特信度分析

B.克伦巴赫σ系数分析

C.弗朗南根信度分析

D.库德-理查德逊信度分析

【解析】荷伊特信度分析是利用方差分析的估计信度方法,具体是找出个体水平的真正变异在总变异中的比例。计算公式同常模参照测验的信度计算,rx=1- MSivs,其中,MSMS,人是同人与人间差别有关的均方差,MS 入x8是同人与题目交互作用有关的均方差。故选A。

【答案】A

51.一项研究收集了一批大学 新生的高考分数,入学一学 期后测量了他们的学习成绩两者的相关系数为0.42,这个相关系数表示的是

A.再测信度

B.同时效度

C.预测效度

D.内部一致性信度

【解析】本题选项中。再测信度和内部一致性信度 都是信度系数。其中,再测信度是指用同一个量表对间一组被试施测两次所得结果的一致性程度, 它反映同一量表在不同时间的两次测量中的稳定性。内部一致性信度主要反映的是测验内部题目之间的信度关系,考察测验的各个题目是否测量了相同的内容或特质。同时效度和預测效度都是效标效度,是指一个测验对处于特定情境中的个体的行为进行估计的有效性。其中,同时效度、测验分数与效标资料是同时收集的,而预测效度是先获得测验分数,隔一段时间后,再收集效标资料。

本题中,对同一批大学新生有前后两次测试结果(高考分数和入学后学习成绩),故只能是再测信度或预测效度,又因测量内容不同,排除再测信度,故选C。

【答案】 C

52.观察分数X的方差可分解为s; =5p+87 +S:,如测验要具备较高的效度,应使

A.s尽可能大

B.sp尽可能大

C.路控制在合理范围

D.S控制在合理范围

【解析】本题观察分数X的方差的公式中,“ $+s}”是真分数的方差,“S2”是随机误差分数的方差。其中,“S”是与测量目的有关的变异,而“S3”是与测量目的无关的变异。效度是指一个测验或量表实际能测出其所要测的心理特质的程度,反映了总变异中由所测量的特性造成的变异所占的百分比,其公式是: 5 =8:18。当舒越大时,效度r 越大,故选A。

【答案】A

根据下列材料。回答第58~54题. .

下表列出了高分组100人和低分组100人在两道四选一选择 题的各个选项上的选答人数。第①题的正确选项为A.第②题的正确选项为B。

题号 各个选项的选答人数

ABCD

①高分组60111712

低分组4493512

②高分组775711

低分组19311139

53.第①题的难度是

A.0.30

B.0.32

C.0.60

D.0.64

【解析】难度系数反映试题的难易程度。其公式为: L=8)附 其中,L为难度系数,r为样本平均得分,W为总分。假设第①题的分数为ar第①题的难度系数=64a/200=0.32,其中64是第①愿选择正确答案的人数,200 是总人数。故选B。

【答案】B

54.根据艾贝尔(L. Ebel)提出的区分度指数的评价标准,第②题的区分度属于

A.优秀,可以使用

B.良好,修改更好

C.尚可,必须修改

D.劣等,必须淘汰

【解析】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对于所研究的受测者的心理特性的区分程度或签别能力区分度指数的具体公式是: D=Pw-R.其中,D为区分度指数,R为高分组的项目难度,R为低分组的项目难度。本题中,D (75/100> - 631/100) =0. 44。艾贝尔认为区分度指数在0.40以上为优秀。故选A。

【答案】A

55.用来估计速度测验的信度的方法是

A.奇偶分半法

B.等级相关法

C.反应时法

D.重测法

【解析】速度测验主要测量的是肢试在限定时间内正确答题的数目。以此作为他反应快慢的指标。被试回答的题目很多,难度较低,且每个项日的难度基本相等。因为速度测验般来说都是题量很大的,在规定的时间内往往不能答究所有题。在题项不完整的情况下,分半所得的信度背定是和完整测验的情况有所偏差的。因此,估计速度测验的信度一股采用重测法。故选D。

【答案】 D

56.已知某小学一年级学生的体重平均数为22kg~标准差为32kg.身高平均数为120cm、标准差为6.0cm则下列关于体重和身高离故程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A.体重离散程度更大

