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整理了"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中小学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相关内容,为报考教育学专业的考生们提供帮助。更多有关教育学综合知识点可关注考研备考栏目。
中小学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
【答】(1)班级授课制。班级授课制是一种集体教学形式,它把一定数量的学生按年龄与知识程度编成固定的班级,根据周课表和作息时间表,安排教师有计划地向全班学生集体上课。同一班级的学生学习内容和进度必须一致。班级授课制最大的优点是教学效率高,有利于教育的普及。但是最大的缺点是很难顾及班级内的个性化差异。
(2)个别辅导。个别辅导指一位辅导老师对单个学生进行的针对性辅导。
(3)个别化教学。个别化教学是一种适应学生个别差异的教学。它指为了适应个别学生的需要、兴趣、能力和学习进度而设计的教学方法。教师须在教学过程中特别设计不同的教学计划。
(4)分组教学。分组教学指在班级授课制的前提下,将学生按能力或学习成绩分成不同的组分别进行教学的一种教学组织形式。分组教学最显著的优点在于它比班级授课制更切合学生个人的水平和特点,便于因材施教,有利于人才的培养,便于学生的交流与合作。但很难科学地鉴别学生的能力和水平,有时往往使快班学生容易骄傲,使普通班、慢班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普遍降低。
(5)小组合作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是在班级授课制背景下的一种教学方式,即在承认以课堂教学为基本教学组织形式的前提下,教师以学生学习小组为重要的教学组织形式,通过指导小组成员展开合作,形成“组内成员合作,组间成员竞争”的学习模式,发挥群体的积极功能,提高个体的学习动力和能力,达到完成特定的教学任务的目的。它强调学生要有合作意识和责任感。
(6)分层教学。教师根据学生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和潜力倾向把学生科学地分成水平相近的群体并区别对待,教师根据不同班组的实际水平进行教学。实质是尊重学生个别差异,使学生个性特长得到充分发挥。
(7)走班制。走班制又称“跑班制”,是指学科教室和教师固定,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水平和兴趣愿望选择适合自身发展的班级上课,不同的班级,其教学内容和程度要求不同,作业和考试的难度也不同,没有固定的教室。它以学生个别差异为出发点,让学生的各个方面都得到充分的发展。与美国的走班制相似的有芬兰的“无班级授课制”。
以上是天任考研小编为大家带来的"24考研教育专业硕士备考:中小学主要的教学组织形式",希望考生们都能备考顺利,考上自己心仪的院校。