B.身高离散程度更大

C.两者离散程度一样

D.两者无法比较

【解析】离散程度是指通过随机地观测变量各个取值之间的差异程度。标准差是最常用的反映随机变量分布离散程度的指标。标准差越大,反映该组数值离散程度越大:反之亦然。当比较两组数据的离散程度时,要使用变异系数,即标准差/平均数。本题中,虽然身高标准差高于体重,但体重变异系数更大,故选A。

【答案】A

57.已知某正态总体的标准差为16,现从中随机抽取一个m=100的样本,样本标准差为16,则样本平均数分布的标准误为

A.0.16

B.1.6

C.4

D.25

【解析】标准误,即样本均数的标准差,是描述均数抽样分布的离散程度及衡量均数抽样误差大小的尺度,反映的是样本均数之间的变异。已知标准差S和样本数m求标准误SE的计算公式为: SB=S/vn 。本题中数据代入公式,得到标准误为1.6,故选B。

【答案】 B。

58.如果学生参加压力量表测试的分数服从正态分布,平均数为5,标准差为2,那么分数处在5和9之间的学生百分比约为

A.34%

B.486

C.50%

D.68%

【解析】正态分布曲线下面积分布规律是:函数曲线下约68%的面积在平均数左右的个标准差范围内:约95%的面积在平均数左右两个标准差的范围内;约99%的面积在平均数左右三个标准差的范围内,见下图。本题中,分数处在5和9之间,即在平均数与两个标准差之间,含大约34%+135%≈48%的学生。故选B。



【答案】B

59对样本平均数进行双尾假设检验,在0 =0. 10水平上拒绝了虛无假设。如果用相同数据计算总体均值1-a =0. 90的置信区间,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置信区间不能覆盖总体均值

B.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10%

C.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90%

D.置信区间覆盖总体均值的概率为09%

【解析】拒绝了虚无假设,实际上是弃真错误,即I类错误或a型错误。本题中,是在a=0. 10水平上拒绝了虚无假设,也就是说实际总体均值应该高于0.90 (1-a )。而用相同数据计算总体均值1-a =0. 90的置信区间,就不能覆盖总体均值。故选A。

【答案】A

60.一元线性回归分析中对回归方程是否有效进行检验,h: β=0, t=7.20, b=1. 80,则斜率抽样分布的标准误sE,为

A.0.25

B.1.48

C.2.68

D.4.00

【解析】回归系数在回归方程中表示自变量8对因变量Y影响大小的参数。回归方程式K=bi+a中,回归系数b也称为斜率。对斜率t 检验的公式为: t=b/SE, 本题中数据代入得到SE=1. 80/7.20=0.25.故选A。

【答案】A

61.下列关于x检验理论次数的描述,正确的是

A.不依赖于观察次数

B.只需知道理论分布即可计算

C.在出为真的条件下计算的次数

D.在从为真的条件下计算的次数

【解析】 x*检验的统计 原理是比较观察值与理论值的差别,两者的差异越小,检验的结果越不容易达到显著性水平:两者的差异越大,检验的结果越可能达到显著性水平。基本公式为:

X=f-f

其中,尤为实际观测次数,r.为理论次数。 理论次数一般是根据某种理论, 按一定的概

亭通过样本即实际观测次数计算前来,即在属为真的条件下计算的次数。故只有D项表述

正确。

【答案】D

62.用实验来检验某个假设时,如果增大样本容量,那么随之增大的指标是

A.II 型错误的概率

B.统计决策的临界值

C.实验效应大小

D.统计功效

【解析】II型错误的概率会随着样本容量增大而降低。因为样本容量越大,说明样本的统计特征越符合总体特征,因此在验证假设时,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所得到的结果越接近真实结果,自然犯第1类错误(a)与第I类错误(B)的概率同时降低。统计决策的临界值是固定的,并不随着样本容量增大而变化。实验效应受诸多因素影响,并不是样本容量越大实验效应就越大。统计功效是指在假设检验中拒绝原假设后,接受正确的替换假设的概率,即统计功效等于1-B。因为β (第II类错误)随着样本容量增大而降低,所以统计功效将增大。故选D。

【答案】D

63.现有不r两列正态变量,其中Sx=4,Sr =3,Zxy=24,n=10。此两列变量的积差相关系数是

A.0.20

B.0.50

C.0.60

D.0. 80.

(x,-)(,-7)

【解析】积差相关系数的公式为: r=年其中x-元是8变量的离nS2Sr均差,r-r是Y变量的离均差,S为X变量的标准差,S为Y变量的标准差。本题中,数据代入公式,可知积差相关系数r-24/ (10X3X4) =0. 20.故选A。

【答案】 A

64.研究20名被试实验前、后测的反应时是否存在显著差异,已知其分布近似正态,最适当的假设检验是

A.符号检验

B.秩和检验

C.t检验

D.x'检验

【解析】本题己知数据总体分布近似正态,并且是同一组被试两个不同时间点测试结果差异的检验,需要采用 “配对”或者“重复测量”t检验。 而x检验、符号检验以及秩和检验都是非参数检验。适用于无法对总体分布作出假设的数据。故选C。

【答案】C

65.假设总体X服从N(山,5),若0*己知,样本容量和置信度均不变,那么用不同的样本观测值估计山时,若山变大,则置信区间的长度

A.变长

B.不变

C.变短

D.无法确定

【解析】总体方差。*已知时,对总体中均数估计可采用公式:

元-Zg号<<8+2Z早n

因为样本容量和置信度均不变,故2值不变,置信区间的长度也不变。故选B。

【答案】 B

二、多项选择题

66.构造主义学派认为。构成个体直接经验的基本元素有

A.行为

B.意象

C.情感

D.感觉

【解析】构造主义学派代表人物是冯特、铁钦钠,他们的主要观点是心理学应该只研究心理内容本身,研究它的实际存在,不去讨论它的意义和功用。采用内省分析法可以把个体直接经验分为感觉、意象和情感三种元素。故选BCD。

【答案】 BCD

67.关于语言的特征,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语言中每一句话都具有一定的含义,体现了语言的意义性

B.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受到他人的影响,体现了语言的个体性

C.任何语言均有语音、构词和句法的规则,体现了语音的结构性

D.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产生无限数量的语句,体现了语音的创造性

【解析】语言具有创造性、结构性、意义性、社会性以及个体性等基本特征。其中,创造性表现为人们使用有限数量的词语和规则,能产生或理解无限数量的语句,这些语句是他们从前从未说过或听到过的:结构性表现为语言受语法规则的约束,这样人们在交往时才能接受:意义性表现为语言活动中的词和句子结构包含有意义的思想:社会性表现为语言是一种社会历史现象,人们所使用的语言是约定俗成的:个体性表现为语言离不开个体生存和发展的具体条件,因而具有个体的特点。本题中,选项ACD表述均正确,而选项B“一个人说话的内容受到他人的影响”实际上体现了杜会性特点。故选ACD。

【答案】ACD

68.根据耶克斯-多德森(Yerkes -Dodson》定律,下列表述正确的有

A.动机强度水平对问题解决有重要影响

B.动机强度水平与操作绩效间的关系大致星倒“U”形曲线

C.在解决简单问题时,较低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

D.在解决复杂问题时,较高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

【解析】耶克斯-多德森定律的主要观点:

(1)动机强度(唤醒水平)与工作效率(绩效水平)之间的关系是倒U形曲线。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

(2)动机的最佳水平随任务难易程度的不同而不同

(3)在相对容易的任务中,工作效率驢动机的提高而上升:而对于难度相对较大的任务,动机的最佳水平有逐渐下降的趋势,换言之,较低的动机水平反而有利于任务的完成。本题中,选项C、D表述错误,在解决简单问题时,应该是较高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在解决复杂问题时,应该是较低的动机水平会带来最佳操作绩效,选项A、B表述均正确。故选AB。

【答案】AB

69.导致从众的主要原因有

A.群体的压力

B.信息的不充分

C.行为的选择性

D.群体规范的影响

【解析】从众指人的观念与行为由于群体直接或隐含的引导或压力向与多数人一致的方向变化的现象。影响从众的因素主要有群体的压力、信息的不充分、群体规范的影响、个性等因素,而行为的选择性不是导致从众的主要原因。故选ABD。

【答案】 ABD

70.根据毕生发展理论,下述观点正确的有

A.文化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在各个阶段是恒定的

B.任何时候的发展都是获得与丧失成长与衰退的整合

C.发展并没有在成熟时结束,而是贯穿于整个生命过程

D.因年龄增长导致的功能丧失可以通过提升其他技能得到弥补

【解析】毕生发展理论认为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具有多样的形式。复杂的构成、极强的可塑性,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其主要观点包括

(1)个体的发展是一生的过程,井不仅限于儿童和青少年,中年,老年也在发展。在人生的每个阶段都会出现发展中的行为变化。

(2)发展的形式是多样的,发展方向也因心理和行为种类不同而有差异,发展过程复杂,包括一系列的发展模式,既有前进,也有衰退,还有停止。

(3)任何一种行为的发展过程都是复杂的。发展不是简单地朝着功能增长方向的运动,而总是由获得《长成)和丧失(衰退)的结合组成

(4)心理发展有很大的个体内可塑性(个人内部的可变性》, 由于个体生活条件和经验的变化。发展可采取多种形式。

(5)发展是由多重影响系统共同决定的,个体发展的任何一个过程都是三种影响系统相互作用的产物,这三种影响系统分别是年龄阶段影响、历史阶段影响和非规范事件的影响。

(6)毕生心理发展必须从多学科的角度进行探讨,将毕生发展与人类学、生物学、杜会学等其他与人类发展有关的学科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描述发展的全部表现。

【答案】BCD

71.下列陈述中,符合情境认知与学习观的有

A.学习是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过程

B.合法的身份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

C.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需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

D.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目的是从情境中抽象出概念性知识

【解析】情境认知理论是维行为主义“刺激一反应” 学习理论与认知心理学的“信息加工”学习理论后,与建构主义大约同时出现的又一个重要的研究取向。情境认知理论提出了实践共同体的重要概念,实践共同体是一群迫求共同事业,一起从事着通过协商的实践活动,分享着共同信念和理解的个体的集合.情境认知理论认为学习就是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的活动过程,而合法的身份是个体参与社会实践的前提条件。因为形成共同体的关键是联向社会,要通过共同体的参与和共同体成员的角色,给学生一个社会中的合法地位。个体参与实践共同体需经历从边缘到中心的过程。根据情境认知理论,选项A、选项B、选项C正确,选项D错误,故选ABC。

【答案】ABC

72.研究错误记忆的常用方法有

A.残图绑认测验

B.偏好判断测验

C.关联效应测验

D.词语掩蔽测验

【解析】关联效应和词语掩敵效应是错误记忆常用的研究手段。其中,错误记忆的范式主要有联想研究范式。无意识知觉研究范式、误导信息干扰范式和KK研究范式。关联效应是指,如果测验时呈现的句子和段落与先前毕习的材料意义相近时,人们可能会错认它们曾经呈现过。词语掩蔽效应是指,在大多数情况下,对外部刺激事件的词语化有助于记忆。但当所需记忆的事件难于用语言来把握时,词语化可能反而会有损记忆,导致错误记忆的发生。本题中,残图辨认测验是内隐记忆研究的经典范式之一,偏好判断测验是人格测验的一种。故选CD。

【答案】CD。

73.下列因素中,影响实验研究内部效度的有

A.历史因素

B.統计回归效应

C.被试的缺损

D.被试的成然与发展

【解析】内部效度是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确实性程度,是实验结论的真实性。影响内部效度的因素包括主试因素、被试因素、历史因素、成熟因素以及统计回归效应等。其中,历史因素是指在实验过程中,历史(经历)与实验变量同时发生,并对实验結果立生影响的特定时间:统计回归效应是指在实验处理前选择了在某--特征方面具有极端分数(高分或低分)的被试,实验处理后好的一组会退步,差的-一组会进步,从而导致测验分数有回归到平均数的趋向:被试的缺损会导政无法完全随机化选择和分配被试,造成被试样本有偏性:被试的成熟与发展是指在实验过程中随时间的延续,被试身心发生的变化。故遇ABCD。

【答案】 ABCD

下列测验采用了投射技术的有A.画人测验

B.语句完成测验

C.Y-G性格测验

D.主题統觉测验

【解析】投射技术测验是采用一些模棱两可的刺激,如墨溃、无结构的图片等,让被试在不受限制的条件下作出反应。如画人测验、语句完成测验、主题统觉测验。其中,西人测验是一种投射测验。在这种测验中,只要求受试者画一个人,绘画可视为一种个人内在经验的独特表达,若适当地使用绘画,则可以为诊断和治疗工作提供宝贵的线索。语句完成测验是以未完成的句子作为刺激,让受测者自由地给子言语反应来完成未完成的部分,主试者依据受测者的反应内容来推断受测者的感情、态度以及内心冲突。主题统觉测验是让被试给意义隐晦的图片赋予更为明确的意义,被试在这过程中会不自觉地根据自已潜章识中的欲望。

情绪、动机或冲突来编织一个逻辑上连贯的故事。研究者就可以对故事内容进行分析。捕捉

蛛丝马迹,从而了解被测者特定的内心世界。

本题选项中,Y-G性格测验是由日本京都大学教授矢田部达郎于1957年根据美国的古尔福特的个性量表修订而成的。由130个测题,13个分量表组成,属于自陈量表。故选ABD。

【答案】 ABD

75.x检验可以应用于

A.拟合性检验

B.中位数检验

C.独立性检验

D.符号秩次检验

【解析】 x检验对数据总体的分布形态不作任何假设,可以应用于报合性检验、中位数检验:和独立性检验。报合性检验主要用来检验--个因素多项分类的实际观察次数与某理论次数是否接近。中位数检验通过对多组独立样本的分析。检验它们所处的总体的中位数是否存在显著差异。独立性检验主要用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因素多项分布的计数资料分析,也就是研究两类变量之间的关联性和依存性问题。

本题选项中,符号秩次检验是在成对规测数据的符号检验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比传统的单独用正负号的检验更加有效,主要适用于T检验中的成对比较。故选ABC。

【答案】ABC

三、简答题

76.简述表象的含义及特征。

【答案要点】(1) 含义:表象是事物不在面前时,人脑中出现的关于事物的形象。

(2)特征:①直观性(或形象性),表象以具体的形象在头脑中出现。②概括性,表象表征事物的大体轮廓和主要特征。③可操作性,人脑可以对表象进行加工,如“心理旋转转”。

77.什么是认知失调?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有哪些?

【答案要点】

(1)认知失调是指个体的态度和行为不一致时所引发的心理紧张。比如,当一个人做了自不愿意做的事情或者没有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的时候,就会产生认知失调

(2)减少认知失调的方法。改变态度:增加新的认知元素:改变认知的相对重要性:减少选择感改变行为。

78.简述自我决定理论关于外部动机内化的观点。

【答案要点】自我决定理论认为,根据内化程度的不同,个体的外部动机可划分为4种类型:由奖惩等外部原因引发学习,属于外部调控:在硬性规则或要求的约束下进行学习,属于内摄调控;因意识到学习的价值而认同和接受规则或要求,属于认同调控:个体所认同的规则或要求与其内在的价值观念实现有机整合,属于整合调控。前两类外部动机。内化程度较低,属于受控型动机:后两类外部动机,内化程度较高,属于自主型动机。

79.简述将测验原始分数转化为标准分数的方法

【答案要点】(1) 线性转换:直接计算Z值(公式Z =s或Z=-X一丝)

(2)非线性转换:计算原始分数的百分等级,根据百分等级使用正态分布表找出相应Z值

80.欲考察大学生学习倦怠的现状以及某一心理干预方法对学习倦怠的干预效果,某研究者以《大学生学习備怠》量表总分作为考察指标,将大学生分为高、中、低学习俗总组,对高倦息组进行一个月的心理干预,再用该量表进行测试。者要达到以下研究目的,请给出合适的统计分析方法。

(1)检验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在性别、专业(理科、文科和其他)等人口学变量上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2)检验不同年级大学生(一、二、三年级)在学习倦怠不同水平(高、中、低)的人数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

(3)检验该心理干预方法对高倦台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平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答案要点】(1)①用独立样本t检验,检验不同性别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②用方差分析,检验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学习倦怠水平是否具有统计学差异。

(2)用x*检验或3X3列联表检验,检验一、二、三不同年级大学生在学习偌怠不同水平的人数分布是否有显著差异。

(3)用配对t检验,检验该心理干预方法对高偻总组大学生的学习倦怠水中的影响是否有统计学意义。

四、综合题

81.斯伯林(G. Sperling, 1960) 采用如下图所示的视觉材料进行了一项记忆实验研究他认为自己最初的研究方法存在不足,后加以改进,从而发现了一种重要的记忆现象。



根据他的研究,回答下列问题:

(1)该实验发现的记忆现象是什么?这种记忆有什么特点?

(2)具体说明斯伯林最初使用的研究方法是什么?他后来是如何改进的?为什么要进行这样的改进?

【答案要点】(1) 发现了感觉记忆(图像记忆、瞬时记忆)的存在。感觉记忆的特点:

①信总保持的时间很短暂.②信息保持的容量较大。③编码主要依赖信息的物理特征,具有鲜明的形象性。

(2)①最初采用整体报告法。该方法用速示器向被试快速呈现字母卡片,随后要求被试报告看到的内容。结果发现,被试平均报告约4.5个字母。②改进后使用了部分报告法。改进之处在于,当字母卡片消失后,给出高、中、低三种音调中的一个,高音出现要求报告第一行字母,中音出现报告第二行,低音出现报告第三行,声音随机出现。结果发现,被试平均能报告任何一个指定行中的三个字母。由此推算,被试至少能记住9个以上的字母。③在使用整体报告法时,被试最初记住的字母数要比报告出来的多,因为在报告的过程中,最初记住的一些字母被遗忘了。部分报告法克服了整体报告法的不足

82.在某次幼儿园大班的家长会上,几位母亲就如何塑造或改变孩子的行为习惯纷纷发言。

丁丁妈妈:因为6岁左右的孩子还分辨不清是非善恶,很多时候并不清楚哪些足好的行为,哪些是坏的行为:我和孩子他爸的做法是,告诉小孩要听父母或幼儿园老师的话,耐心地告诉孩子哪些是正确的行为,是可以做的,哪些是错误的行为,是不可以做的....

乐乐妈妈:我很少跟孩子讲大道理,我的做法是对孩子好的行为就予以表扬和奖励,对不良行为就忽视或惩罚......

甜甜妈妈:我们的做法是家长以身作则,比如训练孩子要诚实守信,我和孩子他爸从来不在孩子面前说假话,向孩子许下的承诺就一定兑现......

试分析上述幼儿家长教育方法中所反映的发展心理学或教育心理学原理,并提供你的教有建议。

【答案要点】(1)心理学原理:

①丁丁妈妈的做法所蕴含的是皮亚杰的儿童道德认知发展观点。按照皮亚杰的观点,道德认知是从他律向自律转化的过程。处于前运算阶段的6岁幼儿,其道德判断受自身之外的价值标准所支配,单方面服从权威,具有从他性和情境性的特点。

②乐乐妈妈的做法所蕴含的是操作性条件反射原理。按照斯金纳的观点,通过强化可以增加同类行为发生的概率,通过对强化物的控制,可以使儿童习得目标行为,通过惩罚则可以降低或消除不良行为。

⑧甜甜妈妈的做法所蕴含的是社会学习原理.按照班杜拉的观点,人的大多数行为是通过观察而习得的。人们可以通过观察他人的行为,获得榜样行为的符号性特征,并由此引导观察者在今后做出与之相似的行为。

(2)教育建议:①多种方法井举。各种理论都有其合理性,在其指导下的做法都有其价值和作用。②要考虑到个体差异,选择方法要有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邮箱:zzqihangpx@163.com 电话:0371-60903400
天任考研微信群

扫码加入2026考研群
获取考研咨询一对一服务


热报课程

报考信息


备考指南


报名咨询电话:0371-60904200
Copyright©2006-2020  郑州市天任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豫ICP备2024092498号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友提供或网络搜集,由本站编辑整理,仅供个人研究、交流学习使用,不涉及商业盈利目的。如涉及版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电话:0371-6090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